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底南朝风:孔尚任的波澜人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0 21: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0:55
【根据聊天记录整理】
我在高中时因为因缘巧合,看过一版很厚的带点小说味的《孔尚任传》(作者曲春礼),但是后来差不多全忘了,只记得其中若干片段,比如爆竹炸伤小孩的事情。
时隔十余年后,最近有幸读到了一部学术体的《孔尚任评传》,又得以深入地认识了一回这位著名的乡贤。
孔尚任当然是才华横溢的,是我们曲阜人的骄傲,他在当时就已非常出名-----他在做京官时,《桃花扇》戏剧在京师乃至全国热演,结果令康熙很是生气,就干脆罢了他的官。因为在这个剧里面,明显表现出了一种民族精神与遗老气节!
曲阜位于南北大运河的边上,靠近大运河不足百里,南北过往的人很多,而且好多南方名士也在此逗留以朝圣孔子,而且衍圣公府也有邀请了一些精通礼乐的文化人士等。孔尚任早年虽没有去过南方,但是从小就耳熟能详(其岳父在南明史事方面对孔尚任可谓启蒙),得闻了关于南明的一些历史掌故——这就是他创作《桃花扇》的基本素材!
《桃花扇》初稿于孔尚任30岁前后,定稿于他做京官时,此时孔尚任已经53岁!《桃花扇》可谓是作者三易其稿、历尽二十多年心血所写就的精品,而一经面世便非同凡响,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孔尚任还跟当时的一位音乐家顾彩合写过一个剧,名叫《小忽雷传奇》。“小忽雷”是一种唐朝的胡琴,在清朝时得以重新出土,再见天日,此琴非常名贵,被视为稀世奇珍!有关它,还有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精通音律的孔尚任对此非常感兴趣,就加工了这一素材。
《孔尚任评传》的作者是曲阜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他还写过《小忽雷传奇》的电影剧本,希望将他搬上现代银幕,但好像没有下文,大概是没成功吧。
孔尚任虽然富于文才,但却连个举人都未能考中,科举之路相当失败(这个也许可以解释曹雪芹的问题,不过也许曹雪芹不愿意参加科举)。孔尚任的发迹跟康熙南巡莅临曲阜有关,他本来正在石门山上隐居——李白、杜甫等人都登临过石门山,其中还有一首李白送杜甫去兖州的送别诗,其中一句是“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山名)”。
泗水之滨即本人常去钓鱼之处,石门山我也去过多次,96年还曾去过“孔尚任故居”,但后来因为门上上了锁,就只能从门缝里看了(大概是一种保护*,或者只向重要游客开放)。那个门就对着悬崖,很有特色。
孔尚任在而立之年时,一边隐居读书,一边写《桃花扇》的初稿。这个时候,因为衍圣公特别欣赏他的才能,便要他这位孔子后裔去编写孔氏家谱(衍圣公是一品爵位,很不简单,下辖10万户,整个曲阜都不够这个户数,所以周边几个县多有拨归衍圣公名下的,甚至曲阜知县的任命也要跟衍圣公打招呼,经过他的许可)。
修订家谱这个工作其实很困难,是孔尚任和他当初的一个同学合作的,这个人也很有才,后来也做了官。修了两三年,才得以胜利完工。
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康熙南巡归来,路过曲阜要祭孔,而且非常隆重,规格超过了历代。博学多识又对孔氏掌故熟谙的孔尚任受命做御用导游,结果就给康熙留下了深刻印象(孔尚任比康熙大六岁)。这个时候,孔尚任才开始有幸步入仕途,摆脱了落魄的生活。不过,当他罢官时依然是个从五品的小官,本来他的仕途还是大有希望的,而罢官之后他就立即陷入了贫困。
需要一提的是,在孔尚任十八年仕宦生涯中,有三四年都在淮河一带参与治水,此时他便有幸结识了包括冒襄在内的一批明朝遗老(冒襄是《影梅庵忆语》的作者,董小宛的夫君,冒襄与侯方域都是“复社四公子”之一,彼此有很深的交情)。冒襄当时已经77岁的高龄,他与孔尚任彻夜长谈,为其讲述了南明的有关史事,尤其是关于侯方域、李香君等人的事迹,对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帮助可谓极大!
在罢官以前,孔尚任还特意买了个功名,他家其实很穷,但当时有个*很欣赏他,于是就怂恿他买前程以便于高升。孔尚任颇为心动,于是就不惜家底买了,为此卖了200亩地(相当于他做国子监博士七年的俸禄总和)。所以等到他因文字之祸被罢官以后,家里自然没有多少积蓄,不得不整日为生活发愁。
晚年的孔尚任除了在石门山隐居,也四处出游,因文名在外,所以受到不少人资助,甚至68岁时还曾到南方一游,结识同好,极尽畅快!
孔尚任虽然是所谓的孔子后裔,但他早年居住的地方,却是距离曲阜县城二十余里的东南乡村,其实跟孔府里的那些贵族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他上学的时候非常辛苦,老师动不动就打人,非常严厉、凶狠,而且学业枯燥、繁重,给孔尚任留下了童年阴影,这也许就是他写不好科举时文却长于性灵之文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