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5 04:1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47
“中*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就是指段*的军队对刘和珍们的*。
“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是指这次三·一八惨案的发生。因为段*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帝国主义。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中*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次惨案实质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相互勾结、谋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伟绩”和“武功”是反语,这句话既揭露了段*的暴行与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了这次暴行是空前的。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节选片段: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
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作品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几位遇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第二部分:通过悲叹庸人易于忘却*者的牺牲,进一步阐明写本文的意图—要使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第三部分:通过衬刘和珍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回忆,表达鲁迅对她的哀悼和享敬。
第四部分:写鲁迅得知刘和珍牺牲噩耗的愤怒心情,并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斗争。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惨遭杀害的情况,歌颂爱国青年的英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第六部分:评述*和烈士死难的意义。第七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者继续战斗。
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者继续战斗。
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悲壮战歌,是讨伐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战斗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奋勇斗争的*号角。
在段祺瑞反动*的通缉声中,鲁迅不怕牺性,坚决站在爱国群众一边,以最大的悲愤写了本文和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一系列杂文,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鼓舞*群众进行斗争,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念刘和珍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47
“中*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阀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 “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