【心理咨询理论】情绪聚焦疗法(Emotion-Focused Therapy)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3 01: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8 16:51
情绪聚焦使得治疗师和来访者都要直接关注这样一些策略,促进知觉、接纳、表达、利用、调节和转换情绪的策略,以及在治疗师的帮助下矫正情绪体验的策略。
为增强自我、调节情绪和创造新的意义。
情绪聚焦治疗的理论前提是针对传统的心理治疗过度强调意识理解以及认知和行为改变,而忽略情绪改变在治疗过程中的核心功能。
虽然情绪聚焦治疗并不否认创造新的意义以及行为改变的重要性,但更强调知觉、接纳和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情绪性躯体反应的重要性
强调情绪改变在心理治疗性改变中的重要性。
情绪,作为我们基本的意义、沟通和行为定向系统,决定我们是谁的程度。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感故我在”。
后者正是情绪聚焦治疗的基本观点,即我们首先是感受到,然后我们才思考,并且我们经常仅在我们所感受的范围内思考。
因此,情绪改变被看作持久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的基础。
在情绪聚焦治疗中,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识别、体验、接纳和探索情绪,发现情绪的意义、转换情绪以及灵活地管理情绪,来访者也将因此变得更擅长理解情绪提供的重要信息,并使得他们自身和他们的世界更有意义。
同样,来访者进而更擅长使用这些信息,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适应和生机勃勃。
在心理治疗中,情绪被聚焦为躯体体验,来访者不仅接受这些体验,还将直接地对这些体验施加影响从而促进情绪的改变。
在这种治疗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帮助来访者辨明,在什么时候需要运用适应情绪的指导,并服从适应情绪所需要的改变。
在什么时候需要改变适应不良的情绪。
在什么时候来访者需要调节那些对他们来说太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种治疗方法的关键理念为,为了获得情绪提供的信息,实现情绪所需要的改变,来访者
聚焦情绪治疗是一种实证的、综合的、体验的治疗方法。
这是因为,这种治疗把以来访者为中心治疗、格式塔治疗、体验治疗以及存在主义治疗的成分,与当代的情绪、认知、依恋、人际关系、心理分析以及叙事理论等结合,辩证地建构为新的基础理论。
情绪聚焦治疗的理论基础为,有机体具有存在、成长和完善的先天倾向。
成长倾向被看作适应性的情绪系统的一部分。即这个观点认为,情绪主宰我们生命最重要的内容。
情绪是我们受到重要影响的信号,这些影响通常关系到最深层次的利害关系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例如,愤怒产生人际距离,鉴于此,息怒是最直接的改善人际交往的方法。
因此,人际冲突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情绪表达而获得修复。
痛苦必须被允许和接纳从而才能被充分地感受和聆听。
治疗被看作通过对内在体验和感受的接近与觉察,促进意识洗择和理性行动的过程。
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转变适应不良的情绪反应,并获得适应性的情绪反应,以指导生命完善的过程。
功能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源于多个不同的情绪机制
比如,缺乏情绪觉察,逃避或者疏离情绪体验,习得适应不良的情绪图式,叙事意义的创造过变刻板或者功能不良,以情感为基础的自我的不同成分存在冲突,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没有解决的情感。
情绪聚焦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发展他们的情绪潜力和情绪智力。
情绪会揭示在当下的情境中对人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并指导人们采取情境要求的行动,以获得人们需要的或希望的结果。
情绪聚焦治疗最核心的理念为,“为了改变某种情绪,人们必须先感受到这种体验”。
在情绪聚焦治疗中,要帮助来访者确认、体验、接纳、调节、探索、创造叙事意义,转换、运用并灵活地管理情绪。
因而,来访者将会对以往逃避的情绪更加容忍,并能够更好地从情绪反应中提取所包含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会揭示个体的需要、目标、利害关系等。
但是,成长和发展倾向与自我实现倾向不同,自我实现倾向强调人们要实现他们所有的潜能,即意味着要成为最好的自己。
情绪聚焦治疗认为,人们的成长和发展倾向表现为在通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复杂,生存能力增强,发现自我。
这种动机力量衍生出什么是有价值的条件,进而影响人们的自我概念,即在他人眼里什么样的人是他们应该成为的。
自我概念被看作由自我实现倾向来保持,是自我实现的派生物。
然而,当生命所处的情境使得这种否认或歪曲难以实现时,人们将产生焦虑或者使用防御机制,一般还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安。
在简德林看来,不是知觉的内容,而是体验的知觉方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功能不良者体验的结构和模式,
既然如此,那么,有效的治疗应直接指导来访者注意到他们当前的体验,并且用体验的表现来影响生理状态和意义创造。
简德林思想的核心为,人类的体验是错综复杂的,只有很少的部分能够合乎语法并被清楚地表达。人们所体验的总是远远多于他们能用语言或概念表达的,但是,如果人们注意他们的体验,通常能够找到描述他们体验的词汇或符号。聚焦包括依据体验挑选词汇,并找到体验与词汇之间最适合的配对。
因此,治疗的过程与目标就是把不明朗的意义逐步澄清外显。
格式塔治疗原则是情绪聚焦治疗的核心成分。
和罗杰斯一样,皮尔斯指出
在格式塔治疗中,冲突是指个体当下正努力实现的自我意象与自我实现趋势的不一致。在格式塔理论中,认为内化的价值条件会干扰个体的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内化的价值条件使得人们在行动和体验时会依据他们
格式塔理论家们还提出了自我的加工过程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自我通过与体验的联系获得存在。
由此,自我从个体内部移出,并成为一种场论指导下的加工过程。
情绪聚焦治疗和动态系统理论都把自我看作加工过程的结果,从术语上来看,
因此,自我在个体的表层形成,而不是内部的某个深处。
并且,自我在持续不断地变化,只要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接触边界发生改变,自我也将相应变化,以满足需要、解决问题、处理障碍。
从这个观点来看,没有一个所谓的真正自我,并且场(环境)
情绪聚焦治疗关于自我形成的辩证的建构主义理论源于这些对自我功能论述的观点,这个理论把自我看作动态的组织系统,即自我既是执行者,同时还处于不断北成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受到作为执行者的自我与环境之间互动的影响。
存在主义者是更倾向于未来取向的,认为人们一直努力向前,受到目标和理想的激励。他们坚信可能性、潜力、天资和能力。
就存在作为天赐之物而言,有多种必然发生的焦虑,比如*、自由、孤独和无意义等终极担忧。
人们对这些终极担忧的觉察所产生的焦虑会导致防御机制的激活,这将阻碍人们作出真诚选择的能力。
对存在主义者来说,觉察到这些终极担忧,从而导致焦虑和防御。
在情绪聚焦治疗中,不再把自我概念与体验相符程度作为功能不良的主要病理机制,而是认为障碍产生于经验建构的方式。
另外,不仅认为障碍产生于不能接受的体验,而且产生于功能不良的情绪调节以及适应不良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通常来源于个体过去经验中累积的痛苦。
但是,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和行动的潜能,都有觉察和选择的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认为
人们是自组织的动力系统,与环境保持着持续的交换,在多元的调节方式中塑造环境,并被环境所塑造。
在情绪聚焦治疗中,情绪指导我们发现,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有害的。
人们生来就被植入到意义之中,并且持续地努力发现意义。我们的主要动机是我们自觉自愿地发现生命的意义。意义不能被给予,必须追求才能获得。
情绪聚焦治疗认为,多种多样的情绪是洞察来访者的需要、希望或目标以及与情绪相关的行动倾向的通道,这个观点是该治疗的核心原理。
建构主义者还认为,我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建构和知识并非真理,我们也无法直接知道真理,通过组织和无限*近真实,我们接近真理。
从辩证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来看,虽然并不存在所谓的真实自我,但是存在“真实的自我体验”。
这种真实的自我体验是指这样的一些时刻,即个体主观上感受到一些功能性的状态,这些状态被体验为真实的、深刻的和真诚的。然后,个体会把这些体验指示为他或她的真实自我,甚至在这些体验第一次发生时,来访者常会把这样的时刻描述为“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或“我发现了真实的自我”。
逐步地知晓每种成分,比如关键的部分、受阻或阻碍的部分,把这些成分看作自我的一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对这些成分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与这些成分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不是把这些成分认同为自己。
这意味着替代性选择存在的可能性,因为我的恐惧或我的无价值感或不可爱仅是我的某个成分而已。
在危险或创伤发生时,人们会经历情绪的洪水猛兽,强烈的痛苦,往往使得人们试图完全逃避这些情绪。
当情绪被逃避或者情绪麻木时,创伤性的后果则被搁置,但这种被搁置的创伤恰恰是创伤后困难的关键之处。
功能不良通常起源于人们创造他们体验意义的方式,以及他们对自我、他人、世界的叙事性解释。
意义,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体验本身固有的内容,体验自身无意义可言。
适应性的同一性发展,需要这样的能力,即建构叙事、理解和融合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生活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也才能够使得分化的、内部一致的自我得以建立起来。
情绪可帮助人们确认对幸福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使得人们准备好要采取的行动。同样,情绪调整体验,为体验提供方向,告诉我们什么是最重要的、知道什么是最重的,可以告诉我们需要做什么以及我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