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30 11: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1
【篇一】中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一、教学过程
1、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3、游泳时要注意安全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4、交通安全老师介绍三则案例:案例一:两个中学生在行走时抛接篮球,球滚到机动车道上,将一辆正常行驶的摩托车绊倒,致使驾驶员脑部严重受损。
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行人在行走时不得在路上嬉闹和玩耍。
据此,交警部门对这起事故作了责任认定,认定这两个中学生承担全部责任,两人家庭各承担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
案例二:1999年某中学后门发生一起因一个学生骑车下坡,将一名退休老师撞倒后死亡的交通事故。
这不但给双方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也给这名中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损伤。
案例三:有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因交通伤害事故造成4199名中小未成年人死亡,9907人受伤。
这绝对不是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每年在车轮下丧生的花朵已经不计其数。
据悉,北京市平均每学期约50名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了解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5)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5、发生火灾怎么办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6、校园安全1)上下楼梯时有序缓慢右行,严禁拥挤,特别是发现有人摔倒时,应立即停止上下,迅速将摔倒者扶起。
2)不在教室里打跳,翻越门窗;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戏,身体不靠栏杆且使身体重心外倾或用力拉扯栏杆。
3)不在宿舍内点蜡烛看书。
人疲乏入睡后,蜡烛容易引燃蚊帐、被褥,引发火灾。
4)离开宿舍时,人走熄灯、关闭电源。
5)不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个别同学顺手带回实验用酒精,藏匿在床铺下,如有滴漏,可能引起起火或爆炸。
6)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不带刀子、棍棒等管制器具进入校园,以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二、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校园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二】中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积累并整理“写在前面”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探寻学习语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目标:学生在欣赏经典名言美文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探寻学习语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七年级语文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针对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中学,内心充满好奇与期待,既迫切地渴求获取新知,而又有着即将步入青春期的惶惑状态,引用精美的诗词、名言导入本册的“写在前面”的学习。
二、教学步骤:
1、学生在情境导入的基础上大声朗读前言,在学生朗读前,教师提示学生应拿笔对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圈点勾画,注意语言的积累,并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2、在第一步骤朗读的基础上,同桌互相交流所圈点勾画的好词,佳句,拿出积累本收集整理在积累本上。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试着对其中的词句进行赏析,品评。
3、教师在学生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4、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此文,并让学生再次回味文中的优美词句,还让学生思考探寻学习语文的方法。
5、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如何学习语文的话题。在小学六年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积累了部分学习语文的经验,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切磋,相互借鉴,并整理成方法点。
6、教师趁热打铁进行小结,以此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语文并不难,它是有方法可寻的,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轻松学语文。
7、在探寻学习语文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又引经据典,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的文化精粹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以此激发他们学习语文,探索民族文化史的兴趣。
8、接着,教师由经典诗文中的语文转入生活中的语文讲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总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此步骤仍是在告诉学生:学习语文其实很轻松,只要找对了方法,学语文便是一种享受,一种智慧。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国“文圣”孔子在求学方面曾告诉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无止境,希望你们在新的学期里,在升入初中后,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要养成探索求知的良好习惯。
【篇三】中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框架及学习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激发和培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教法和学法
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
1、编写思想品德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
2、搜集各地高考及中考状元以及我校优秀毕业生学习的经验、事迹。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包括:姓名、教龄、联系方式等。)
二、讲“两点希望、三点要求”
1、“两点希望”:
(1)希望珍惜来之不易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原因:①相聚相识是一种缘分。正如电视剧《新白蛇娘子传奇》的主题曲所唱: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2)希望共同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原因:课堂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我们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2、“三点要求”(课堂学习及纪律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红色标记问题,蓝色标记答案。);课后要及时复习、整理所学内容,并完成相关作业。(2)课堂发言要先举手,经允许再发言。发言时态度要端正,声音要响亮。
(3)课堂上不得随便说话、无故迟到、换位、接水、听mp3、做其他作业等。
三、介绍本书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1、基本内容: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2、意义:有利于我们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有利于我们了解祖国,爱我中华;有利于我们融入社会,肩负使命;有利于我们满怀希望,拥抱未来;有利于我们升入理想的高中,迈出成功人生的第一步。(近期:“敲门砖”、“7-1=0”远期:考研、公务员、律师)
四、讨论并总结学好初三*课的方法
1、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总结并提出建议。
建议:
(1)认真落实学习常规。
(2)经常收听、收看新闻。
(3)熟读熟记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并做适当的练习。
(4)养成四种习惯。
①读书的习惯。“依据课标,注重双基”,是开卷考试命题的要求之一。另外,“题在书外,理在书内”,也是开卷考试的一个特点。因此,我们应通过多读书,夯实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教材上的主干知识。这是开卷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②开放性思维习惯。试卷设置以及答案的开放性,要求我们必须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开放性思维的习惯,遇到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想一想。最简单的就是多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这三个问题。
③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的习惯。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在历年的中招考试中都占有相当大的的比重,所以,我们应养成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的习惯,要多听、多看时事*,多关注社会焦点,以及时政热点、社会焦点与教材的结合点。
④归纳整理的习惯。开放性试题总有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这些题的答案,有的牵涉几个章节,有的甚至牵扯几个年级的内容。如果平时不注意归纳整理,考场上临时抱佛脚,往往手忙脚乱,不能从容应对。所以,学习中我们还要不断梳理所学知识,使其条理化,力争形成知识的网络。并且,对同一内容要归纳整理,把分散零碎的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