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差,恶劣天气,沙尘暴,我们应该学会)杞人忧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9:53
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只学ABC是不会实现“现代化”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21:11
1935年4月14日,300公里宽,300米厚的沙尘暴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袭击美国堪萨斯州、科罗拉多州、俄克拉亥马州和德克萨斯州,使大群鸭和鹅窒息。沙尘暴又称“沙暴”、“黑风暴”,是一种较严重的风沙现象。在春夏之交,由于极地天气系统和热带天气系统交替出现在内陆地区,大气呈强烈斜压性,经常出现大风沙暴天气。沙尘暴肆虐时挟带沙和干土,使空气变得十分污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沙尘暴常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
一、“5·5”沙尘暴
1993年5月5日下午,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沙尘暴自西向东席卷中国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致使这些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
下面是当时报纸的报道。
《人民日报》:“宁夏银川市,1993年5月5日上午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突然,一阵狂风刮来,一座形似黑色大山的蘑菇云团扑来,其颜色不断变换,黑色、*、红色,翻滚着迅速移动。没几分钟,银川市就陷入一片漆黑之中,狂风怒吼,飞沙走石,整个城市伸手不见五指……”
《中国环境报》:“1993年5月5日,一场狂风挟沙裹石,席卷了河西走廊、金昌、武威、古浪、民勤以及景泰等地。狂风狠狠卷起地表裸露的浮土,更多的是来自沙漠的沙粒,又把它们重重地抛在城市农村,将白昼变成黑夜,吞噬绿色,吞噬生命。金昌市沙尘暴中空气的粉尘含量超过正常标准的43倍,狂风中挟带的黄沙在 1万吨以上,平均每平方公里降落沙尘 1.35吨以上。沙暴使金昌市在黑暗中消失了近3个小时……沙暴铺天盖地由西向东袭来时,古浪县的人们还不知道灾难正在向他们*近。下午5点多钟,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们来不及作出反应,便被淹没在沙暴之中。”
《温州环境报》:“1993年5月5日,特大黑风暴袭击金昌市。地面能见度为零,风力达12级,瞬间风速达到34米/秒,上千棵碗口粗的白杨被拦腰截断,农田表层土被卷走近10厘米厚。八坝乡一位农妇‘摸’到水渠边接应放学的儿子,感觉有人被风刮入水渠,赶忙跳下水捞出4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儿子却从身边被冲走了。”
沙尘暴过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立即组成专家组,对河西走廊受灾严重地区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对受灾最重的“两市三县”(金昌市、武威市、古浪县、景泰县和中卫县)的受灾调查结果表明:
在这场沙尘暴中死亡67人,失踪30多人,受重伤近100人(死亡和失踪者中,绝大部分是少年儿童)。死亡和丢失羊约3.2万只,家禽家畜10万头(只)。农村房屋倒塌约4330间,引起火灾多起。成灾耕地面积64632公顷,成灾经济林面积3700公顷。农用变压器和电机等损坏89台,电杆被刮断750多根,造成停电24至40小时。除人畜伤亡外,工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45亿元人民币。专家们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这场沙尘暴是在风和日丽之时突然降临的,经过受灾地区时平均风速25米/秒,最大风速34米/秒,瞬时风力最大达12级,最小能见度陡降为零。5月5日15时42分,沙尘暴席卷金昌,16时40分,危及武威市,17时整侵袭古浪县,17时50分横扫景泰县,19时26分掠过中卫县。仅在这几个市县就历时4小时57分,待“黑魔”自西向东淫威耗尽,已过当天午夜。
继“5·5”沙尘暴之后,我国西北、内蒙一带又发生过多起沙尘暴事件:
1994年4月6日,河西走廊上空再次被强沙尘天气覆盖,竟持续了7天多时间。土*的沙尘弥漫在天地之间,自西向东缓缓推进,兰州市能见度骤然降低,汽车白天开灯行驶,交通严重受阻,中州机场*关闭,风沙前沿摧毁了大量农田。据《甘肃日报》1994年4月14日报道,景泰县二期灌区3个乡20多个村受灾农民达1.8万人,受灾农田面积2268公顷,灌区所有农渠全部被堵塞,发芽不久的麦苗被风连根吹起。沙尘的笼罩使室内的人都感到呼吸困难,显得束手无策。沙尘直冲肺腑,强浮尘导致了流行*冒等呼吸道疾病在河西走廊复发,患病人数上升了近千分之五。人们无法顾及满脸尘霜、一身黄土和刚刚着身的时髦裙装。
据酒泉地区环境监测站4月8日全天连续4次采样监测,尘暴经过时,大气总悬浮微粒高出国家大气二级标准36倍,降尘是酒泉有监测资料以来最高值的5倍。
1995年3月30日上午11时17分,甘肃省敦煌市出现沙尘暴。当时水平能见度约为30米,风力达10级,风速达26米/秒。敦煌市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的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时瞬间最大悬浮微粒为50.56毫克/立方米,自然降尘24小时为65.23吨/平方公里。上述情况一直持续到当日晚20时左右才有所减缓。据甘肃省农业部门估计,沙尘暴所造成的影响有:约133公顷小麦被风沙掩埋或连根拔起,350座塑料大棚(约10公顷蔬菜)严重受损,约3000棵树被刮断,盛产“李广杏”的杨家桥乡约20%杏树花蕾吹掉。
1995年5月16日下午3时40分,狂风怒吼,黄沙弥漫,天昏地暗,令人恐怖的沙尘暴又一次袭击了银川市。霎时间,白昼变成了黑夜,能见度只有几米。汽车不开灯就不能行驶,室内不开灯就看不清书上的字。街上摆放的自行车被一排排地刮倒,新华街两旁树枝被吹折。正在校园内玩耍的小学生惊恐万状地往教室奔跑,门窗玻璃的破碎声此起彼伏。行人脸上被沙尘吹得生痛,呛人的黄沙穿堂入室,飞入人的口中。刚出土的禾苗或被风沙掩埋,或被连根拔起。“高压线路跳闸断电,工厂*停工,农民精心搭制的塑料暖棚被连顶揭走。在这场历时只有几十分钟的沙尘暴中,宁夏农业、工业、林业、畜牧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1995年5月30日,偏居西北一隅的金昌市,继1993年5月5日强沙尘暴,1994年4月连续7天罕见沙尘天气之后,第三次“消失”在风沙之中,据该市交通*王和事后回忆:“我被突如其来的沙尘给弄懵了,仿佛是一瞬间的事,身边的邮电大楼和行人消失在朦朦的沙尘中,能见度骤降至50余米,来往的车辆都亮起了雾灯。沙尘堵得人嗓子发痒,呼吸不畅,许多车辆因看不见红绿灯而不停地鸣叫着或者停靠在路边,不敢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场沙尘暴的出现,被当地气象部门准确地捕捉到,并于当日晨间在市电视台、电台发出了预报。由于防范措施得力,造成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这场沙尘暴还袭击了敦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安西县,以及与金昌市相近的武威市、永登县等10多个县市。
二、沙尘暴的危害及成因
沙尘暴影响的范围很大,其踪迹可绵延数千公里。卫星观测表明,来自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沙漠、黄土高原的浮尘能飘流到日本、朝鲜半岛,最远则可达到夏威夷。
9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共遭受特大沙尘暴侵袭21次,经济损失达12亿元之巨,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人,几乎80%的地区受灾。沙尘暴以其突出的危害和难以防御的特点,成为威胁西北地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环境问题。据统计,兰州市区年平均浮尘日43天,最多时达68天,最少18天。皋兰、永登、榆中年平均浮尘日分别为52天、30天和15天,金昌市这个我国最大的镍生产基地则达60多天。每年4月至5月是浮尘天气多发月份,强沙尘暴只是这种浮尘天气中的较少的一部分。
浮尘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最大,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降,火车、汽车运行速度减慢,有时会引发交通事故。
大量浮尘粘附在高压线瓷瓶、电线和变压器上,遇有雾或小雨,会造成“污闪”,引起跳闸停电等故障。
浮尘还会影响印刷、纺织、化工、商业和农业的正常生产,特别是使农田沃土损失很多表土层,农作物光照时间减少。
特大沙尘暴天气引发的灾难几乎不亚于地震的灾害,可吹倒房屋直接造*员伤亡,牲畜受损。
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强风、沙源和不稳定大气环流。我国西北近几年来形成的沙尘暴,除了大气环流、地貌形态、气候因素外,最重要的一条是生态环境逐年恶化,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
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部分地区乱砍滥伐,乱耕滥挖现象严重,造成大面积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宁夏,因天牛害虫没能及时有效防治而砍伐虫木5000多万株,原来辛辛苦苦建成的农田防护林网化为乌有。由于滥挖甘草(一种中药材)直接破坏草场已达33万公顷,其中大部分土地基本沙化,这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频繁的沙尘暴又导致土壤大面积沙化。1995年,银川南部地区一些群众因滥挖甘草引发大规模械斗,造成多人受伤。许多草场被挖得百孔千疮,除了片片黄沙地,别无他物。
人口过快增长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大量砍伐森林,大规模开垦土地,工矿、交通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景观,便是土地沙化。持久的强风是卷起沙尘的动力,沙源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不稳定的气象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及强对流的产生发展。西北地区的春季具备这些条件,一旦几个条件同时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沙尘暴。
三、人类的对策
沙尘暴是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警告和惩罚,人类在惩罚面前开始反思,开始省悟。
三面环沙,一面靠黄河的宁夏陶禾县月牙湖一带,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宁夏在1986年将“中国贫困之冠”的西海固干旱山庄1000多户贫困农民迁移到这里,命名为“吊庄”。自治区*投资1764万元建设了扬黄灌溉工程,吊庄农民开荒1333公顷。一年打基础,二年得温饱,三年终于走上了致富路。可好景不长,膨胀的致富*使吊庄农民盯住了经济效益很好的中药材——甘草。吊庄周围近2000公顷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又有上千户农民采集周围的梭梭、白茨、沙蒿等沙生植物当柴烧。致使866公顷固定沙丘变成了流动沙丘,原来留存的稀稀拉拉的几丛树木也被砍掉,沙魔开始侵袭这里,人们并不知道大祸就要临头。1993年5月5日的沙尘暴,流沙一夜之间把吊庄8年来辛苦开垦出来的1400公顷农田全部掩埋,当年播种的600公顷庄稼绝收,213公里长的水渠全部被沙埋住,28户人家158口人弃家出走。
令人深思的是,与吊庄仅一沟之隔的头道墩陶禾县林场,由于造林形成了纵深达5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尽管同时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农田却没有受到什么灾害,当年收成基本能满足需要。
上面正反两方面的例证,足以说明了自然植被和防护林在抵御沙尘暴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沙尘暴的天气过程无法改变,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恶化是可以减缓并得到控制的。事实证明,封沙育草,营造防护林,注重整体防护效益,这是预防沙尘暴给人类造成灾难的有效措施之一。
建立沙尘暴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减少沙尘暴给人类带来损失的另一有效措施。
沙尘暴虽然是突发性的,但它也有发生、发展的过程,建立预警监测制度势在必行。“5·5”沙尘暴从金昌到下风向的中卫县有千里之遥,历经5个小时,遗憾的是金昌没能及时向下风向地区通报信息。另外,沙尘暴发生的前几十个小时,高空天气形势图上已经明显出现大风的预兆,同样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及时发出预告,从而酿成了“5·5”沙尘暴的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然而1995年5月30日金昌市又受到沙尘暴的袭击,由于气象部门已经预测到,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及时把信息发布出去,人们防范措施得力;使沙尘暴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防止土地沙化的扩大,减少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沙源,这是防止沙尘暴发生的釜底抽薪的办法。一些专家建议,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加进相应的条款,以制止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确保治沙工作走上法制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