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2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4
展开3全部1、花样年华,是一个形容年岁的词语,并没有具体的岁数。通常指的是青春少女。比喻像花一样美好的年龄段,这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时光。
2、豆蔻年华,其中的豆蔻是年龄称谓,专指女子,是十三四岁。这个词语出自唐代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扩展资料:
年龄称谓:
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
1、古时孩童,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岁到十三四岁。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2、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以髫。这时已是成童。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3、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礼,结发戴冠。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4、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也就是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5、黄发则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豆蔻年华
百度百科_年龄称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4
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岁的少女,没有花样年华的年龄特指。知名的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花样年华》。
豆蔻年华,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
“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呢。看,豆蔻原来比喻嫩芽,关键是说十三四岁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的年龄时段。
《花样年华》是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爱情片,于2000年9月2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随之产生感情的故事。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生小:指幼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2、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3、髫年: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出自唐代杨炯的 《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丱岁腾芳,髫年超霭。”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5、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7、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8、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9、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10、耄耋:指*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样年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5
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岁的少女,没有花样年华的年龄特指,知名的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花样年华》
豆蔻年华是一个成语,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花样年华》是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爱情片,于2000年9月2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随之产生感情的故事。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称谓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花样年华 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3:5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