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博会中国馆会设计成这样的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2 23: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35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正式动工建设。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执委会主任、上海*副*、*韩正宣布中国馆开工。中国馆开工建设是世博会筹办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世博会园区建设的核心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世博会中国馆建筑方案确定 名为"东方之冠" 世博网3月8日消息:2009年3月8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上海世博会”。万季飞、周汉民、成岳冲、杨澜等四位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我们从背景材料当中看到,西班牙馆将以环保材料为建材,内部也将使用竹子,瑞士展馆种满绿草和蒲公英,中国观众非常关注中国馆将有哪些有特色的、标志性的、新的内容展示给观众?
[ 万季飞]现在各参展国陆陆续续把他们的参展方案公布,各个国家都显示出了各个国家的特点,而且有的展馆很有创意性。作为中国馆,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馆建筑方案是采取了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的方式,经过层层遴选,也经过专家的讨论、认定,最终形成了这个方案,这个方案是什么?叫“东方之冠”。
这个馆是斗拱形的特点,它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特点。它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16个字:东方之冠、鼎 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国家馆展示的主题就是东方的寻觅,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通过城市的管理、城市的建设、城市的生活和城市的产业各方面内容,来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
在中国馆里面还有31个省区市,港澳地区也来参加中国馆的展示。现在已经进入到设计阶段,大家都非常努力,也采取了公开招标方式,专家评论。我们国家地域大、民族多,风俗习惯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城市发展不同,这些不同、这些特点一定使我们的中国馆呈现出绚烂多彩、朝气蓬勃、文化厚重这样一个中国。中国馆也是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永久地保存。像法国世博会艾菲尔铁塔的诞生,也保留在巴黎,成为巴黎旅游名胜。我想中国馆耸立在黄浦江,一定也引人注目。同时中国馆也和黄浦江边上的另一个建筑,东方明珠塔遥相辉映,一中一西,我想也能够达到美学上的和谐。
[编辑本段]东方之冠建筑透视
地理位置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核心区,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为主题的中国馆是整个世博园区的标志性永久建筑之一,是世博园区内最高的新建场馆建筑。其西侧为世博轴,东侧、南侧、北侧分别为规划15米宽的云台路、南环路、北环路。地铁M8号线在园区内穿过,地铁周家渡站与国家馆地下结构相连。
建筑简介
整个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 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建筑技术与构造
国家馆的建筑面积为105879平方米,钢结构重2.3万吨。场地西侧、北侧和东侧为地上两层高的地区馆,其南侧为中华广场。
官方描述——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
·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中国馆钢结构尺寸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国家馆结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筒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核心筒结构标高为68米。
每个核心筒截面为18.6米×18.6米,相邻核心筒外边距约70米,内边距33米;屋顶边长为138米×138米。
.
中国馆建筑重要技术尺寸钢结构效果图
在34米以下,仅存在16根劲性钢柱,即每个核心筒的四个角部设置截面为箱形(800×800)的劲性钢拄,劲性钢拄从底板起始达60米,与屋顶桁架顶高度相同。从33.75米起,采用20根巨型钢斜撑支撑起整个大悬挑的钢屋盖。巨型钢斜撑底部与核心筒内的劲性柱连接,中间通过层层楼层钢梁与核心筒连接,顶部通过钢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锚固于劲性钢柱上。
为提供巨型钢斜撑底部的结构水平刚度,在33.15米处设置了劲性楼层(楼板内含钢梁)。33米劲性楼层,20道巨型钢斜撑及楼层与屋顶桁架层共同构成了整个钢屋盖的主要受力体系,提供了各楼层的承载支托。
现场拍摄 钢结构焊接特点及难点
中国馆所用的工程结构钢材以Q345B和Q345GJC为主,均属低合金高强钢,这在目前超高层钢结构中应用比较普遍,焊接性能较好。只是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焊接的难度亦会增加。
根据目前的资料,中国馆中需要焊接的最厚钢板达到60mm,属于厚板焊接。还要考虑到巨型钢材斜撑的焊接收缩问题,需要针对评估。
虽然整个塔楼结构高度为68米,并不算高。但由于结构大悬挑的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高空焊接作业为凌空作业,焊接条件十分危险。同时,国家馆工程的收尾阶段刚好是12月冬季,还需要考虑冬季高空焊接的措施。
总结中国馆的焊接情况,就是“构件截面大、钢板厚,现场高空焊接量大”。
目前中国馆钢结构工程已胜利完成!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施工,SGS依照中国馆无损检测工艺执行监督,对现场的工字梁及箱型梁的对接焊缝、T型焊缝进行了无损检测,共检测23000吨钢结构!经检测发现,其超声波探伤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余下2%亦于完工前全数完善),施工质量过硬,让世人刮目相看。
[编辑本段]大事记
10年2月8日 中国馆正式竣工。
09年6月23日 中国馆正式通电
09年5月 中国馆亮起“中国红”
08年1月30日 展示设计方案答疑会
07年4月25日 项目建筑方案公开征集
07年12月18日 开工建设
[编辑本段]设计理念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编辑本段]主体构思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 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W-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编辑本段]象征意义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也为光与影的变化、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316773.htm?fr=ala0_1_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6:36
外观像中国古代人带的官帽 ==》 东方之冠
又像以前盛食物的兜==》 天下粮仓
周围围绕着地区馆和港澳台==》鼎盛中华, 富庶百姓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用了7种中国红(因为日照 外观看会有不同颜色 所以采用上暗下亮 外墙4种 馆内3种。 使展馆即使在日照下也看上去是统一的红)
56根横梁 56种字体==》56个民族
还有自遮阳system。 太阳能发电
然后还有九宫格啊 叠篆文字啊 融入了2000年历史的“斗拱”技术啊 景观设计 是江南园林风格啊。。
处处体现中国特色。
= = 这次弄的真不错啊 0 0 细节细节都是细节
至于你说的主题 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对吧。
这个不是体现在建筑上
而且是园区里有一个叫做 城市最佳实践区 。 里面有来自全世界50个城市 通过用1:1实物模型 或 多媒体展馆 等不同形式的演绎。 让观众可以提前领略到未来的美好生活(也有一些对环境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那啥)
= = 这个是第一次 世博会 以城市 而不是以国家等为一个展馆的。= = 这个才是主题啊猪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