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下利”的归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0 04: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1:45
我们要说下利这件事的话,那么多种的下利的状况,有的在太阳病的框架下发生的,那在太阳病的框架之下发生的下利,那要把这个表邪推回去才能够处理得好;那么在少阳病的框架之下发生的下利,我们要处理的时候必须要调畅少阳的气机,才能够让这个肠胃的情报恢复正常。那在太阴的下利,在少阴的下利,我们要温脾阳,温肾阳,要驱寒。那在这边我们要处理的可能就是有一些厥阴病的调性的下利。
首先是下利到后代的时候是分成两种,比较虚冷一点的我们叫泄泻,那比较热一点的呢我们后代叫痢疾。可是到了这个厥阴篇啊,厥阴下利呢最单纯最代表性的这个白头翁汤。
1.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2.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者,为欲愈;脉紧者,为未解。
3.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4.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柏叶阿胶汤主之。
柏叶阿胶汤方
柏叶三两 阿胶二两 干姜二两(炮) 牡丹 三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
5. 下利清谷,下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当一个人“下利清谷”的时候,不可以攻他的表,不可以用发汗药来发表。因为呢我想“下利清谷”已经是很标准的少阴下利了,肾阳虚的下利。就是肠子冷到几乎不会动了。那肠子冷到几乎不会动那立刻就会产生很多的气体瓦斯什么的,所以这个人就会整个肚子胀起来哦,胀气的那种胀。
6.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7.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8.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9.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以前的话呢,是脱水,然后脱阳而亡了。那现在呢,通过中西医结合,理解人体内的电解质是混乱的,他水不会听你的使唤。那如果是如此的话,那你就注射生理食盐水,然后吃生脉散加五苓散,生脉散复脉嘛,那五苓散恢复电解质的平衡嘛,那这两个东西下去再加上有水来的话,人还是救得了哦。所以在张仲景时代非常难搞的一个下利脱水的状态,那我们今天就打点滴、生脉散、五苓散,这样子还能够搞一搞。当然搞回来之后可能这个人还是一个很虚寒的人,但是一旦他的这个水的运化最基本的限度我们保住了,那之后要用灸法回阳或者用附子剂回阳哦,就都比较容易了,所以这样的一个状况我们也晓得一下。
10.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出者愈。
首先用四逆一定是下利清谷是不是?当然还有别的辨证点可以抓,不过下利清谷通常是必用四逆嘛。而这个人是处在里寒外热的状况之下,那当然就有格拒的问题发生啦,这个时候就要用通脉四逆汤来修复这个阴阳格拒的状态。
总结:厥阴下利不可用下(出汗)法。下利后,微热、出汗者为愈,脉绝、脉数、气喘者危。拉出血的可以用柏叶阿胶汤方,下利清骨用通脉四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