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2 12: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3 09:44
在我国,当事人双方可以签订合同来进行约定某项事件,这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进行保障的,有利于维护双方之间的公平和公正。一些人可能会存在着 合同违约 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可能会发生 合同纠纷 ,当我们以合同违约来提起 诉讼 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关于合同违约诉讼地的规定,来下文进行详细了解。 关于合同违约诉讼地的规定是什么? 1、关于合同纠纷法定 管辖 的具体规定。 (1)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 合同履行 地人民*管辖。 (2)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又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 (3) 购销合同 履行地按下列情况确定:a、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的,以约定的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b、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地点为合同履行地。c、当事人在合同中队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支付货物,且双方当事人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 (4) 加工承揽合同 。以加工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5) 财产租赁合同 , 融资租赁合同 。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6)补偿 贸易合同 。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2、关于合同纠纷 协议管辖 的具体规定。 (1)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 级别管辖 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2)合同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 民事诉讼法 》第25条规定的人民*中的两个以上人民*管辖,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4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由于合同纠纷案件既涉及合同纠纷案件的协议管辖问题,也涉及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定管辖问题。确定合同纠纷案件管辖*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有效协议管辖约定优先于法定管辖适用。这也就是说,在确定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时,首先应当看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无协议管辖的约定以及该协议管辖的约定是否有效。协议管辖有效需符合以下条件:a、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案件,而且特殊地域管辖中的因 保险合同 引起的纠纷与因 运输合同 引起的纠纷不适用协议管辖。b、只适用于 一审 的地域管辖。C、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协议有三种形式,即合同中的条款、独立的协议书及信函、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其他书面形式,口头协议一律无效。d、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即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中进行选择,而且必须做出明确的、唯一的选择。e、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合同纠纷的法定管辖。如果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 约定管辖 的协议,或者虽然有约定,但该协议管辖无效时,则应当按照法定管辖确定具体合同纠纷案件的 管辖权 。具体应当分两步确定:a、被告住所地*一定有法定管辖权;b、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a、看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的关于履行地的约定,就 买卖合同 而言,该履行地也可以包括交货地;如果没有关于履行地(包括交货地)的明确约定,则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b、看当事人约定的履行地与双方当事人住所地的关系,即如果约定的履行地再其中一方住所地(不论该方作为原告,还是作为被告),无论合同是否实际履行,该约定履行地人民*一定对合同纠纷案件有管辖权。如果约定的履行地是双方住所地以外的第三个地点,那么这个履行地*有无管辖权,取决于合同的履行情况。合同实际履行了,则该*有管辖权;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则该*没有管辖权;c、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此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确定时,还需注意主合同与 担保合同 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担保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第129条的规定,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 担保人 承担连带责任 的担保合同发生纠纷, 债权人 向担保人主张权利的,应当由担保人住所地的*管辖。主合同与担保合同选择的*不一致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 以上便是关于合同违约诉讼的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关于合同违约提起了诉讼,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在被告的所在地以及合同履行的地方来进行诉讼。当然,关于合同违约诉讼地的规定也是比较复杂的,对于一些特殊的合同,如供销合同,补偿贸易合同, 加工合同 等等,需要进行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