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2 23:2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6:41
古代皇居就属于耐久性较差的木制建筑。其中,"葛城高丘宫"说明是位于干燥的高处;"黑田庐户宫"说明户牍很醒目;"矶城瑞篱宫"说明周围环绕着石墙,内部有篱笆,或者有枯木柴垣;
"丹比柴篱宫"说明周围环绕着带叶的树枝围成的墙;"泊濑朝仓宫"说明是将木材横着累积起来建的校仓式的建筑;"飞鸟板盖宫"说明房顶是用板子铺的。这些皇宫的规模很小。
关于这一点,人们看一下丰浦宫的遗址就能明白。在大和高市郡飞鸟村大字丰浦,沿着飞鸟川左岸丘陵地段的一角据说是推古天皇的丰浦宫的遗址。
此外,矶城郡香久山村下八钓附近据说是显宗天皇的近飞鸟八钓宫的遗址。看一下我们就会明白,那里是飞鸟川右岸的冲积地区,只不过是天香具山的北斜面的狭小区域而已。如果飞鸟川右岸的冲积地区是高市郡飞鸟村八钓的话,规模更小。
高市郡高市村大字川原之地被看作是齐名天皇飞鸟川原宫的遗址所在地,就在飞鸟川左岸宽广开阔的高台地上。即便是足以代表飞鸟时代的天武天皇的净御原宫,所在地也只不过是位于飞鸟村的雷和飞鸟之间的飞鸟川的冲积扇而已。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规模和这样的设计,即便皇宫屡屡搬迁,人们也感觉不到太大的痛苦。毋宁说皇宫本身就具有必须迁移的性质。还有一个必须讲的理由就是作为当时社会现象的不能忽视的家族制度。当时,在结婚习俗上,贵族虽然和庶民有差异,但拥有财富和权力的同时可以纳数个女子。
当时社会虽然并不是一夫多妻制,但也没有禁止一夫多妻。夫妇未必住在一起。一般来讲,男子往返于相爱的女子之家,实行走婚制。因此,在母亲生了孩子后,孩子就在母亲家养育,不和父亲住在一起,也就是说,当时社会上残留着妇女家长制的社会制度。
通过《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记录,这一点可以得到印证。即便是皇室也不能脱离这种社会习俗。因此,身为父亲的天皇一驾崩,住在身为母亲的后妃家里的皇子即位成为新天皇,而将母亲家作为新皇宫。这种情况很多。当然也有例外,但存在这样的习惯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以前,人们习惯将皇宫的迁移称作迁都。皇宫所在地本来就是*的中心,也就是首都。这一点也毋庸置疑。这种迁都和后世的迁都意义不同,只不过是极其简单的天皇皇宫的位置变更而已。在履中天皇以后,国家组织确立起来。皇室权威逐渐强大。
但整体来看,当时距离原始社会还不太遥远,皇宫的规模也很小。皇宫就是*。当时还没有类似于内国的官厅。只不过在皇宫周围有若干以皇族为首的贵族的宅邸而已。因此,一些地方虽然称作首都,起初也就类似于今天的小村子。
随着国家壮大、皇室的权威加强,首都的规模逐渐扩大。频繁迁都越来越困难。因此,首都逐渐固定在同一个地方,而皇宫也不再延续一代一宫的风俗。数代人使用同一个宫殿。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讲,除了摄津的难波、近江的志贺、河内的樟叶外,皇宫大体上位于大和的大和川流域,并且逐渐固定在飞鸟川流域。
当时不仅有这一倾向,并且同一个宫殿可以住好几代天皇。从上表可知,皇宫大体上位于白橿村、飞鸟村、高市村这三个小的区域。这些地方都属于飞鸟川流域。虽然有若干例外,但大致趋势是逐渐从上游到下游、从狭小的丘陵到广阔的原野迁移。
聚落从海岸平地逐渐沿着溪谷上溯。这是因为古代民众喜欢被山环绕的土地。后来之所以选择下游有广阔面积的土地,是因为人口稠密、社会组织复杂化等。这一点毋庸赘述。因此,笔者将首都一面迁移一面固定在飞鸟地区的时代称为"飞鸟时代"。飞鸟时代要早于首府定于宁乐的"宁乐时代"
在家长支配家族的家族时代,基于浓厚的血缘为基础的感情使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和平相处。即便在若干个家族被某个家族的家长统治的氏族时代,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还是维持着血缘关系——尽管较淡薄。两个阶级还是可以无争斗地生活下去的。
即便在几个同族团即氏族由某个氏族长统治的君主时代到来时,人们仍然能感受到感情的温暖和人情。这让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和睦相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血缘之爱扩大为社会之爱的生活状况。这就是日本初期的社会组织模式。然而,这一社会组织逐渐发展。
构成社会的一个单位的氏族在人数上有所增加。这样导致日本逐渐出现和平难以为继的悲惨的命运。在氏族和氏族之间出现势力的竞争。多个氏族群的首脑——皇室的权力和财富逐渐增强,导致无论怎样的大氏族在皇室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到这个时候,大氏族长争相和皇室结盟,以此来提高自己氏族的地位、增强自己氏族的势力。这时,皇室会得到众多氏族的拱卫。
在氏族群中,最有势力的是武内八族。虽然传说不能都信,但氏族的产生是以姓氏为根据的。完全抹杀传说是不可能的。传说,武内宿祢之子各自分家,兴起独立的氏族。其中最有势力的是木菟宿祢建立的平群氏、袭津彦兴起的葛城氏、小柄宿祢兴起的巨势氏、苏我石川兴起的苏我氏、真鸟宿祢(即纪角宿祢)兴起的纪氏等。
这些同族中的优胜者恐怕就是葛城氏和平群氏。葛城氏以葛城为根据地扩张权势。平群氏以平群为根据地积累财富。本来,武内氏属于皇别,和皇族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因此,武内氏与皇室通婚并非不可思议。葛城袭津彦的女儿磐之媛命被仁德天皇册立为皇后。
在那个年代,皇室大抵通过近亲结婚来维持血缘的纯正。不仅异母兄妹不回避结婚,而且伯叔甥侄之间同样不回避结婚。这倒不是说当时社会有一种喜好这种做法的风气。在古代埃及王室,这样的近亲结婚现象也可以看到。神所赋予的统治权只有神的后裔才能掌握。
因此,皇室系统相信通过纯化血统可以彻底贯彻神的意志。尽管如此,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磐之媛命之所以被立为皇后,是因为武内宿祢为皇室立下功勋。特别是仁德天皇的父亲应神天皇是武内宿祢拥立的,而葛城袭津彦凭借功勋和财富在背后拥护皇后磐之媛命。
外戚从背后支持皇后的习俗一直持续到后世,称作"后见",得到妃嫔们的重视。应神天皇的皇太子稚郎子没有能够保住皇位也是因为外舅和弭臣的势力衰减,不及葛城、平群等武内氏的势力,因而自己不能安坐皇位,于是才将皇位让给大鹪鹩,即后来的仁德天皇,同时献上妹妹八田皇女。这是某一个史学家的看法。
因为有这样重量级的外戚支持,磐之媛命相当骄慢,特别是忌妒心很强。因此,仁德天皇未能纳八田皇女。趁皇后磐之媛命偶尔不在的时候,仁德天皇召八田皇女来会。皇后磐之媛命发怒出宫,前往山背,最终死在那里。
不久,仁德天皇立八田皇女为皇后。仁德天皇还要纳八田皇女的妹妹雌鸟皇女,托皇弟隼别皇子为媒,但隼别皇子与雌鸟皇女私通。仁德天皇派人要杀二人。从表面上看,这属于争风吃醋,但背后未必没有强大氏族的支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6:42
古代皇居就属于耐久性较差的木制建筑。其中,"葛城高丘宫"说明是位于干燥的高处;"黑田庐户宫"说明户牍很醒目;"矶城瑞篱宫"说明周围环绕着石墙,内部有篱笆,或者有枯木柴垣。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6:42
大多是用金丝楠木制成的皇宫,都是在世界各地发掘出上好的金丝楠木运往都城,一座皇宫建造往往要数年之久。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6:43
属于实木建筑,因为古时候皇居的建筑一般都采用实木,非常结实耐用,这样可以保证建筑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