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07:0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0:52
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
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细读材料、分析问题(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
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
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
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
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0:53
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包括:1.性:历史试题往往涉及多个时期和地区的历史事件,要求考生具备较为全面的历史知识。2.思维性:历史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记忆历史事实,还需要考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具备一定的思维深度。3.分析性:历史试题强调考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考察考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实践性:历史试题常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思辨性议题,考察考生历史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5.趋势性:历史试题的出题趋势,更加注重历史科学性、客观性和多元性,以全新的角度更立体全面的呈现历史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