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核心内容总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2 13: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0:48
前言部分
2018年,中国经济遇到了各种冲击,但历史从来都在势能凝聚处出现转折。像观察一棵树一样,细致的观察中国的变化。采用的预判未来趋势,展示历史面貌的方法是: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注意了!
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什么是慢变量?什么是小趋势?
作者何帆认为,过去30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最主要的慢变量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最适合中国市场环境的战略应该是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穿上了新的军装,学会了新的打法,并会出人意料的绝地反击。
在灰暗的背景下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微弱的亮光,有些小趋势会在很久之后才真正发挥威力。
野火烧后,新木丛生。
第一章 如何观察一棵树?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没有航海图的水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作者何帆尝试用一种“鹰眼视角”来观察这些变量,既看到远处的群山,又看到草丛中的兔子。有一些结果我们现在就能预测,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能知道未来。30年内会发生很多变化,但也有很多东西在30年的时间段内不会变化。
大河模式VS大树模式
大树模式是*度的,它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
我(作者何帆)的写作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唤醒你的历史感,让你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命运,以及自己所处的时代。
和所有的复杂体系一样的,历史在本质上是无法预测的。———底层思维:物理学中的量子思维,具体来说,就是“量子纠缠”。
历史感能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和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
观察历史也是一样,你必须学会找到一种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印象。
对我们来说,没有观察到的事物就等于不存在,但同样地,那些能够被我们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属于我们的。
无论是看投资还是消费,无论是看内需还是外需,中国的经济基本面都不算很好,也不算差,但影响2019年的趋势主要不是基本面,是信心。
是信心!
是信心!
是信心!
我的观点是,看清了大趋势中正在发生着小趋势,才会积累起信心。
用过去的确定性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只会变得越来越悲观。
你需要去寻找的是能够带来“反转”的“新新事物”。
如何“窥见*的全貌”?
方法之一是: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历史是由快变量决定的,也是由慢变量决定的,但归根结底是由慢变量决定的。
我们容易忽视慢变量,但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
我们看到的技术进步是快变量,他(罗伯特·戈登教授,《美国增长的起落》作者)看到的技术进步确实慢变量。
慢变量是一种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趋势。
如果你观察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要你去看三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行: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很落后,可是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又非常大胆、超前。
风口不重要,潮流不重要,洋流才重要 。
———让我们去发现洋流,感受洋流。
大趋势和小趋势
找到了慢变量,我们就能找到定力,但找到了小趋势,我们才能看到信心。
小趋势的特点是:必须足够小,才能显示出锋芒,但又必须足够大,才能彰显出力量。
之所以会出现小趋势,是因为首先有了大趋势。
发展初期看大趋势,发展后期看小趋势。
在未来时代,小众才是主流。
在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大多是小趋势的代表。
最重要就是5个变量——也是何帆的《变量》一书最重要的部分。
1.大国博弈
2.技术赋能
最具生命力的新技术总是出现在无人地带。
3.新旧融合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换了新的军装,学会了的新的作战方式。
4.自下而上
5.重建社群
小结:历史感、长河模式和大树模式、5个变量、30年、慢变量和小趋势。
其中,慢变量和小趋势指的是:我用来观察历史面貌的方法是从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未来的历史,小众才是主流。
第二章 在无人地带寻找无人机
大部分技术都是已有技术的“混搭”。
在创业阶段,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寻找应用场景。
寻找应用场景有三个步骤:
一是选择,
二是适应,
三是改造。
在看起来距离新科技最遥远的地方,新科技的应用场景反而最多。
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技术才能生存下来。
技术和市场之间是要培养感情的。
一种新技术成功并不难,难的是这种新技术能够带动更多的组织变革、生产变革甚至制度变革,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讲道,新技术逐渐取代旧技术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六个环节。
新技术成为活跃技术体中的新元素。
新元素替代现有技术的零部件。
新元素创造出新需求。
旧元素逐渐退出,并给新技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技术逐渐成为活跃技术的主体。
整个社会经济随之出现调整。
无人机的黎明正在黑夜里悄然酝酿。
农业即将发生一场*。
信息时代,未来农业会出现不同的新场景。
未来中国的农民甚至会比发达国家的农民更聪明、更时尚。
在创业阶段,技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场景。寻找应用场景有三个步骤:一是选择,二是适应,三是改造。选择是指在少有人注意的边缘地带、交叉地带往往更容易找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适应是指你找到应用场景之后,必须根据场景和需求调整技术;改造是指在无人地带,新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先行优势,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更多的普通人赋能,并进一步创造出新的需求,直至重建一个更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可以从场所和时间这两个维度寻找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你现在最好就做好准备,未来不懂如何面试机器人的人力资源经理是没有市场的。
决定未来新技术影响力的不是其技术先进水平,而使其能够发现的应用场景。
如果3D打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的实现小规模量产,全球制造业的格局将被改写,2019年,我们继续等待。
2020年,5G网络将正式进入商用,5G很可能会引爆AR/VR的新一代体验消费。
在无人地带寻找无人机,这个新的变量讲的是匹配。当我们去观察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的时候,有没有与之匹配的市场,有没有与之匹配的应用场景,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拼多多洗掉了拼好货的海龟理想,更换一套彻头彻尾的本土打法。
在生长初期成长速度更快的一定是稗草而不是水稻。
过分追求成长速度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恶性杂草。
稗草的生长速度比水稻更快,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细胞更快。速度为王的时代即将谢幕。
促使福特汽车真正崛起,促使美国成为“车轮上国家”的*性创新,并不是发动机这样的核心技术,而是流水线这样的应用技术。
在当时,流水线只会出现在美国,不会出现在比美国技术更为先进的欧洲。
促使美国成为工业大国的*性技术创新,并不是发动机这样的核心技术啊,是流水线制应用技术,美国之所以出现流水线,是因为这种技术的性格恰好与美国的市场性格匹配。
在工业*时期,美国的成功经验是找到了流水线;在信息化时代,中国经济要想最终胜出,要靠群众路线。
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当我们发扬了“群众路线”精神的时候总是战无不胜的;凡是当我们忘记了“群众路线”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挫折。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遵循同样的历史规律。
为什么说“群众路线”才是最适合中国的技术演进路径?
曾鸣教授在《龙行天下》一书中写到:“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上,消费者最关注的就是价格,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非是竞争胜出的最重要因素。这是*公司完全不熟悉的市场,他们无法习惯在这样的氛围中生存,中国企业却如鱼得水……残酷的价格战,迫使中国企业把有限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把成本做到了别人想象不到的程度。”
曾鸣和威廉姆斯把中国企业的创新称为“穷人的创新”。
他们总结出三种“穷人的创新”。
第一种是整合创新,即通过整合现有的技术,在设计上更贴近用户需求,先从一点实现突破,再用模块化的方式做大规模定制,把原本细分的市场连接起来,一网打尽。举例:海尔进军美国市场。
第二种是流程创新,即通过把廉价劳动力和流水线结合起来,用灵活低成本的半自动化战胜全自动化。举例:比亚迪的做锂电池。
第三种是*性创新,即所谓的“蛙跳优势”或“后发优势”。
单靠“穷人的创新”是无法引领未来的发展的,那么未来中国的创新会出现在哪里呢?
中国至少有两个独特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可以称为“工程师红利”。
第二个优势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红利”。
利用“工程师红利”的最佳方式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市场红利”的最佳方式是“市场引致性的研究与开发”。
“中国的社会需要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要超过100所大学。”
“群众路线”是一种融合了“工程师红利”和“市场红利”,专注于应用技术的快速应用,再从应用技术反作用于核心技术,用强大的市场力量诱使核心技术与自己一起引进的战略。
小结:混搭、寻找边缘、“工程师红利和“市场红利”、“群众路线”、匹配、赋能。
其中的赋能指的是:在无人地带,新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先行优势,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更多的普通人赋能,并进一步创造出新的需求,直至重建一个更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第三章 老兵不死
有人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真正的核心技术和价值在于整个制造流程和制造体系。
在一个所有人都赞美创新的年代,让我们先向传统致敬。
创新没有止境,但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
互联网行业的利器,一是数据,二是技术,三是资本。在互联网行业深入传统行业的腹地之后,就会逐渐意识到,它们的这些武器是有局限性的。
互联网行业善于利用大数据,但传统行业的优势是小数据。
大数据是关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数据,小数据是跟某个具体客户的深度体验、某个具体生产环节中的微妙变化有关的数据。
互联网行业精通面向消费者的技术,但疏于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的技术。
想单靠资本占领市场,无异于火中取栗。
汽车工业是工业化的代表,是传统产业最坚固的阵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攻守之势,可能就要在这座城下逆转。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穿上了新的军装,改变了作战方式,它们正在悄悄地积蓄力量,很可能会从人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绝地反击。
海尔的老兵
海尔要求无论哪个岗位的员工,都要从一线干起。
过去海尔转型的打法还是制造业的企业的打法。比如:
海尔尝试过定制化生产;
海尔尝试过制造业+物流;
海尔尝试过制造业+智能化;
海尔尝试过苹果模式;
还要把能够尝试的方法都尝试了,但张瑞敏还是不满意,直到海尔真正找到自己的打法。
海尔的打法是:去海尔化。
海尔现在既不是生产产品的,也不是提供服务的,甚至不是创造平台的,海尔是培育生态的。张瑞敏说,海尔选择的是从一个封闭的科层级组织转变转型为一个开放的创业平台,从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变成万千物种自演进的生态系统。
凯文·凯利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原因是企业总想成为帝国,而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生命体。
“企业必死,生态永存”。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
互联网企业原本擅长攻破别人的护城河,如今却忙着修建自己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可能是垄断的数据,也可能是巨额的资本;互联网企业原本信奉开放和自由,如今却醉心于打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包罗万象的商业帝国;互联网企业原本是创新的平台,如今却成了下一代创新企业绕不开的坎。
互联网企业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久经沙场的磨练,缺少置身生死关头的恐惧感,缺少面临大军压境的危机感,缺少面对外来入侵的深入骨髓的警惕和焦虑。
一个企业终极的目标是什么?传统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企业的目标是让股东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谎言。张瑞敏始终认为,公司把股东放在第一位是不对的,更不会为公司创造价值,他们只会分享公司的价值,只有员工和客户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这是张瑞敏从自身的经验悟出的道理。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你慢慢会悟到:迂回就是捷径,模糊就是清晰,分散就是力量,混乱就是有序。
电子竞技“超级碗”
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文体产业的时候会考虑支持电竞俱乐部。
曾经快速增长的新生事物已经减速,看似穷途末路的传统商铺又出现转机。
旧的不一定是过时的,旧事物中同样蕴含着创新的基因,新的不一定是更好的,甚至新的不一定是新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弃旧杨新,而是不断的回到传统,在旧事物中重新发现新思想。
小结:传统与创新、攻守之势,企业与生态、新与旧、老兵不死。
老兵不死指的是:
经验丰富的老兵,可以利用传统的基础,加上新的基础上让一个时代的工业品发挥出新的魅力,哪怕仅仅是一台酒柜。
【传统企业】本身也在进行一系列调整。老兵征战沙场培养出的嗅觉,让其早已察觉到了危险,比如海尔进行的“去海尔化”进程。此前凶猛灵活的互联网企业反而在筑起高墙。
或许这就是反击之时。
第四章 在菜市场遇见城市设计师
第四个变量是:自下而上的力量浮出水面。
能量。这是一种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一种迅速利用机会萌芽的能力。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力量。
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经历的城市化,是一种极其独特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已经无法持续。信号有三个:
第一个信号是土地的流标。
第二个信号是很多标杆性的房地产企业纷纷改名。
第三个信号是收缩城市。
城市不会总是扩张,有的城市已经开始收缩。只有在城市大规模扩张突然放慢之后,我们才能注意到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
单核城市和多核城市
未来的城市是多核的。
不少省会城市反而不如非省会城市有多样性和活力。
没有中心的东莞,反而能够连接整个中国、整个世界。
跳广场舞的韵律和跳街舞的打工者共生共存,它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融合,但相安无事。
东莞是一个收缩城市,东莞的各个镇或浮或沉,主要看谁的水性更好。那些产业链比较完备的镇,就能够中流击水,而那些依靠外贸和房地产的正转型就比较困难。
产业链是东莞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
新的趋势是,产业链正在变得更加紧密的短促。
“城市新物种”
也许,东莞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没有中心的城市就是未来城市的新物种。
“格莱泽悖论”:
随着长距离运输成本下降,接近性的价值反而上升。
啥意思呢?
就是说城市一体化程度提高之后,城际之间的人流和物流会变得更加畅通,但人们的生活半径很可能不仅不会扩大,反而会缩小。
在城市一体化程度提高之后,我们会看到城际通行不是变多而是变少了。
东莞并不是中国最现代、最发达的城市,它不像北京那样雄伟,也不像上海那样时尚,不像杭州那样妩媚,也不像成都那样休闲。东莞看起来有些旧,有些乱,有些俗。但是,东莞代表着一种新的城市物种。他已经出现,但仍被忽视。
跟随作者何帆,我们继续走,这一站来到了浙江义乌。
义乌在过去几年今后的产业转型,压力不亚于任何一个内地(包括东北地区)的城市。
在义乌的企业中,那些改行做房地产、投资金融的反而使得更快,那些坚持做实业的成了传奇。
义乌的企业善于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通过强大的信息渠道相互交流、高效地的试错。
义乌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一是因为义乌的企业更为务实,他们总是把各种风险考虑进来,
二是因为义乌的企业更重视分散风险,
三是因为义乌的企业不求天不求地,只靠自己。
“精明收缩”
只有少数收缩城市能够实现“精明收缩”。
义乌之所以能够实现“精明收缩”,是因为他保持了开放性。
东亚经济刚刚兴起,年轻人对好奇的事物格外缺乏抵抗力。
颜值*
城市正在从碳基城市转变为硅基城市。
互联网会*传统的城市空间概念,引发各种小而美的创新活动。原本在城市黄金地段的步行街和商业中心开始衰落。
一个城市中的老城、旧城和城中村可能更容易在这场“颜值*”中获益。
人为拆迁的新城就像被移植的大树。自我更新的老城才是生生不息的森林。
小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单核城市和多核城市、收缩城市、城市颜值*。
第五章 阿那亚和范家小学
托克维尔和阿那亚
1934年根据自己的调查,年仅29岁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写出了名著———《论美国的民主》。
托克维亚说:“如果让公民多管小事而少操心大事,他们反而会关心公益,并感到必须不断地互相协助去实现公益。”
在阿那亚,你会忽然发现,原来打发时间也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情。
托克维尔说,移民社会是生来平等的,而不是通过努力变得平等。
只有社群活动才能抑制利己主义。
“掌握公共生活的技能是需要学习的。”
重建社群
社群的划分千差万别,但对重建信任和亲近关系的期待是共同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建社群的新变量?这是一股有多种力量汇集而成的激流。第一种力量是丰裕社会,第二种力量是择邻而居,第三种力量是网络连通。
越是在灰暗的背景下,这种重建社群的努力就显得越鲜亮。
事物的发展会出现逆转。换一个角度来看,乡村小学的劣势可能就是其优势。
那些对留守儿童有误判的人,是因为错误地理解了教育的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
范家小学给了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一个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社群。
中国教育理念最先进的学校,,不是北京或上海的公办名校、国际学校,而是四川省大山深处的一所农村寄宿小学。
未来的收入分配是一条N形的波浪曲线。
干脏活、累活的劳动者收入会提高。
受过专业训练的熟练劳动者收入水平更高。
未来最成功的人是终身学习者,跟有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太大的关系。
小结:学到托克维尔定律,从云到雨规律,剧情反转,重建社群趋势,小而美学校(公司),N形波浪曲线。
最后的大总结:
未来5年、10年,我们要学会在慢变量中找到小趋势。我们要在5个慢变量中发现小趋势。这五个慢变量,作者认为分别是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和重建社群。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发展必然的结果,中美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
5G很快就要带来了,将带来很大的改变,甚至重塑社会结构;
老兵不死,互联网巨头碰到传统的工业技术和流程,也是无可奈何,互相学习吧,别老想着吃掉谁;
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社会的城市化由*主导,现在出现新的情况,拐点来了,城市不是永远在扩张的,有的城市已经在收缩了,城市的主政者必须要明白道理,立足城市做好调查,相信群众,相信自下而上的力量;
社会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新要素的,再加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价值观、文化和经济等因素而重新组建社群,形成新的系统,这新的社群,更有力量,更适应社会,代表着未来组织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