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9 11:23
2019年的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除了指明今后教师工作的重点方向,也对于老师的工资待遇构成比例作出了调整,相信这是所有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而此项措施一出,的确引起了教师行业的震动。
在此次工资调整出明确指出,降低职称在工资中所占比重,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这一措施一出,中青年教师是直接受益人,为此大为振奋,为什么这么说呢?
1. 教师职称制度是为了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素养,在岗位上也能增强业务能力,吸收先进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对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上高职称意味着教学经验丰富,学和教研能力优越,在提携后辈,培养青年教学人才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2. 可以说,职称的出现立意是好的,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因为职称直接和工资利益挂钩,不同职称等级工资待遇相差很大,催生了一批为获得利益弄虚作假,虚报材料,走后门的不良现象,因为职称名额有限,本身评选竞争就很激烈,由此造成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老师同事之间也因不当竞争矛盾频发。
3.而且因为职称等级高的老师工资待遇较高,导致有一些教师坐享其成,以评职称为终极目标,评上后不思进取教学质量下降,而努力工作未评上职称的老师们因此打击工作积极性,整个教育行业因职称问题出现很多弊端,后患无穷。
4。职称对老师的工作进度确实有激励作用,但相应的,很多老师在评上职称后就能获得丰厚利益,导致教师行业出现“考上职称就万事大吉”的怪象。职称的目的就是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但目前看来它发挥作用的时间段只在评上职称之前有激励作用,总体来说已经形成了弊大于利的局面。
1.为了贯彻“多劳多得”的薪资理念,降低职称工资,增加奖励性工资是对绩效工资的最好安排,这样大家就不会过于重视职称,转而把注意力转向带有奖励性质的教学工作中,提升工作积极性,并且奖励性工资能更直接有效反应教师行业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利于组织对员工的考察和职位变动安排。
2.国家此项举措并不是抹去了高职称老员工的过往荣誉,相反,国家在降低职称工资比例的同时,也提出为高教龄教师群体进行补助,国家此举只是为了做到激励教师行业工作活力,也预示着“铁饭碗”时代即将终结,多劳多得才是薪资结构的改革方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9 11:24
“实力允许”高级职称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身在教师这个队伍当中,难免会有这样的体会与心得。每当一到教师职称聘予的时候, 大部分的人都会寒心。
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在一线教学工作,可是呢,年复一年的情况下,还没有获取相应的职称。
甚至有很多的老教师,他们工作十几二十年却比一个在学校政教处工作几年的“老师”职称相对低很多,其实我们也清楚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教学质量,其实很多的职称授予应该从一线的教师开始。
因为之前就是涉及到你工资,高级职称相比每一阶段都会少1000元左右的工资,这样相对比较,那么一年下来就是1万多。本身就是的工资就不高,那么这1万多块钱来看,对我们来看就至关重要。
问题本质降低职称在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可以唤起青年教师心中的斗志。
现在教育。大部分都是80、90后的老师。他们刚进入教师这个队伍,社会发展迅速,相对于他们来讲经济压力更大。 如果没有支撑,那么他拿到工资只是微乎其微。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这是在教师节来临之前,对广大的为职称晋升而烦恼的教师来说,最为安慰人心的一种礼物。
时间一长久。那么自然。自己内心对于工作的这份热爱,跟动力就会慢慢的丧失。
这或许就是当今教育一大悲哀。
没有一个好的学历,那么起点自然就低。
相对于教育目前趋于一个年轻化的干部,降低时称在工作当中的权重可以相对来讲做到公平公正。
职称只是少数,教师队伍却是庞大,二者能够相得益彰。
对于职称。这工资当中配比权重,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你留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9 11:24
我觉得这样做是非常好的,这样做可以激励那些老师,让他们更好的去工作。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9 11:25
教育的任何一项改革都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职称在工资分配中的权重不能人为的降低,因为不符合经济学的分配原刚。可以考虑在评定职时,将一线教师工资的分配提上来,与相应职称协调,这样照顾到一线教师的辛勤付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9 11:25
教龄,绩效,班主任,应该是主要标准,职称对教学没有实际用处,可以取消掉!教师的技术性绩效就可以体现,称职成熟的教师工作有很大的重复性,对教法有创新的教师可以给一次性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