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考史三大家代表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2 20: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0:56
在二十四史中,前四史的治史水平比较高,也都有相应的名注,而其后修成各史,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名注。明清之际,考据之风盛行,在此大背景下,考证史学名家辈出,名著纷纷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王鸣盛、钱大昕和赵翼,他们被誉为乾嘉“考史三大家”,各自所撰的扛鼎作品《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考异》和《廿二史札记》则被誉为乾嘉“三*考名著”。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年又改号西沚居士。他“幼奇慧,四五岁日识数百字,县令冯咏以神童目之。年十七,补诸生”。后官至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其学问渊博,对经史诗文、音韵训诂、金石、目录诸学,均有精深的造诣。他前半生治经,与经学大师惠栋有着深厚的友谊;后半生治史,《十七史商榷》是王氏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所谓“十七史”,是指从《史记》到《隋书》的15部正史,再加上《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共17部史书,这是宋代汇刊这些史书时定下的名称,但王鸣盛的书中也论及引《旧唐书》和《旧五代史》,总共讨论了19部史书。“商榷”就是为这些史书“改讹文,补脱文,去衍文,又举其中典制事迹,诠解蒙滞,审核踳驳”(《十七史商榷序》)。可见全书内容主要在于对十七史进行文字校勘以补正其讹脱,并对其中的典章制度进行考证诠释。

王鸣盛写这部书始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辞官之时,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全书刊成,总共用了24年时间。据他自己说,在这24年中,他“诸文皆辍不为,惟以考史为务”。其撰著的过程大致是先在读一部一部的史书时,用其他有关的书互相对勘,或利用本书前后的不同进行本校。对勘所得,用小字书写于书的上下和字里行间的空白处。然后用白纸眷录下来,再加以补充论定,就成了书稿。《十七史商榷》每一条考订都有一个题目,每一条的字数详略相去悬殊,有的小问题只用一两句话就解决了,有的则是长篇大论,等于一篇小型论文。他所校勘考论的范围包括文字错误、史实讹谬、记载遗漏、文句含糊、版本真伪,而其中尤以文字校勘和典章制度的考释为重点。全书用98卷商榷19部史书,共写了2000多个条目。初稿完成后,王鸣盛又“寒灯细展,指瑕索人,重加点窜,至屡易稿始定”。明清以八股取士,读史书的人较少,诸史中如前四史、《新五代史》因做文章需要,读的人还多,其余各史读的人就少了。考前四史的人多,考及后世史书的就更少了。王鸣盛读十七史,考十七史,这在当时并不多见。不过其分考诸史,分量多少很不一样,《汉书》、新旧《唐书》共四十六卷,几乎占全书一半,而南朝史只十二卷,北朝史仅四卷。
《十七史商榷》对各史中有关地理、职官及典章制度,考证更精,论述更详,而且往往有在当时看来的新奇之论。如评论史书时,对于大家视为“秽史”的《魏书》,认为未必在南北朝诸史之下;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王鸣盛也和旧史家有所不同,比如把新旧唐书中被指为“小人”的“永贞革新”领袖王叔文,说成是“忠于谋国”;把《晋书》中誉满朝野的东晋宰相王导,说成“看似煌煌一臣,其实乃无一事,徒有门阀显荣,子孙官秩而已”,其观点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