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4 02: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3:14
形容歌声动听的词语至高评价就是绕梁三日。词语的由来本就是篇文言文。
其次诗句的话第一的当属白居易的琵琶行,
附上两篇由来
绕梁三日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来源:《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①齐,匮②粮,过雍门③,鬻歌④假食⑪.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⑤以其人弗去⑥.过逆旅⑦,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⑧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⑨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⑩老幼喜跃汴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效娥之遗声.译文:从前韩国有一女子向东去齐国,路上缺乏粮食,经过雍门这个地方,唱歌来乞讨换取食物..她走了以后,那美妙的歌声萦绕着房子的大梁,三天三夜都不停止,大家都还以为她还在这里呢.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1.《鹧鸪天·斗鸭池南夜不归》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斗鸭池南夜不归,
酒阑纨扇有新诗。
云随碧玉歌声转,
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
可怜人似水东西。
回头满眼凄凉事,
秋月春风岂得知。
2.《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3.《鹧鸪天·遇酒当歌酒满斟》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遇酒当歌酒满斟。一觞一咏乐天真。三杯五盏陶情性,对月临风自赏心。环列处,总佳宾。歌声缭亮遏行云。春风满座知音者,一曲教君侧耳听。
4.《虞美人·花台响彻歌声暖》
年代: 宋 作者: 方千里
花台响彻歌声暖。白日林中短。春心摇荡客魂消。搓粉揉香排比、一团娇。重来犹自寻芳径。吹鬓东风影。步金莲处绿苔封。不见彩云双袖、舞惊鸿。
5.《宫词》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文言文描述美妙的歌曲或歌声的词语——
余音绕梁:歌声的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余音袅袅:形容声音绵延不绝,非常柔美。
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声动梁尘: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还有宛转悠扬、天籁之音、娓娓动听、悦耳动听、清脆悦耳、歌声绕梁、朗如珠玉、宛如天籁、三日不绝、不绝如缕、莺声燕语、曲尽其妙……
或者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的《绝唱》就有很详细的描写: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绕梁三日、余音袅袅、洋洋盈耳、娓娓动听、余音绕梁
一、绕梁三日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朝代:春秋战国
作者:列御寇
出处:《列子·汤问》:“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翻译:靠卖唱换吃的粮食;离开后,歌声仍在回响,三天都没停下来
二、余音袅袅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朝代:宋
作者:苏轼
出处:《前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尾声婉转悠长,像绵绵不断的细丝在耳际缭绕
三、洋洋盈耳
白话释义: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朝代: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00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翻译: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到结尾演奏《关雎》乐曲的时间里,美妙动听的音乐都充盈在耳边。”
四、娓娓动听
白话释义: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朝代:清
作者:曾朴
出处:《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五、余音绕梁
白话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朝代:春秋战国
作者:列御寇
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