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30 01:5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17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等地由于农业和纺织原料、染料、及纺织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纺织原料、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同时还出现了丝、绢、缣、绮、绣等高级服装用料。由于征战频繁,军人服饰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前后有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此种服式也融入了劳动人民之中,而社会上层人物依然保持宽襦大裳的服饰风格。
贵族服饰
左图是战国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有一种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本图为戴冠、穿宽袖服装的*。
袍、禅衣和秋衣
左图为花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袍长165cm,领缘宽6cm,袖展158cm,袖宽45cm,袖口宽45cm,袖缘宽11cm,腰宽59cm,下摆宽69cm,摆缘宽8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墓出土。
中图为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禅衣,衣长175cm,领缘宽5cm,袖展274cm,袖宽48cm,袖口宽40cm,袖缘宽1cm,腰宽65cm,下摆宽80cm,摆缘宽12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墓出土。
右图为秋衣,衣长45.5cm,袖展10.7cm,腰宽26cm,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墓出土。
胡服
左图为穿窄袖短衣的杂技艺人,战国铜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华府弗里尔美术馆。中图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出土当户灯铜人。右图为戴冠、穿齐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战国铜人。
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商周以来的传统服装,一般为襦、裤、深衣、下裳配套,或与上衣下裳配套;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只有两条裤管,穿时套在胫上,也称胫衣。这种服装配套极为繁复,在表现穿衣人身份地位的装身功能方面,具有特定的审美意义。但穿着费时,对人体运动也极不方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的强度运动。春秋时期,位于西北的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娄烦(今山西西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这两个民族都善于骑马矢射,能在崎岖的山谷地带出没,而中原民族习于车战,即便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善于用兵,也只能在平地采用防御阻挡,而无法驾战车进入山谷地带进行对敌征战。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而要发展骑兵,就需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学习胡服,吸收东胡族及娄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有前后裆,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古时称为“穷绔”或“绲裆绔”,这种裤子便于私溺,裆不缝缀,用带系缚。将两裆缝合的满裆裤,古代称为裈(kūn音坤)或〓(kūn音坤)。用3尺布(约合现在70厘米)裁成不需缝合的短裤,称为犊鼻裈。合裆裤能够保护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而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功能上是极大的改进。赵武灵王进行服装改革,在中华服饰史上是一件巨大的功绩。但是,春秋战国直至汉代,社会上层人物囿于传统审美观念,仍然保持宽襦大裳的服式,只有军人及劳动人民下身单着裈而不加裳。
春秋时期兵器种类主要有戈、矛、戟、剑等,它们的材料以青铜为主,其中戈、戟等长兵器主要装备车兵,而剑、殳等短兵器主要装备步兵。其他作战武器还有弓箭,弩,抛石车,甲胄,盾等
(一)戈是当时的主要刺杀格斗兵器。是一种可以钩挽并啄刺的装柄长武器,其主要性能是用以勾挽或啄刺敌人,因此又叫做勾兵或啄兵。它通常由青铜戈头、柄柄末端的鐏等部分组成。戈头中又包括援、内、胡等部分。一般车战用的柄较长,步战用的柄较短。戈柄长者约为身高的两倍,最多不超过战士身高的三倍。柄的材料除了木质之外,此时还采用了“积竹”的作法,即中间用木质作芯,外面围裹竹蔑,并用丝布或丝线紧缠,然后在表面淋漆,使得戈极不但牢固而且富有弹性。
(二)矛是一种直而尖形的刺兵,主要功能是刺击,由矛头,柄和柄末端的激组成,它与戈、戟、殳弓矢并列为“五兵”。春秋时期的矛,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当时的矛头多为青铜质,但形制开始从凸脊扁体双叶形趋向三叶窄长棱锥形,前锋更加锐利,刺透力增强。銎部有穿孔,使矛头能更牢固地安装在柄端。矛杆长度一般为270-290厘米。春秋后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齐军侵鲁,鲁季孙氏家臣冉求帅三百徒卒参加战斗,“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可见矛已是步兵同车兵战斗的有效兵器。到了后期,成为了步兵必备的装备,作者还听说战国时秦军有一个矛阵,用的都是比战士身高长两倍的长矛,长勺之战就是用矛阵困住了赵军
(三)戟古书中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似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
春秋晚期,在长江流域的楚、随、吴、蔡诸国,还出现了3米左右的柄上联装两个或三个戈头的戟,称为“多果(戈)戟”,勾割效果较好,是重要的车战兵器。由于戟较戈和矛的杀伤效能为佳,故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到了战国时期,已基本上取代了戈的地位。
(四)殳又叫做杵、棓等。是棍棒类打击兵器,主要装备于徒卒。大致由竹木制成,两端套有铜帽和铜鐏。春秋时期,殳仍是常用兵器之一。城濮之战时,晋军因兵器不足,故临战前伐木为兵,以削木为殳,孙武助吴攻楚时也有一次这样,用乱棒破楚阵。因为殳是木制兵器,易制且实用。春秋晚期,在南方的楚、随、吴、蔡诸国就出现过一种带锋刃的殳。它在积竹柄的顶端装有一个呈三棱矛状的铜殳头和带有尖刺的铜箍,既可以刺杀,也可以砸击,是威力颇大的一种兵器。
(五)剑这是一种人们都十分熟悉的古代兵器,两面都有利刃,剑端有锋,既可横斩,又能直刺,构造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攻可守,剑能刺能砍、两面开刃的特点以当时的条件来说,的确具有优势。
春秋时期的剑,剑质虽仍为青铜,但形制却明显改进了,质量也显著提高了。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的军队装备的不同需要,剑在不同国家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春秋中期以前,中原地区只有青铜短剑,多用于近战护体,尚不是重要的格斗兵器。但至春秋后期,情况有显著变化,青铜剑的剑身加长,从短剑发展为长剑,而且形制趋于统一、规范化。尤其是地处东南丘陵水网地区的吴、越、楚等国,为满足步兵战斗兵器轻便锋利的要求,剑的制作更有飞跃的发展。其铸剑的技艺水平远远超出了中原列国。在那里出现了神奇的铸剑大师(欧冶子、风胡子、干将、莫邪),冶铸出“陆斩犀、水裁较龙”名传千古的“宝剑”,产生了脍炙人口的铸剑神话故事。已出土的“吴王光剑”(山西原平峙峪)、“吴王夫差剑”(湖北襄阳蔡坡十二号墓)、吴王夫差太子“姑发间反剑”(安徽淮南市蔡家冈)和“越王勾践剑”(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就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吴、越两国铸剑的工艺水平。剑在春秋后期已不仅仅是贵族的防身自卫兵器,而已普通装备部队,成为步兵的主要刺杀格斗兵器了。
除上述主要兵器之外,春秋时期的刺杀格斗兵器还有铍钺、戚等。其中铍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六)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远射武器,是搭箭引弓,蓄劲突发比弓更先进的武器。结构上增加了弓臂和机括。它的优越性在于,其一可以加大张力,射程更远。其二可以延长瞄准时间,命中率更高。还可以事先把弩弓拉开,等待时机多弩同时发射,使敌人措不及防。但与弓相比张弓慢,灵活性差,特别是对付骑兵,必须讲究阵法,方能克敌制胜。
参考资料:http://www.e-museum.com.cn/dmsa/finery/fin/63854.s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17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