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2 18: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17:42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采取了()方针。A积极领导、大步前进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C积极引导、大步前进D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答案B
由于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手工业历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就其生产方式及发展现状而言,它又是分散的,生产条件十分落后,不能使用新的技术。
而且个体手工业作为小商品经济,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很弱,基础是不稳固的。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在努力帮助手工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探索手工业者走向集体化的途径。
手工业生产合作是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1950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合作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明确了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联合起来,凑集股金,建立自己的供销机构,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购买原料和其他生产资料,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951年和1952年,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先后两次召开全国手工业生产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组织手工业合作社的方针、步骤和方法。
1953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确定了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在方针上,是“积极领导,稳步推进”;在组织形式上,是“由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方法上,是“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在步骤上,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1954年6月,*批准了这次会议的报告和计划,各地采取切实措施贯彻会议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合作化的进程。
这一阶段的手工业生产合作,主要是在全体成员自愿的基础上从供销环节入手组织起来,社(组)员劳动积极性很高,发挥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批判所谓“小脚女人走路”“右倾保守”思想的形势发展,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加快了步伐。
到1956年底,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组)发展到10.4万余个,社(组)员达到603.9万余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91.7%。至此,手工业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基本完成,除了某些边远地区之外,全国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