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10:5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1:21
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减小少数民族的割裂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部分地区汉语教育落后,有一些不识汉字的少数民族人民难免会产生这样一个错觉:我们不一样,这加强了各地区的割裂感,减弱互相的认同感,比如目前的互联网上,缺乏少数民族人们的声音,久而久之各地会陷入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互相也没有什么熟悉感。而共同的文化是斩不断的纽带,中国5000年来无论有多少割据势力,*的多么严重总是能合而为一,共同的语言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第二,语言是宣传最基本的工具。
少数民族的“少”是相对的。比如,哈萨克族在国内是少数民族,但在哈萨克斯坦是主体;蒙古族在国内是少数民族,在外蒙是主体。如果不发展国内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这种语言就会变成对面的宣传工具。事实上现在外蒙对国内蒙古族的影响力比咱们想象的大得多。宣传是战场,我们不上,阵地就会被别人占领。语言是宣传最基本的工具。在中国身份证取消民族一栏之前,在蒙古族还有人起蒙古名字、说蒙语的时候,放弃蒙语教育就是放弃维护*。甚至汉人也要主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如果会维语的汉人多,有毒教材怎么会流毒十几年?
第三,一个民族语言伴随着诗歌音乐等,在艺术方面比较有意义,也是丰富的语言学音韵学的研究样本。
想了解密宗,想了解汉传和藏传的区别,就要学习藏文;想了解蒙古各部的关系,敖汉土默特察哈尔,总要学点蒙文;当听着越南话和广东广西方言有点像的时候,会发现壮语很多发音也是相对接近的。想了解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各种语言都是独特的载体。语言的边界是模糊的,想了解汉语历史,少数民族语言也是重要的研究材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1:22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推广全国人民都讲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