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如何节约粮食的思维导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8:41
俗话说,人无俭不立。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们祖先便十分重视粮食安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既是倡导勤俭节约的诗句,更是古人重视粮食的现实写照。让我们看看古人都是如何节约粮食的?
第一,通过立法的方式节约粮食。历朝历代统治者曾针对粮食浪费以及由奢侈引发的僭越行为,不厌其烦地颁布了诸多禁令。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颁诏法令:“常岁所入,除租调外,不得以食犬鼠,多为酒醪,嫁娶丧葬之具,并从简俭;少年无赖辈相聚蒲博饮酒者,邻里共捕之”,要求人民不得浪费粮食。再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对于历代君主纵欲祸国的教训极其重视,《明代史话》:其称帝以后,“宫室器用,一从朴素,饮食衣服,皆有常供,唯恐过奢,伤财害民”。他经常告诫臣下“奢侈乃丧家之源”,“节俭二字非徒治天下者当守,治家者亦宜守之”。
第二,通过禁酒的方式节约粮食。众所周知,酒是一种传统文化。熟话说,无酒不成席。但是,量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汉书》中记载:“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稷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酒足饭饱、酒逢知己,是古人的一大乐事。但是在古代,酒足饭饱没办法同时实现,为了丰裕粮仓、节省粮食,禁酒令在历朝历代频频发布。如在西汉初年,萧何制定的《汉律》中规定:三人以上无故饮酒的处以“罚金四两”。汉文帝为减少谷物的浪费而下诏戒酒。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夏发生旱灾,庄稼歉收,*下令禁止酒的买卖,间接地杜绝了饮酒。东汉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兖、豫、徐、冀四州发生水灾,*下令这几个地方禁止有关酒的一切活动。到唐宋元明清时,各朝分别颁布不同的禁酒令。比如朱元璋下令农民不准种糯稻,以阻塞造酒之源。这个禁酒措施可谓更坚决更彻底。
第三,通过圣旨的方式节约粮食。为节约粮食下圣旨,说的主要是清朝雍正皇帝。雍正二年(1724),雍正下圣旨说:“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这道圣旨将剩粥剩饭如何处理,交代得十分详尽:吃不完的饭菜,不能扔到沟渠里,可以分给下人吃,不能给人吃的,也要用来喂猫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