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1 17: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6:32
纸条写着 :如果你看到了这封信,我大概率已经死了。我不得不说,我活的太累了,你们从小便希望我如同*一般。现在又想让我把早已遗失的东西找回来。老师对我的失望,同学们“开玩笑”般的话语,还有你们,我早已绝望。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从纸条内容上看,孩子的绝望来自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失望和同学的嘲笑。”
在同一个时代,代表穷人阶级的张桂梅老师玩命一样陪孩子们冲刺高考,每天凌晨5点起床,跑步晨读,从教室到餐厅也需跑步前行,吃饭只有10分钟时间,老师们*着孩子们不停的刷题,然而这种极端、典型的硬式教育方式让跳出龙门的孩子们心存感激,她们对张老师的严苛奉上了巨大的感恩, 因为没有张老师,就没有她们的未来。
而另一边,在经济相对宽裕的一、二线城市,给孩子布置作业多了,*孩子刷题的老师却成了不会教书、不懂孩子心理状态的“坏”老师,而孩子们也频频出问题。
同一个时代,同一种教育理念,结果却千差万别,主要的原因在于“穷”字。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归为五个层次。从下到上: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这五种基本的需求,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原始行动力量。
而且需求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例如生理需求,它包含五个方面: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这五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时,人更容易全力以赴、勇往直前。
而随着需要层次的逐渐满足,引领的力量也会逐层上升,同时激励强度会相应减弱。
回首近30年,国民经济上去了,我们的教育模式没有弹性的跟上变化,于是出现了典型的“空心人”,正如泸州跳楼自杀的小学生所说:“你们从小便希望我如同*一般,现在又想我把早已遗失的东西找回来。”
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曾在《空心人》的诗中这样描叙: 我们是填着稻草的空心人,依靠在一起;没有眼睛,回避交谈,郁郁而终.....
“没有心能活吗?”——比干曾问过卖菜的老妇人,老妇人说:“菜无心可活,人没有心怎么活?”
“空心人”有什么特点?
当一个生理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如果缺乏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很容易失去了对于生活的想象与热情,变成一个干巴巴、缺乏主动意识的空心人。而“空心人”被压抑到极点后产生的终极行为就是逃避人生。
可悲的是,我们教育体系里的"空心人"不是独立存在的。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让每个家长战栗: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而且,全国13个省约1.5万学生参与了调查,数字庞大到足以让 社会 深思。上海年初紧急取消中小学生的考试测评,重重踩下急刹车,是时候真正变革了。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脆弱的“空心人”?是谁折断了他们的翅膀?
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都会有其局限性,都是在一个不断发展和改变得进程中,而做为孩子安全第一防线的父母,要防止孩子成为空心人,有三个做法可以尝试。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找到孩子精准的生活动机,远重要于督促孩子多刷几套卷子。同时,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在每个生存状态中所对应的需求是不统一的。
根据实际情况帮孩子制定学习动机,而非脱离环境式的说教,例如:我们当年都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努力学习,爸妈给你创造了这么好条件,你要珍惜啊等等,这类说法偶尔和孩子当故事说说可以,但做为孩子的学习动机是苍白的。
例如, 像张桂梅带出的女孩子们,尚未解决温饱等生理需求,所以这一个需求足以成为她们前行的动力;但一个能吃饱、穿暖但仍有安全保障危机的家庭,稳定的生活,足够的 社会 保障的安全需求会成为孩子新的动力;一个家庭富裕的孩子,更容易把一些功成名就、受人尊重的英雄做为自己的榜样;同样当孩子足够优秀,更大的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够激励他突破自己。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呆在安稳的家里,学习、写作业。但其实学习是为了适应 社会 ,时不时地让孩子接触到真实的 社会 ,才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动力。
梅耶,马斯克,一个遭遇9年家暴,带着三个孩子的离婚女人,何以在颠沛流离中把三个孩子都培养成世界顶级人才。
她在《人生由我》的书中说:舒适并不是生活的必须品。
她的父母带着她们兄妹5人,十二次穿越撒哈拉沙漠,开过飞机、开过 汽车 、也搭过顺风车,孩子们从大到小,都有具体的分工,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的领悟,让她和她的孩子们终身受益。
同样,她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去过3个国家9个城市,她从不检查孩子们的作业,但非常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们的角色更像梅耶的合伙人,帮母亲制作表格、接待客户、修电脑、整理文件,甚至做饭等等各种杂事。
她们在一起创造了很多奇迹,三个孩子,一个是埃隆,马斯克, 被誉为”硅谷钢铁侠“的神奇人物。特斯拉的创始人,脑机接口、登录火星的等顶尖计划的践行者;一个是金博尔,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建造专门的水果园和蔬菜园;一个是托斯卡,拥有自己的 娱乐 公司,著名的导演和制作人。而梅耶本人现年72岁,仍活跃在模特舞台,并拥有两个营养师硕士学位。
梅耶强调: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这只会造成他们与现实和责任脱节。
同时,这一做法也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只有时不时的打破需求的档位,或者提供丰富的刺激,才能激发渴望的愿景,让孩子生活到具体、丰富的 社会 环境中去。
例如,时不时带去公司参观体验,让孩子帮着自己做一些工作上的辅助,让他制定一些团聚或外出计划,试着自己在家呆一天,试着独自在亲戚家带上几天等等,总之,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参与到 社会 生活中去,体验 社会 职业,体验丰富地 情感 经验。
孩子坚持不下去,不是不够努力,而是赛道太拥挤。过去一个50人的班级,只有10名左右成绩优异的,其他被远远的落在后面;而现在50人的班级,普遍优秀,只有极个别的成绩比较差的。过于与现在,孩子的整体素质已经提高太多,在这种状态下去排名,竞争更加惨烈。
2020年10月13日,凌晨2点,大连理工研三在读生,洋洋洒洒的留下了数千字的遗书,走了; 李雪琴,北京大学新闻系本科生,后又至“纽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曾经因为抑郁企图自杀.....
在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的“空心人”,或许他们用尽全力,能够取得世俗的成功,但却容易滋生厌世情绪,陷入绝境。因为赛道太拥挤,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去。
稳定与梦想,哪个更重要?心理憧憬、向往的,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到达,或许不能给你富足的生活,但却给你做自己的自由;而不喜欢、讨厌的,往往就像大山一样压在自己的身上,每天都觉得寸步难行,这何尝不是一种慢性自杀?
或许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有足够地经济能力帮孩子守护住通往梦想的路途,但可以为孩子豁免几项保留爱好的特权。这些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之余保留几分对于生活地向往,如果孩子能够深根在爱好上,或许会创出另一片天地。
虽然我们仍旧走在硬式教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的路上,但不可否认 社会 职业的表现机会及工种渐渐多元化起来,所以在独木桥之外,为孩子保留一个梦想,是给孩子留了一个生机,当孩子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许还能在别处觅得生机。
最后借用刘瑜的一句话: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