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采风——宫上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2 04: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14:23
让宫上村人最引为自豪的事情是,村边已经建设好的卧龙湾。这里水清如碧玉,山秀如诗画,如能走近她,呈现在面前的就是一幅仙山圣水美丽的自然画卷。
一弯碧波荡漾的湖水,引得城市里的人们前来休闲度假。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宫上人守着的就是世代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这是块风水宝地。
我与太行前沿采风团一行人,乘船游览了卧龙湾。
在船行中,有幸听取了退休干部李锁江对卧龙湾建设情况的介绍。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充分利用这里的水利资源,造福一方百姓,县委*孙文龙与水利专业人士,经过数十次的实地考察,决定上马西冶水库建设工程。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人们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凭的就是坚定的实干精神。县委*孙文龙带领人民群众修建西冶水库,靠的就是愚公精神,凭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毅志。这项浩大的工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拉开。数年间,倾全县之力,每天有千余名的民工奋战在建设工地,在当时缺少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建设工程进行是极其艰难的……
后因孙文龙*的工作变动,以及后续的资金跟不上,加之形势的变化,这项工程没有进行到底……
如今卧龙湾已经建好,西冶水电站已投入使用。这是继孙文龙*以后,经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这项工程得以完成。如果没有当年孙文龙*的宏伟设想和那个时期艰辛的基础建设,就没有现在的卧龙湾。李锁江激动的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天有灵的孙文龙*,我自豪的向您汇报:在您手开建的西冶水库,如今已全面竣工了,并已惠及了一方水土。
李锁江年轻时曾是一名西冶水库的建设者,工地上留下了他的汗水,退休后还是卧龙湾建设工程的主要负责人。这一生他经历了这项浩大的建设工程,同时也是孙文龙精神的见证者。
李锁江精彩生动的介绍,感动着采风团的每一个人……
这天晚上采风团的人们都吃住在村里的农家乐,我与其他六人就住在支部*酒兵社开办的农家乐。酒*说,他的接待能力是十个人,吃住一天的收费是六十元。
睡前,我与酒*聊了天。这是个实干者,还买了一辆拖拉机,村上人收秋后,都要来找他去旋耕土地,他这几天都非常的忙。他说,明天一早就要去旋耕地。我说想去拍拍他。他非常的高兴。
我从来不睡懒觉。第二天当我起床后,酒*已吃了早饭,驾拖拉机去了田间。
在村中悠闲散步时,碰到了村委主任酒红兵,是他带我去了一些地方。
酒主任指着一片浓阴茂密的山石坡林说,这是公墓地,也是全镇唯一的公墓,建设于2010年,占石坡地有二十余亩,现有八十个墓地已被使用。公墓的实施,是移风易俗的具体行为,彻底改变了旧的传统殡葬方式,重要的是节约了土地。我问,他乡人可以进入公墓吗?酒主任说:可以的。
范疙瘩村、范桑沟村,近年来人口数直线下降,去年也拼入了宫上村。我与酒主任来到了范桑沟。
人常说:高手在民间。23岁的吉抓住,有冶制犁镜的手艺,一个礼拜前央视科技频道的记者,还专程来采访了他。吉抓住二十来岁就跟着他的舅舅在桑林马甲犁炉学做翻砂,如今制作犁镜对他来说,那是轻车熟路。他的门前就有两张圆炉。老人介绍说,他的犁镜是用矿石冶成生铁后直接浇铸的。
老人还拿来一副犁具,比划着说,犁镜就是这样使用的。
崔红旗十八岁起学做木匠,今年也五十五岁了,在他三十多载的木匠生涯里,练就了他娴熟的木工技艺,几年前,他专做起实木小板凳来。去年一个一百元的木凳卖出了一百个,来此购凳人都是口口被告之的。
他说,选用的木料都是质地比较硬的那种,比如核桃木、柏木、杂木等,选好的木料,必须经过三年多的雨淋日晒才可使用,制作前还要经过一个月的烘烤。只有这样,制成的木凳才能经得住使用和永不变形。
说着他的爱人还拿出了各种精制的工艺品,让在场的*开眼界,并为他赞叹!只要功夫深,件件是精品,不怕躲深闺,就卖城里人。
在村头见到了精神矍铄的七十岁的老*吉轩龙,老*语声洪亮,还没等我开口,便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卧龙湾修建时的事情来。他说,真正的那个宫上村在2009年已被淹入了卧龙湾的湖底了,现居的宫上村是新扩建的。卧龙湾的建成让当地百姓受了益,可我们不能忘记孙文龙*,没有孙*,就没有今天的卧龙湾。
老*说,他非常幸运,赶上了好时代,享受到了改变的成果,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就在老*悠闲自得的行走在街道之时,现任年轻的支部*酒兵社正驾着拖拉机,为村民旋耕土地,这几天他一直在忙碌着。
他的爱人为他的忙碌而牵挂,这天她也来到了田间,并与他商量着下一步的事宜。
人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