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中汲取美育智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4 22: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58
美育是个人发展的“催化剂”, 社会 进步的“助推器”。如同须臾离不开空气一样,无论个体,抑或整个人类,其灵魂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境界的提升,都是离不开美育的。笔者近日读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杨斌编著的《美育:怎么看?怎么办?——美育经典选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一书,被紧紧攫住了。
作者认为,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到言行举止皆循礼仪的文明之世,美育始终起着无可替代的“开光”作用。在本书《代序》中,杨斌借哲学家李泽厚之口,指出“美育关系到怎样去追求和建构人生”,并指出,“对美育意义的认识,是人类从混沌走向理性,由蒙昧童年进入青春少年的一个显著标志”。
为助力一些学校的管理者、执教者走出美育“高大上”的误区,作者以小见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廓清了美育载体的内涵和外延。美育无所不包,随时随地可以找到附着的“温床”。生活中的美太多,它可以是植物,诸如一棵树,一棵枝干虬曲嫩叶满身的树;它可以是动物,诸如一条犬,一条如影随形时不时向你“汪,汪——”几声的犬;它可以是文学,诸如一首诗,一首慷慨激昂可感日月的诗;它可以是艺术,诸如一幅画,一幅叶动花绽碧波齐天小舟欸乃的画;它更可以是人,诸如一个娉婷袅娜皓腕凝霜的曼妙女子……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美的界定,杨斌给出了许多参考标准,像“美在于和谐”“科学本身就富有诗意”“身体美是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等。
所有的美,都是不可多得的育人的载体。本书的相当篇目,都有所论及。在《音乐的净化作用与快感》里,作者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同时,他指出,“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选用伦理的乐调”。就连抽象至极的科学,同样可以寻出美来(《美育·抽象形式的美》)。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在为数不少的管理者、执教者心中,美育抽象缥缈,虚浮不可捉摸。其实,虚而实附,大而有当,对此作者做了进一步阐释:首先,形象感染。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执教者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乃重中之重。因为,在学生眼里,管理者、执教者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其工作态度、精神品质、学识谈吐、执教艺术和风格等,耳濡目染之下,他们都会不自觉地去模仿,正如《美育·优雅的态度》一文所述:“儿童(不,*也是一样的)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鉴于此,管理者、执教者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以“美的”形象现身于学生面前,感而化之,真正使“美育化雨露,润人细无声”。
其次,课堂雕塑。知识的诗化归纳、学生坐姿的端正、听讲的专注、作业的整洁、回答的思路清晰语音响亮准确完整,校纪班规学生守则的落实,等等。“藏千千于芥蒂,蕴奥义尽细微”,一言一行,一笔一画,管理者、执教者皆可作为附着,进行“立美教育”。关于这一点,书中随处可见生动阐述,比如《教育中的立美方法》这样写道:“进行这些练习,就是为现实对象的规律性存在建立起合乎目的的形式,就是使所传授的知识系统具有合乎‘善’的内容而化为‘美的对象’。”
再其次,活动熏陶。在施教过程中,学生“美”的概念的树立,需要借助大量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在教室内,可以在教室外,也可以深入 社会 。借助活动,管理者、执教者引导莘莘学子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以美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升境界。
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在学校管理者、执教者的悉心培育下,学生的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 情感 得以养成,能仁善宽厚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世界。而这一终极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管理者、执教者美育的落实程度。
(作者系河南省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语文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28日第10版
作者:王文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58
美育是个人发展的“催化剂”, 社会 进步的“助推器”。如同须臾离不开空气一样,无论个体,抑或整个人类,其灵魂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境界的提升,都是离不开美育的。笔者近日读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杨斌编著的《美育:怎么看?怎么办?——美育经典选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一书,被紧紧攫住了。
作者认为,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到言行举止皆循礼仪的文明之世,美育始终起着无可替代的“开光”作用。在本书《代序》中,杨斌借哲学家李泽厚之口,指出“美育关系到怎样去追求和建构人生”,并指出,“对美育意义的认识,是人类从混沌走向理性,由蒙昧童年进入青春少年的一个显著标志”。
为助力一些学校的管理者、执教者走出美育“高大上”的误区,作者以小见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廓清了美育载体的内涵和外延。美育无所不包,随时随地可以找到附着的“温床”。生活中的美太多,它可以是植物,诸如一棵树,一棵枝干虬曲嫩叶满身的树;它可以是动物,诸如一条犬,一条如影随形时不时向你“汪,汪——”几声的犬;它可以是文学,诸如一首诗,一首慷慨激昂可感日月的诗;它可以是艺术,诸如一幅画,一幅叶动花绽碧波齐天小舟欸乃的画;它更可以是人,诸如一个娉婷袅娜皓腕凝霜的曼妙女子……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美的界定,杨斌给出了许多参考标准,像“美在于和谐”“科学本身就富有诗意”“身体美是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等。
所有的美,都是不可多得的育人的载体。本书的相当篇目,都有所论及。在《音乐的净化作用与快感》里,作者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同时,他指出,“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选用伦理的乐调”。就连抽象至极的科学,同样可以寻出美来(《美育·抽象形式的美》)。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在为数不少的管理者、执教者心中,美育抽象缥缈,虚浮不可捉摸。其实,虚而实附,大而有当,对此作者做了进一步阐释:首先,形象感染。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执教者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乃重中之重。因为,在学生眼里,管理者、执教者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其工作态度、精神品质、学识谈吐、执教艺术和风格等,耳濡目染之下,他们都会不自觉地去模仿,正如《美育·优雅的态度》一文所述:“儿童(不,*也是一样的)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鉴于此,管理者、执教者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以“美的”形象现身于学生面前,感而化之,真正使“美育化雨露,润人细无声”。
其次,课堂雕塑。知识的诗化归纳、学生坐姿的端正、听讲的专注、作业的整洁、回答的思路清晰语音响亮准确完整,校纪班规学生守则的落实,等等。“藏千千于芥蒂,蕴奥义尽细微”,一言一行,一笔一画,管理者、执教者皆可作为附着,进行“立美教育”。关于这一点,书中随处可见生动阐述,比如《教育中的立美方法》这样写道:“进行这些练习,就是为现实对象的规律性存在建立起合乎目的的形式,就是使所传授的知识系统具有合乎‘善’的内容而化为‘美的对象’。”
再其次,活动熏陶。在施教过程中,学生“美”的概念的树立,需要借助大量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在教室内,可以在教室外,也可以深入 社会 。借助活动,管理者、执教者引导莘莘学子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以美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升境界。
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在学校管理者、执教者的悉心培育下,学生的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 情感 得以养成,能仁善宽厚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世界。而这一终极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管理者、执教者美育的落实程度。
(作者系河南省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语文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28日第10版
作者:王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