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01: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1:10
“吴中四才子”中,唐伯虎、祝允明、文徵明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
1、唐伯虎(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师从周臣,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桃花庵歌》
生平经历
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2、祝允明(祝枝山)
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祝允明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科举仕途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乡试才中举,后七次会试不第,儿子都中了举进士,就放弃了科举,以举人选官。
特长:擅诗文,尤工书法
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后世影响:
重新倡导北宋尚意书风,并上承唐人狂草之路,使唐宋后狂草一脉的没落的局面有所改观,使得狂草重新出现在书法史的畛域里。草书审美风格的确立开创了明代浪漫主义风格。
3、文徵明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轶事典故
三不肯应,不事权贵:一是不给藩王作画,二是不给太监作画,三是不给外夷作画。
义助朋友:虽独善其身,却无凌驾于人的道德优越感,不搞歧视,乐于帮助出身卑微的仇因题字。
为人传统:既不善饮,又不近女色。
伪作盖章:从不打假(画作),只要有人上门求鉴定,他一概说真,没有钤印的还帮忙盖上。
4、徐祯卿
字昌谷,一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
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前七子”之一,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
这四人在仕途上都不太顺利,要论科举成绩,唐寅最好,但运气最差。仕途不顺,几位只好寄情于艺术创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