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4 23: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0:40
直言敢谏
【原文】
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摘自《百度知道》
直言敢谏 【原文】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
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
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摘自《百度知道》。
直截了当地进言敢于劝谏君主。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1] 人,唐朝*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2-3] 葬礼从简。
[4] 同年入凌烟阁。[5]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魏征直言敢谏
(上)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下)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译文】
唐朝时的李绛,善于进谏。皇帝有次要降罪于白居易,李绛说:“陛下容许群臣直言,所以大家才敢进谏。白居易的心愿只是要贡献自己的忠诚,如今陛下要降罪于他,只怕天下的人从此就要把嘴巴闭上了。”皇帝对李绛的意见很高兴,没有治白居易的罪。
皇帝曾经责怪李绛说话太过分,李绛哭着说:“臣如果因为怕陛下左右的人,而爱惜自己,不敢进言,那臣就是有负于陛下。如果我进言了,但陛下不喜欢听,那是陛下辜负了臣。”皇帝的怒气就此消解。
先父说:“李丞相是好臣子,他喜欢直言进谏,不和小人为伍。李吉甫虽然总是逢迎皇帝,宪宗每每还是认为李绛说的对,就是因为李绛知无不言,言无不中,所以虽然他屡次冒犯天威,触怒皇帝,但总是能反复陈说,以启发皇帝的想法。如果不是立心忠诚、正直的话,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题解】
1. 罪:降罪、治罪
2. 通过李绛的哭诉,皇帝明白了李绛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所以转怒为喜。
3. 李绛是直谏,邹忌是讽谏。
直言诤友 吴大司马吕岱卒,年九十六。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鞲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人或以告贷,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徐德元,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与何过!”谈者美之。
译文:
吴国大司马吕岱去世,终年九十六岁,起初,吕岱亲近吴郡人徐原,徐原慷慨大方而有才志,吕岱知道他能够取得成就,就赐与他巾帻、单衣等庶人穿戴的礼服,并与他一起交谈,后来就推荐提拔他,官至侍御史。徐原性情忠厚豪放,喜好直言,吕岱有时出现失误,徐原就直言进谏争辩,又公然在众人之中议论;有人告诉了吕岱,吕岱感叹地说:“这是我所以看重徐原的原因。”徐原死时,吕岱哭得十分哀痛,说:“徐原啊,我的好友,如今你不幸而去,我又从何处听人指出我的错误?”谈论的人十分赞美这件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01:38
直言敢谏
【原文】
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摘自《百度知道》
直言敢谏 【原文】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
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
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摘自《百度知道》。
直截了当地进言敢于劝谏君主。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鹞竟死怀中。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1] 人,唐朝*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2-3] 葬礼从简。
[4] 同年入凌烟阁。[5]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魏征直言敢谏
(上)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下)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译文】
唐朝时的李绛,善于进谏。皇帝有次要降罪于白居易,李绛说:“陛下容许群臣直言,所以大家才敢进谏。白居易的心愿只是要贡献自己的忠诚,如今陛下要降罪于他,只怕天下的人从此就要把嘴巴闭上了。”皇帝对李绛的意见很高兴,没有治白居易的罪。
皇帝曾经责怪李绛说话太过分,李绛哭着说:“臣如果因为怕陛下左右的人,而爱惜自己,不敢进言,那臣就是有负于陛下。如果我进言了,但陛下不喜欢听,那是陛下辜负了臣。”皇帝的怒气就此消解。
先父说:“李丞相是好臣子,他喜欢直言进谏,不和小人为伍。李吉甫虽然总是逢迎皇帝,宪宗每每还是认为李绛说的对,就是因为李绛知无不言,言无不中,所以虽然他屡次冒犯天威,触怒皇帝,但总是能反复陈说,以启发皇帝的想法。如果不是立心忠诚、正直的话,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题解】
1. 罪:降罪、治罪
2. 通过李绛的哭诉,皇帝明白了李绛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所以转怒为喜。
3. 李绛是直谏,邹忌是讽谏。
直言诤友 吴大司马吕岱卒,年九十六。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鞲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人或以告贷,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徐德元,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与何过!”谈者美之。
译文:
吴国大司马吕岱去世,终年九十六岁,起初,吕岱亲近吴郡人徐原,徐原慷慨大方而有才志,吕岱知道他能够取得成就,就赐与他巾帻、单衣等庶人穿戴的礼服,并与他一起交谈,后来就推荐提拔他,官至侍御史。徐原性情忠厚豪放,喜好直言,吕岱有时出现失误,徐原就直言进谏争辩,又公然在众人之中议论;有人告诉了吕岱,吕岱感叹地说:“这是我所以看重徐原的原因。”徐原死时,吕岱哭得十分哀痛,说:“徐原啊,我的好友,如今你不幸而去,我又从何处听人指出我的错误?”谈论的人十分赞美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