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1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59
叶挺的故事
1、卖过烧饼爱好摄影
1927年11月,叶挺作为总指挥发动广州起义,却以失败告终。*国际东方部的领导人听信王明的谗言,对叶挺产生了偏见。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失去了联系。
叶挺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度过了5年时间。当时他卖过水果蔬菜,还在柏林开过小吃店,卖油条、烧饼。后来,他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十分气愤,但远居海外,消息闭塞,就回到夫人娘家所在的澳门。他的长子叶正大回忆说:“只有在澳门我们全家聚得最齐。母亲当时已经生了7个孩子,一家人常去野餐、游泳、拍照。
父亲那时就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了。他从香港买来暗房器材,自己在家里冲洗胶卷。那时我们全家拍了很多照片,现在看来,还照得很有艺术性。
”叶正大还隐约记得,一次父亲勃然大怒,批评他的侄子叶钦在*里混饭吃的做法,认为就是回家种地,也比去*那里干净。
2、把*比喻成爬山
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因为他不能允许*党派人来当军长,而叶挺已经脱离*党达十年之久,他认为可能会听他的话。张闻天、*发出电报,问叶挺是否愿意恢复党籍。
叶挺表示:“在党的组织之外,但愿在党的领导之下,坚决抗战到底。”又表示如果*不同意,他可辞职。
10月19日,张闻天、*又致电询问叶挺“是否可来延安及八路军总部接洽一次?”叶挺很高兴,愿意接受党*的考察。
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决定同意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8日,**召开欢迎叶挺大会。
叶挺表示:“*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
13日,叶挺回到武汉即以新四军军长的身份向《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们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已经是忍无可忍,这一次出于不得已而抗战,我们只有一个字,就是拼。”
3、“请*毙我吧!”
1942年5月12日晚上八时半,蒋介石试图劝降在押的叶挺。蒋介石说:“尔这个人太老实,上了人家的当还不觉悟,人家叫尔回去尔就回去,叫尔打就打,人家利用尔完了还会杀尔。”蒋介石连用了几个“人家”,指的就是“*党”。
叶挺的回答避开他的挑拨,另辟蹊径,反过来用具体事实揭露蒋介石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阴谋:你蒋介石指定路线要新四军到指定地区去。
新四军途中要和日军作战又不给补充武器弹药和粮食,同时布置了一个口袋,集中七个师包围我部。“这个时候,我打电报辞职,又没有批准,我只好带着部队逃命。”
紧接着,叶挺引用了“小杖则受,大杖则逃”的古话之后说:“我们不善于逃命而遭受灭亡,则是我对部下不起,现在上饶还监禁几百干部,我对他们应该负责。我处置失当,我愿受军法裁判。”
蒋介石又说:“我指示尔一条正路,尔能绝对服从我跟我走,尔一定可以得到成功,不然尔就算完了。”叶挺坦然地说:“我早就决定我已经完了!”
蒋介石马上改变口气,说:“也不是那样意思,我叫尔去三战区去好好休养,尔的前途是光明的。”
叶挺寸步不让:“如果照这样做,大家一定说我自私,怕法律处置,我不能这样做。”
蒋介石无计可施,让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郭忏继续劝降。他们谈了一个小时,叶挺的答复是:“我不能这样做,请*毙我吧!”
4、叶挺故居
叶挺故居坐落在广东惠阳秋长镇东北面6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整个故居展示了叶挺身平的一些事迹及家人生活的贫苦。整个馆共分8个展厅,展出400多件珍贵的文物、文献、照片和图片,整个展馆展现了一代名将叶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和他的高风亮节。故居坐北面南,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场地。
一片火一般燃烧的美丽红桑,把将军故居点缀得分外妖娆。在门前的墙下,还有一丛丛珍贵的红背树,叶片宽厚而美丽,那叶片一面是绿色另一面却是鲜红色,甚是奇异。
故居粉墙黛瓦,房屋矮小,内中陈设朴实无华,基本按照当年的样子,保持着岭南农家小院简朴的生活情景。
叶挺兄妹11人,其中有5个男孩,叶挺排行老八,早年家境贫寒,其父叶锡山和母亲吴氏,全靠租来的11亩地种庄稼和栽培果木维持生活,因此,叶挺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立志投身*,改变贫穷的命运。
叶挺16岁时考入免费的黄埔陆军小学,后以优异成绩进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就读,1918年冬结束保定军校学习曾返家乡住两个月,每天除帮家中做些农活外,几乎天天上山锻炼身体。
5、澳门叶挺故居
澳门叶挺故居位于澳门贾伯乐提督街76号,是叶挺在澳门生活的重要见证。“叶挺故居”牌匾、题匾采用铜牌制造,由中国政协副*马万祺题写。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与叶挺四子叶华明,共同为叶挺故居牌匾揭彩。
故居是一幢两层小楼,面积约有二三百平方米,楼前有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小院子。2006年年6月,特区*文化局拨出专款,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修缮、翻新。
叶挺将军与澳门有着深厚的渊源。从1927年至1942年期间,叶挺一家居住在澳门贾伯乐提督街76号的住宅中,叶挺的九位子女中有七位都是在此诞生。叶挺在澳门居住期间,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十分关心抗战,多次返内地和香港,至1937年就任新四军军长,叶挺才离开澳门。
在中国抗战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叶挺。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1896年9月10日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而最后却成为了我国人民*的创始人。
所在的国民*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
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党重新接纳为党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59
叶挺是中国人民*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
国民*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成立,全团2100多人,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叶挺独立团先是担任北伐先锋,因战功卓著被誉为“铁军”;后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叶挺独立团将星如云,仅1955年至1965年间授衔的将领中,就有5位元帅、16名将军出自该团。
1946年4月4日,中国*党代表,在参加重庆举行的*协商会议后,同叶将军一起乘坐飞机返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
遇难人员有**秘书长王若飞;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夫人李秀文;贵州教育家黄齐生等。史称“四八烈士”。
扩展资料
叶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1896年9月10日)生于惠阳秋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原名叶为询。7岁时,他入本村小学读书,叶挺的名字是当年腾云学堂教师陈敬如为他改的,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寄望其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叶挺,“四八”烈士,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在1988年**确定的36名开*事家中名列第13位,是我党我军拥有特殊地位的老一辈*家、杰出的军事家。
从北伐战争中战功赫赫的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到抗日战争时期威名远扬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一生功勋卓著,周恩来赞扬他“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
从1924年加入中国*党,到1946年写下第二封入党申请再次入党,经历10年*,5年牢狱,遍尝挫折与艰辛初心不改,*厚禄置于前却矢志不渝,以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而彪炳史册,一如他在诗作《囚歌》中所写:“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00
1、叶挺独立团
国民*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成立,全团2100多人,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
2、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起义军进入潮州、汕头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
3、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上的周恩来题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授予国民*军中将*。1938年,叶挺亲率部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得到了蒋介石的致电嘉奖。
4、诗作《囚歌》
1941年,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扣押。在重庆狱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将他的雄心壮志和不屈服的精神描绘的淋漓尽致。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予以*。
5、*
1946年4月4日,中国*党代表,在参加重庆举行的*协商会议后,同叶将军一起乘坐飞机返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
遇难人员有**秘书长王若飞;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夫人李秀文;贵州教育家黄齐生等。史称“四八烈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00
叶挺的事迹:指挥南昌起义、参与抗日战争、被扣押创作《囚歌》。
一、指挥南昌起义
叶挺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等人将病中的周恩来护送转移到香港,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恩来与叶挺也成为了生死相交的好友及兄弟。四个月后,叶挺等人发动了广州起义,并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只可惜广州起义失败。
二、参与抗日战争
1941年1月,*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之久,在奉派与*军交涉时被扣押,入狱五年。
叶挺将军严词拒绝了蒋介石的威*利诱,婉拒了好友陈诚劝其前往缅甸御敌的请求,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三、被扣押创作《囚歌》
1941年,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扣押。在重庆狱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将他的雄心壮志和不屈服的精神描绘的淋漓尽致。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予以*。
扩展资料:
《囚歌-叶挺》
题名: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叶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01
叶挺是中国人民*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1896年出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参加援闽粤军。1924年被派赴苏联东方劳动者*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党。1925年9月回国,参与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