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舞蹈 | 阿谐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2 14: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2:33
“阿谐舞”在藏语中又叫“打阿嘎”,源于藏族古老的劳动号子,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民间劳动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它广泛流传在我国*自治区下辖山南地区,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山南地区一代特有的“果谐”舞蹈形式之一。
“果谐”是藏语音译,“果”意为圆圈,“谐”意为舞。“果谐”流行在藏族广大农村的村广场、打麦场上,是农民群众喜爱的一种自娱性的古老的民间歌舞,不用乐器伴奏(有的地区用串铃伴奏),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载歌载舞。在农村长大的人,从小在“果谐”的歌声和舞步的熏陶下,人人都能跳“果谐”。
“阿谐舞”作为“果谐”的一种,不仅继承了其载歌载舞的特色,更是在劳动的演变中,逐渐增加了律动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更好地把生产劳动与民族歌舞结合了起来,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阿谐”中的“阿”、“打阿嘎”中的“阿嘎”,在藏语中的意思都为“白色的物质”,指的是在高原特有的建筑材料——阿嘎土。这种特殊的泥土一般用于修建建筑的物的屋顶和地面。将阿嘎土和碎石夯实,制作屋顶或地面的过程,即被称为“打阿嘎”。
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种边劳动边即兴唱歌的习惯。在“阿嘎”打制过程中,需要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不仅起到了打节拍的作用,更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劳动效率,让劳动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体力的消耗。
阿谐舞便是由日常打阿嘎时的动作变化而来。从形式上看,“阿谐”属于劳动歌舞艺术,没有专门的演出服装,但从内容上看,“阿谐”是一种非常辛苦的体力劳动。不仅如此,在“阿嘎”打制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浇水以保持阿嘎土的湿润,劳动时满是尘土和泥水,随着人们反复动作的手和脚,会满身都是泥浆。因此,人们一般穿着生活服,甚至还需要佩戴口罩,穿上胶鞋、高筒雨靴,或是将蓝色长围裙系在腰间。
“阿谐舞”的道具就是打“阿嘎”劳动时的劳动工具——“波尔多”,通常也叫“阿嘎棒”。其制作过程是将一个宽五公分,厚两公分的小圆形石板从中间穿一个眼儿,再把约一米半长的木棍插上即成。当“阿嘎棒”整齐划一地落在湿润的屋顶上的时候,发出“嘭、嘭、嘭”的响声,犹如歌声里的天然打击乐器。
藏族历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最早的藏族舞蹈很原始,主要反映劳动和宗教,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加上了音乐并运用服装、道具以及舞美来加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打阿嘎”的表演与艺术形式,不仅包含了民族文化的历史,还保存了民族精神的特征,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阿谐舞执着地表现着最朴素、却也是最深刻的民间劳动精神。同时还让更多欣赏者意识到民族文化的根源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