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3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07
保护色(baohuse)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它有利于逃避敌害和捕猎食物。保护色的形式多种多样:(1)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躯体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隐身于水域中。(2)北极熊的白色皮毛与冰天雪地的环境十分协调,许多鱼类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从上看,与水底的背景相似,向上看却又象天空。(3)分割色也是一种保护色,如虎、豹、长颈鹿、斑马等身上都有鲜艳的花纹,在光暗而斑驳的周围环境配合下,能使其轮廓变得模糊不清。(4)某些比目鱼和蜥蜴能随着背景的变化而改变体色,借以保持和环境的协调,安乐蜥的体色改变由内分泌控制,而避役的色素细胞则由神经系统控制。保护色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经过长期协同进化而逐步形成的。对螳螂的观察表明,当他们处于与自己体色相似的背景中时,比在与体色不一致的背景中被天敌消灭的机会要小3倍。 警戒色(jingjiese)某些有恶臭、有毒或不可食等特点的动物具有鲜艳夺目的色彩或斑纹,从而对敌害起到“警告”的作用,它是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如毒蛾的幼虫多具鲜明的色彩或斑纹,向这类幼虫进攻的鸟类常被其毒毛刺伤口腔粘膜,因而,这种鲜艳的色彩或斑纹便自然成为鸟类的警戒。又如,一种欧洲产的蟾蜍能从皮肤腺中分泌出一种使掠食者厌恶的物质,其腹部呈鲜红色。每当遇到攻击时,它便将其腹部朝上,显露出鲜红的肚皮,由于敌害对红色和特殊的恶臭产生条件反射,只好放弃攻击。有剧毒的金环蛇和银环蛇身上分别有黄黑相间和黑白相间的花环,这种鲜明的色调使许多动物望而生畏,退避三舍。蜂类的黄黑或黑白相间的斑纹,瓢虫背上的斑点和色彩都属于警戒色。但是,警戒色在预防敌害中也只有相对的意义,虽然一般鸟类不敢贸然进攻毒蛾的幼虫,但杜鹃的口腔上皮却有着特殊的保护功能,它们专吃这些幼虫。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拟态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这个受骗者可为捕食者或猎物,甚或同种中的异性。在宿主拟态现象中,受骗者和被模仿者为同一物。许多有毒、味道不佳或有刺的动物往往有警戒色,这点常为其他生物所模仿。 拟态在昆虫类和蜘蛛类中极为普遍,在脊椎动物和植物中也很常见。如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亦能逃生;两种不适口的蝴蝶互相模仿可共同分担被年幼鸟类在学习期间误食所造成的死亡率;寄生鸟类(如杜鹃)的卵精确模拟寄主鸟类的卵,可大大增加寄生的成功率;某些兰科植物的花瓣在形状、颜色和多绒毛方面模拟某些雌蜂的外表,可吸引雄蜂与之“交尾”,而得到有利于为其授粉的结果。拟态有一共同点:两个不同生物发生几乎相同的信号(形状、行为、发光、声音、气味乃至生物化学特征)为另一生物所接收,接受者对双方采取同一反应,对被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对于接受者有利;对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则对于接受者可能无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08
这种现象生物学被称作拟态,是指某些动物在形状、色泽、斑玫等外表特性上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现象。它是自然界生物的一种适应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它对生物的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拟态现象——
海葵和海百合利用酷似植物的外形作掩护而捕捉食物;
角蝉(也叫棘刺虫),可模拟玫瑰刺而取食;
食蚜蝇吸食花蜜,飞行时可在空中停住身体,酷似蜜蜂;
竹节虫模拟竹的枝条,神态*真,惟妙惟肖;
杜鹃无巢,将卵产在苇莺巢中,与苇莺的卵十分相似,目的是请苇莺代为孵卵;
尺蠖停止不动时,样子呈干树枝状;
虎天牛从大小、形状、色彩以及其他方面拟态为胡蜂;
眼珠蛙除了头部上方正常的两只眼睛之外,在它的背部两侧,也有着两个与眼睛一模一样的花纹;
鲮鲸鱼的背鳍经过拟态成为了海藻的样子,可以用于吸引以海藻为食小鱼前来美餐;
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
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亦能逃生;
两种不适口的蝴蝶互相模仿可共同分担被年幼鸟类在学习期间误食所造成的死亡率;
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有些不可食蝴蝶与另一些分类地位相距甚远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
英国博物学家Henrry W.Bates在1862年首先描述的。他观察到南美蝴蝶中某些具鲜艳色彩的种类从外形上看几乎完全相同,但有些是有毒的,而另外一些却是完全无毒的,他由此推测这些无毒的生物伪装成有毒的,以便逃避被捕食的厄运。他称这种现象为拟态,这就是著名的贝氏拟态。
对于动物来说,拟态有以下三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有利于逃避敌害;竹节虫飞行时,双翅颜色也很鲜艳,但下降时,双翅收敛,颜色消失,被追赶的色彩鲜艳的昆虫,突然变成了普通的树枝。
第二,有些本身无毒又缺乏抵抗能力的动物,演变成与有毒动物相似的形状或体色,使天敌不敢向其发起进攻。透翅蝶身上黄黑相间的条带,使它看上去像胡蜂;大蚕蛾科的一种蛾,翅上有像猫头鹰眼睛的花纹,可以把一些小鸟吓跑。
第三,有些动物靠它的拟态取食。如太平洋有一种纵带钝齿鲥鱼,其外形酷似袭唇鱼。当袭唇鱼为其它鱼类清除寄生虫时,鲥鱼也从容接近接受清洁的鱼,然后出其不意地从后面咬下一块皮肉或鳍来充饥。
保护色
可是也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隐身帽的问题,就是把物体涂上适当的颜色,使眼睛看不见它。这个方法在自然界是经常使用的:这就是生物的保护色。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
战士们所说的“自卫色”,动物学家从达尔文的时候起就把它叫做“保护色”或“掩护色”。这种保护色的例子在动物界可以举出几千个来,我们简直每走一步路都可以遇见它。沙漠里的动物,大多数都有微黄的“沙漠色”作为它们的特征。那里的狮子、鸟、蜥蜴、蜘蛛、蠕虫等等,总之是沙漠动物群当中一切具有代表性的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这种颜色。相反的,北方雪地上的所有动物,可怕的北极熊也好,不伤人的海燕也好,却都披上了一层白色,它们在雪的背景上简直看不出来。还有生活在树皮上的蝶蛾和毛虫,颜色都非常接近树皮的颜色(如毒蛾等)。
每一个捕捉昆虫的人都知道,由于昆虫有保护色,要找到它们十分困难。你不妨试着去捉在你脚边的草地上吱吱叫着的绿色蚱蜢——在掩护着它的绿色背景里,你简直看不清蚱蜢在哪里。
水生动物也是这样。在褐色藻类里生活的海生动物,都有“保护性”的褐色,使眼睛无法察觉它们。生长在红色海藻区域里的动物,主要的保护色是红色。银色的鱼鳞也同样具有保护性,它保护鱼类,既使它们受不到在空中搜寻它们的猛禽的伤害,又使它们受不到在水下威胁它们的大鱼的袭击:水面不但从上面往下看像面镜子,并且从下面,从水的最深处向上看更像面镜子(“全反射”),而银色的鱼鳞刚好同这种发亮的银色背景融合成一片。至于水母和水里的其他透明动物,像蠕虫、虾类、软体动物等,它们的保护色是完全无色和透明,使敌人在那无色透明的自然环境里看不见它们。
自然界在这一方面所用的“妙计”,真比人类的发明才能高明得多。许多动物都能按照周围条件的变动来改变保护色的色调。在雪的背景上不易察觉的银鼠如果不随着雪的融化而改变自己毛皮的颜色,那它就会失去保护色的好处。因此在春天,这种白色小动物会换上一身红褐色的新毛皮,使自己的颜色跟那新从雪里裸露出来的土壤的颜色打成一片。随着冬季的来临,它们又穿上了雪白的冬衣,重新变成白色。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4554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08
【母爱无处不在】一韩国猎人抓到一只大海獭,剥其毛皮后弃之而去。傍晚,猎人回到原处,不见海獭。寻着血迹,他找到附近一洞穴,发现那只大海獭。猎人将大海獭拖出,发现已死,同时有两只尚未睁眼的小海獭,还在吸吮大海獭乳头。原来大海獭忍着剥皮之疼,爬回洞里,给孩子喂最后一次奶。猎人震惊出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09
除了人的捕杀,其他的较大的较大食肉动物都会对穿山甲捕食的。如豹,狼。
自然界中穿山甲御敌能力弱,对捕捉或捕食它的猎手或猎物几乎没有什么主动还击的行为,而是被动地防卫,如将头及四肢收藏在腹部,然后用宽厚且较长的尾巴覆盖其上,呈球状,静卧在原地,有时也将鳞甲撑开对准猎人或猎物。这种御敌行为对猎人和凶猛的豹等食肉动物来说,显然是无济于事的,猎人只要将它捡起即可。有时穿山甲在遇到敌害时也会逃跑,但由于它是用前足背着地,所以这种逃跑的速度十分有限,很难逃脱猎人或猎物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