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中医大师多数是自学成才,这是什么原因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2 06: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6:08
古人说:庸医十之七八。因为中医博大精深,内容浩瀚。没有悟性,没有毅力,没有悬壶济世的决心,是无法做到医术精湛的。
朱丹溪的家人好几个死在庸医手上,他40岁时,妻子也被庸医治死。那个时候,朱丹溪的老师瘫痪在床,老师说朱丹溪有很高的悟性,适合学医。他说:我的病只有等你学成回来,才能给我治愈。
朱丹溪于是下定决心学医,他是从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入手的,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一年多后,朱丹溪去杭州拜师。那个名医叫罗知悌(约1243-1327年),是宋末元初著名医学家。
此时罗知悌已经瘫痪在床,无法给人看病了。都是靠徒弟望闻问切以后把病情告诉他,他处方。
朱丹溪想拜他为师,罗知悌不肯收。朱丹溪就每天站在罗知悌门口求见,下雪天也如此。这一站就是三个多月。罗知悌看见朱丹溪是真心求学,就答应收他为关门弟子。罗知悌倾其所有,把一生所学都传授给了朱丹溪。一年多后,罗知悌去世了,朱丹溪和众师兄弟厚葬了老师,回到老家浙江金华义乌市。他炖了一锅牛肉药膳让老师吃下,瘫痪在床的老师呕吐出一盆痰液,然后就可以行走了。
朱丹溪后来开宗立派,成为养阴派的掌门人。
深得周总理青睐的近现代名医岳美中,也是自学成才的。
名医为什么都是自学成才的?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治病活命才自学中医的。他们要么是为了自救,要么是为了救人,要么是立志济世活人,所以潜心研究,孜孜不倦地一辈子学习。
志当存高远,愿力大者成就大。
不像现在的人,考个医科大学,是为了养家糊口,志向太小,愿力小者成就小。有几个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师是大师级别的中医师呢?
“医者,悟也。”无悟性,名师难出高徒;有悟性,自学多成名师。
很多中医都是自己或家人有病,且西医没效果,然后才开始寻求治疗方法,逐渐走上自学的道路的。所以会在某一方面有用药心得。我就是这样的,虽然自小学习医学知识,但一直都是为了生计选择在外工作,自己和家人有小病痛就用中医药的方法解决,记得88年大儿子一岁多,长期拉肚子,吃什么拉什么,附近几个医生都说是肠胃炎可就是吃药打针不见效,都是以消炎药消化水为主,看着日渐消瘦的儿子,我决定用自己的办法,先是听老人说用番石榴叶锻灰煮水,再看中医书籍关于小孩腹泻类方,发觉理中汤应该对症,也知道有理中丸这成药,最后一次看病我就硬着头皮问那个医生,小孩这样是不是胃中无火才至完谷不化?那个医生说中医是这样认为的,我再问一句,理中丸是不是扶胃火的,他说是,其实我就是想通过医生的确认给自己信心。得到认可后,我悄悄到另一药店买了三粒理中丸,每颗用开水泡化分三次灌服,一天下来看小孩拉得疏了,精神胃口都好,且见大便成形,继续把剩余的吃完,二三天后所有症状都不见了,也和同村小孩玩得欢。从此我真的信服了中医药的神奇功效,三颗蜡丸比附近几个西医生都管用,不是他们不行,因为他们的所学都是西医理论那套,从此我成为了一个中医粉,三个小孩的童年和成长阶段没住过院,也很少用西药,反观现在的小孩,稍微有点伤风感冒就住院吊盐水,一感冒就是肺炎支气管炎的,这是过度的治疗,现在连感冒发烧都抽血化验,真*扯蛋!医生有没有考虑到对小孩的身体会有很大的损害???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公立医院已经很少有会脉诊的中医大夫,他们是学院派。民间还有很多会脉诊的中医大夫,藏龙卧虎,生命力很强!他们是中国中医药的土壤和根。脉诊必须有天赋,他们是师承中医大夫。望闻问切,“切”要有天赋,手背上翘,象弯弯的月亮,才有手感,否则学100年也不能有手感,永远不能当著名中医大师!年龄:45—50岁(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还要有天赋(手背上翘)、第一动力(想救自己的亲人)、师承中医老师的临床指导、经济基础保障家庭生活、充足的时间。否则很难成功。
以前有句(久病成医),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我就有经历和体会,现在一般毛病都能自己简单解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许多人以为只有上名校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纵观 历史 与现实,不论哪个行业的大师,其实都是如此的自学成才、不断创新的。
我们以李时珍为例,他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早年他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面对科举失败,李时珍终于放弃了科举考试,决心治学行医,走一条适合自己又能造福百姓的道路。
历史 上甚至有他“读书十年,不出家门”的说法。他读书的内容涵盖了诸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
李时珍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光是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就有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初稿。
这一年他61岁。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近40年。在他逝世后(公元1593年)的第三年,192万字的《本草纲目》在南京才正式刊行。
只知人前大师宗师是多么风光,有谁关心背后的苍桑。付出常想不到的付出,吃的苦受的罪比常人吃的大米还多。悟性与天赋只占成功的一成,付出占二成。
中医是祖国的医学宝库,有几千年的传承都是多年的冶病经验。大部分来自民间。自己因一些老慢病冶不起,才摸索探路找到了一些自治方法,很有效还不花钱自己感到很欣慰,所以久病成宦医。深知中医不但能治病还能保健与长寿。
学习中医必须有兴趣,更要有悟性。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如果只有书本的知识,不加以消化总结归纳,很难成为名医。名医多数来自民间,他们大多小时候就对中医药有兴趣,并且天赋极好,熟读医书,多数能自己采药,自己治病,尤如神农尝百草,积累实践经验,成为一方医学大家。
我就是自己上山采药,自己治病,也为他人治病,逐渐总结经验,中草药确实不是有些人认为“无用”的,因为不懂得人,就是草根、树根。比如说,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些草药能治“根”,或许大部分人不信,但我确实治好很多人,包括我的妻子,非常好用。可惜这都草药长得太慢,又在深山,每次挖都很辛苦,又挖不了多少。
确实有中医大师自学成才的,古今都有。古代先贤建立于大自然普遍的规律认识,天人合一。是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经验,先贤们通过实践验证,修改编写成书籍,反复指导实践至今。先贤中医大师,一般都是有较高的文化功底,秀才以上至翰林学士以下的文化水平,有的还是官宦出生的医家。不成良相,便成良医。怀着济天下苍生的信念,济世救人的信心和决心去专研医学,占有热爱医学的天份悟性,与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推理,理解力极强,去专研医术所获的成就。医者仁心,没有悬壶济世的信心,是无法做到精湛负责医疗技术。
为什么古代以及近代非常多的名中医,都可以自学成才?
因为关于中医的理论,实际上大家所谈的也都差不多,只不过是能不能理解的问题,不同的是各自的实践经验。中医的实践经验,决定着他医术的高下。中医的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他自然就能够医好更多的病人。这种经验,必须要有病人数量的累积。比如治疗某一个病,也许一开始并不一定就能治好。经过反复调试...
中医养生课程有哪些
华夏民族东方生命能量基因科学的本质精髓要义,竖起了华夏民族东方生命能量基因科学的光辉旗帜,让传承了二千五百年的东方自然辩证法,旨在传授中医理论和方法的课程,主要关注如何通过调节身体、心理和环境因素来维护和促进健康。
中国古代的名医为什么都是自学成才?他们没有老师吗?
古代那些非常有名的中医,不但大多都是自学成才,而且也没有教出过非常优秀的徒弟,就比如说我们知道的扁鹊,华佗,李时珍这些人,他们就像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无处来又无处去。因为古代中医对于病理的讲解更偏重于理论,就比如说什么阴阳协调,干与湿,寒与火,这些等等都是一些非常理论性质的表达,...
学医很难,可为什么历史上大多数的中医都是自学成才?是什么原因
一、自古以来学习中医的两大途径 1、由术而道 中医之所以被称为我们民族的瑰宝,首先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从易经开源,后经过春秋诸子百家的不断锤炼,将天文、地理、气候、生态、动植物、军事、行政管理、系统结构、哲学、语言文学等等诸多学科都融入了其中,关键是还经过辩证后另辟蹊径,这在...
国医大师成才的6大普遍规律!
通过院校培养者有之;通过攻读经典、私淑医家而自学成才者也有之;但更多的是通过师徒授受和世医家传的方式,接力棒式地传承着鲜活的中医学术精髓。其中,只有家传经历成才的有4位,只有师承经历成才的有6位,仅有院校教育成才的只有2位。其余的“国医大师”要么是“家传+师承”,要么是“家传+院校”...
中医在失传吗?为什么后人始终达不到张仲景的中医水平?
中医高手和中医大师不是学院培训班培养出来的,而是由民间中医高手中医人才经长期对中医药的实践研究出来的,。古时候的张仲景,李时珍,扁鹊等等都是自学中医研究中医给后人留下了治病经方,古方至今都在应用,这次在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用的清肺排毒汤也是用几个古人留下的经方组成的。现在还未听说由学院培训...
张伯礼说的“中医强行走出去行不通”?你怎么看?
这些地方的中医往往是自学成才或者是家族世代从事中医相关方面的生意,但是自己并没有任何可以正式营业的执照,而往往这类人比一般经过几年正规中医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普通大众的心,这种现象受制于中国的传统,人们往往认为年长的医生比年轻的医生更值得信任,学习中医更是这样。虽然这些年国家培养了一大...
自学中医给自己开药的行为,是非法行医吗?
1、自学成才,不具备医师的资格信任中医是一回事,羡慕中医又是一回事,想要当中医更是另当别论了。中医那是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在给别人看病诊断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临床实战经验。不是靠自己自学,你有一定的头脑,有一定的悟性就可以成功的,当一名中医了。脉条摸不准,自己给自己配药,万一配不好,...
现在的中医药学有没有超越古人的理论继续发展?
同样,张仲景、孙思邈也都是自学成才,各自的实践记录。既不能够承上,也未知如何启下!中间都是断代的。所以,整个中医的形成,严格说来,都是民间的医学 探索 ,或者实践,彼此各不相关,本不应该称为医学、只能够说是各自的经验。至今为止,真正会治疗疾病的中医,多数都没有文化,考过英语更是困难,因而要拿到正规的行医...
很多民间中医没有医师证,却医术高明,你认可他们吗?
拿到证后才能成为独立执业的大夫。若是本科学历,在医疗机构实习1年,就能直接考执业中医师。2、走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 如果没有正规学历,那么可以走“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的道路,“传统医学”指的是中医和少数民族医这两类,这条路是为了照顾老一代中医鼓励他们带徒弟,继承他们的技艺。
马悦凌的人物轶事
网友们因此认为,这就是马悦凌力推固元膏的目的。“剪报大师”的成名之路1979年,马悦凌上了南京第二卫生学校,毕业后在江苏省某医院医院当护士,至今仍是初级护士。1996年,马悦凌被江苏电视台选为一档医疗保健节目的兼职主持人。2004年,开始给某杂志供稿。现在,她摇身一变,成了明星、公司老总、杂志主编。在《不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