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3 20: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4:16
1、《已死的母熊》
猎人入山,以*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2、《老狼护崽》
猎人入山,欲以*击母狼,面露哀容,屈膝下跪。大疑,近视之,身旁有幼子,傲傲待哺。所以曲身下跪着,护子也。猎人沉思良久,*响,狼死。
赏析
《已死的母熊》:猎人进山打猎,用*射中了一只母熊.正中要害,却坐着不倒下.走进了一看,熊已死,手抱着一块大石头,石头下有三只小熊,在水中嬉戏,母熊之所以死而不倒,正是怕石头落下伤到她的孩子.猎人非常感动,于是终身不再打猎.
《老狼护崽》:这个故事讲了一个猎人在森林里捕猎时,发现了一只母狼,当猎人的*刚好对准狼正准备开*时,猎人发现那只母狼特别奇怪,就走上前去看,他发现狼面露哀容,屈膝跪下,随后又发现在母狼的身边有一群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狼,正在一旁傲傲地叫,猎人看到这景象,沉思良久,*响了,母狼死了。
陶母责子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
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陶侃在青年时期作过鉴察鱼梁事物的小官,曾派人送一陶罐腌鱼给母亲。
他母亲把原罐封好交给送来的人退还,同时附了一封信责备陶侃,说:“你作小官,拿公家的东西来闭塞给我,不但对我毫无裨处,反倒使我担心。 ” 本故事是说世上的父母 ,都希望子女孝敬他们 ,但孝敬要正当。
把公家的财物赠送给父母,这是不应该的,陶母拒收一坛腌鱼,并回信严肃地批评儿子,这是母亲教育有方。答案补充 2、陶侃“以坩鲊饷母”,出于孝敬老母。
可陶母却深感忧虑,其原因是“以官物见饷”。
母熊在冬季产仔时进入冬眠期,它往往是在昏昏沉沉之中生下小熊的。
当寒冷的北风把母熊冻醒后,它要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赶紧把小熊搂到胸前,并用自己的呵气给小熊保暖。小熊长到能够走路的时候,母熊就会把它们领到山坡上去练本领。
母熊会很有耐心地把自己的一招一式都交给孩子们,或是搬石头,或是上树,母熊都要亲自做上几次示范。小熊都觉得自己学的本领已差不多了,就会偷偷地干些冒险的事。
顽皮的小熊有时会偷偷离开母熊的身边,跑到一边去玩自己的游戏。有时还会在没有母亲的陪伴下,偷偷爬上树去,并且还会逞能地爬到很细的树杈上。
这种情况被母熊发现后,它会在树下焦虑不安地注视着小熊。当小熊玩了一圈,跳下树时,母熊会上去扬起前爪给不听话的孩子一顿屁板,直打得小熊哇哇求饶,不敢再犯为止。
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 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矣。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未半年,其家疫病,灭门。
作 者
干宝
创作年代
东晋
译文
临川东兴有一个人,进山捉到一只幼猿,把它带回家,那只母猿也一路跟到了他家。此人把幼猿绑在院里的树上给母猿看,母猿立刻向他叩头,好像苦苦哀求的样子。只可怜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心愿。此人还是不肯放过幼猿,竟然把它打死。母猿大声悲啼,扑地而死。剖开它的肚子,里面的肠子已寸寸断裂。事后不到半年,当地瘟疫流行,这家人全都死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