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1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10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不同: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
二、起源和信仰不同:
佛教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道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认为,道经是神仙通过乩仙降笔等方式将经书传授给高道名士,再由他们传播布道于世间民众。
三、历史不同: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
道教是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道教发源地为甘肃崆峒山,周至楼观台,江苏茅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道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佛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10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但差异是基本的,其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关于中国道教发源地到底是哪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说法,现在都说自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而用的多的说法是,都说自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其中有:
1)瓦屋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瓦屋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香港和台湾三地的专家学者对四川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后宣称:瓦屋山是中国道教最重要的发祥地,且极可能是发源地。 专家发现瓦屋山炳灵镇易俗乡至今保留着天师道遗俗,许多民宅张贴符灵...
2)安庆龙虎山
3) 道教发源地之一——鹤鸣山
鹤鸣山,在四川省大邑县境内,离成都市约65公里。据《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等重要历史资料记载,大邑鹤鸣山是汉末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又据1986年12月出版的由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载:“鹤鸣山又称鹄鸣山,在四川大邑县城北15公里处。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这里是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也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自东汉张道陵在此创立道教以来,道教中有名望者,都先后来此*,如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希吏、明代的张三丰等。原建有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三官等上百间殿宇,并兼有亭、台、楼、阁,拥有“雕梁画栋、玉宫蓬宇”的辉煌气势,且园林花木品种繁多,四时不谢,蔚为壮观。后因年久失修,文物遭到严重毁坏,仅存留迎仙桥、解元亭、三官庙、招鹤亭、送仙桥等明代古建筑。
4)青城山
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 汉晋之际,道教...
5)北武当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由72峰,36崖,24涧组成,据专家最新考证,为中国道教发源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10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但差异是基本的,其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11
关于中国道教发源地到底是哪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说法,现在都说自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而用的多的说法是,都说自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其中有:
1)瓦屋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瓦屋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香港和台湾三地的专家学者对四川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后宣称:瓦屋山是中国道教最重要的发祥地,且极可能是发源地。 专家发现瓦屋山炳灵镇易俗乡至今保留着天师道遗俗,许多民宅张贴符灵...
2)安庆龙虎山
3) 道教发源地之一——鹤鸣山
鹤鸣山,在四川省大邑县境内,离成都市约65公里。据《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等重要历史资料记载,大邑鹤鸣山是汉末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又据1986年12月出版的由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载:“鹤鸣山又称鹄鸣山,在四川大邑县城北15公里处。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这里是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也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自东汉张道陵在此创立道教以来,道教中有名望者,都先后来此*,如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希吏、明代的张三丰等。原建有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三官等上百间殿宇,并兼有亭、台、楼、阁,拥有“雕梁画栋、玉宫蓬宇”的辉煌气势,且园林花木品种繁多,四时不谢,蔚为壮观。后因年久失修,文物遭到严重毁坏,仅存留迎仙桥、解元亭、三官庙、招鹤亭、送仙桥等明代古建筑。
4)青城山
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 汉晋之际,道教...
5)北武当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由72峰,36崖,24涧组成,据专家最新考证,为中国道教发源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12
佛教与道教的区别
一、道教是中国人创立的,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其实,我们选择宗教是看他的理论和教义可不可信,不是看诞生在哪里。宗教无国界。好多道教徒说,道教是中国自己的宗教,佛教是外来的。意思是说,作为中国人,只能信老祖宗创立的宗教,不能信外来的宗教,信了就是背祖忘宗。如果理论正确,说的是宇宙人生的*,别说是外国人,就是外星人创立的,信又何妨?
二、道教是宗教,佛教不是宗教。
有人不服,佛教不是宗教,是什么?佛教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全称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的教育”,简称“佛教”。佛、菩萨、阿罗汉,他们不是上下级统治管理关系,而是学位高低不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博士、硕士、学士等。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最*的学位,是老师。菩萨和罗汉是学生,他们早晚都要*毕业,成就佛果。在佛教看来,有上下级统治管理关系的境界还属于凡夫界,未到圣人界。
三、道教是有神教,佛教是无神教。
道教不但信有神仙,而且还是多神教。道教神仙有三清、玉帝、王母等等众神,既有自然神,也有人修成的神。而佛教则不承认有神,佛不是神,是觉悟者,是从睡梦中醒了的人。佛与凡夫的区别就在迷悟之间,一念迷即凡夫众生,一念悟即成佛。
四、佛教的轮回观点来自古印度婆罗门教,道教的轮回观点来自佛教。
好多道教徒说,佛教的好多理论都是从古印度婆罗门教“偷”来的。在释迦牟尼出生以前,古印度的广大老百姓就已经普遍信仰这种死了再来的因果轮回的三世说生命观了。只不过没有找的摆脱轮回、死了不来的正确方法,这个时候,佛陀在古印度出生并创立佛教,目的就是教大家怎么摆脱轮回,轮回观点是佛教从婆罗门教“承袭”过来的,用“偷”这个字显然是外道对佛教的贬低与污蔑。轮回观点虽然不是佛教原创的,但佛教是建立在三世说生命观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轮回就没有佛教,没有轮回,佛教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再来看道教,注意,道教在创教之初是没有轮回观点的,他不相信人有上辈子,只相信人这辈子死后会去阴间做鬼,是永远做鬼,这是一种二世说生命观。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因果轮回的三世说生命观。张道陵祖师所创建的道教发展到北魏时期时,寇谦对教义进行了一番修改,与佛教思想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融合。从这以后,道教开始有了“轮回”和“功德”的概念。由此可知,道教的轮回观点并非开始就有,而是半路加进去的。
五、道修今生,佛修“来世”。
虽然道教半路上加入了轮回观点,但道教的修行方式和目的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仍然是以求得身体的长生不老,甚至羽化*做神仙,来实现“永生”。因为道教以生为乐,所以想永远留住今生。佛修来世,是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因为佛教以生为苦,但死又死不了,因为死了一定还会再生再来。这辈子苦,谁能保证来世不苦?说不定还不如这辈子呢?佛教虽然相信人有来世,但修行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没有来世,而不是为了来世投胎个好的地方去享福。佛陀揭示出,生命除了生和死两种状态以外,还有一种“不生不死”的状态,就是“涅槃”境界。由此可知,佛教并不相信永生,有生就一定会有死,有死就一定还会再生,寿命再长也有到头的那一天,佛教所追求的是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
六、道教相信现实世界是真实的,佛教揭示宇宙万物的存在只是我们凡夫的错觉。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性命双修,即有“内修”“外养”的功夫,道教修行不主张放弃肉身。
佛教认为,世界的存在只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已,并不是真实存在。我们的身体也是假的。只因为我们还在梦中,宇宙万物是梦中的境界。不光我们人眼能看见的境界是假的,三界六道都是凡夫“执幻为实”的幻象,只有自性是真的,佛教是教人们弃假归真,明心见性。
七、道教适合帝王贵族*,佛教适合普通大众修行。
道教以生为乐,什么样的人会以生为乐?当然是富贵之人,命好之人。他们以为人活着就是享福,就算信有来生,来生不一定还能享福,所以这类人希望自己永远不死,永远留在今生。他们的*方式在古代有炼丹等,这种方式可不是普通百姓能玩得起的,所以,道教适合富贵好命的人修。而佛教则不一样,佛教不执着这辈子,不执着身体是否长寿,而是让人放下对这辈子的名闻利养和身体的贪恋。命好会成为修行的障碍,因为会贪恋,会放不下,不愿离开世间。佛教修行既有复杂的方法,也有最简单的方法,如你只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成就的净土法门,因此,佛教最适合普通大众修行。
八、佛教讲六道轮回,道教说五道轮回。
佛教认为,死来再来的生命形式不只有人这一种,而是有天、阿修罗、人、动物、饿鬼和地狱这六种生命形式。天上的神仙也是死了再来的生命形式,所以佛教徒是不主张死后*的,而是恢复为死了不来的生命状态,如阿罗汉、菩萨、佛。你只要修到阿罗汉级别,就可以进入涅槃了。道教的轮回形式比佛教少一种,就是少了阿修罗,也就是天上的坏人。而道教是希望死后*的,因为道教认为,天上神仙有会死的,也有永远不死的。
九、道教因果和佛教因果不同。
道教也讲因果报应,但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有所区别。佛教讲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前世修善今享福,今生作恶后沉沦。这辈子命运的好坏是过去世所作所为的因果报应,这辈子的所作所为,也会决定未来世的去处和命运好坏。道教的因果通常是指“祖上积德,福泽后人。祖上造恶,祸及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