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为什么用虚岁而不用周岁,是何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03:2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中国古时认为天地碰撞阴阳相合而得生命,故人在受孕之时便授以天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出生之时并不是真正生辰,而萌生之日才是命运之开端,但古人多不能知道准确的受孕时间,所以中国人报岁数总要虚上一岁,此习俗沿用至今仍有很多老人是按虚岁报年龄的。因何称之为“虚”也是因为胎死腹中之事甚多,命不诞生则为虚,虚则不实也。
而算命也是沿袭古法,故一些先生仍以虚岁为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这个是古时候沿袭下来的习惯。
其实,古人在计算年龄时,采用虚岁和周岁的情况都有,有时在同一个时代还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三国和魏晋时期的人物,有的采用虚岁计龄,还有的采用周岁计龄。
我们再看《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其中对人物的年龄采用了周岁计算法,更为凑巧的是,在该传里面,我们看到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他老师谯周的对话,并且这段对话中刚好提到了孔子的年龄问题,正好可以与本文的开头部分相对应。该传的最后一段有写“(泰始)五年,予尝为本郡中正,清定事讫,求休还家,往与(谯)周别。
周语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而没,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 根据孔子的生卒年(前551—前479)、刘向的生卒年(前77—前6)和扬雄的生卒年(前53—后18)可知,谯周对孔子、刘向和扬雄年龄的计算都是采用周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这个道理是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了,并不是等到周岁才存在的;换而言之,虚岁就有命了,用不着等到实岁才有命。追问虽说虚岁有命是从何时开始计算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中国古时认为天地碰撞阴阳相合而得生命,故人在受孕之时便授以天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出生之时并不是真正生辰,而萌生之日才是命运之开端,但古人多不能知道准确的受孕时间,所以中国人报岁数总要虚上一岁,此习俗沿用至今仍有很多老人是按虚岁报年龄的。因何称之为“虚”也是因为胎死腹中之事甚多,命不诞生则为虚,虚则不实也。
而算命也是沿袭古法,故一些先生仍以虚岁为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6
连这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懂!何以命名为“易经人生预测”?
你所说的用虚岁指的是运程,如几岁起运,几岁至几岁行何运,用虚岁来计算没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多人都是以虚岁来记忆自己的岁数,仅只是为了易记,方便记忆而已。追问你可能什么都不懂,完全是糊说
追答无知得让人汗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这个是古时候沿袭下来的习惯。
其实,古人在计算年龄时,采用虚岁和周岁的情况都有,有时在同一个时代还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三国和魏晋时期的人物,有的采用虚岁计龄,还有的采用周岁计龄。
我们再看《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其中对人物的年龄采用了周岁计算法,更为凑巧的是,在该传里面,我们看到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他老师谯周的对话,并且这段对话中刚好提到了孔子的年龄问题,正好可以与本文的开头部分相对应。该传的最后一段有写“(泰始)五年,予尝为本郡中正,清定事讫,求休还家,往与(谯)周别。
周语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而没,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 根据孔子的生卒年(前551—前479)、刘向的生卒年(前77—前6)和扬雄的生卒年(前53—后18)可知,谯周对孔子、刘向和扬雄年龄的计算都是采用周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这个道理是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了,并不是等到周岁才存在的;换而言之,虚岁就有命了,用不着等到实岁才有命。追问虽说虚岁有命是从何时开始计算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6
连这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懂!何以命名为“易经人生预测”?
你所说的用虚岁指的是运程,如几岁起运,几岁至几岁行何运,用虚岁来计算没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多人都是以虚岁来记忆自己的岁数,仅只是为了易记,方便记忆而已。追问你可能什么都不懂,完全是糊说
追答无知得让人汗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中国古时认为天地碰撞阴阳相合而得生命,故人在受孕之时便授以天命,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出生之时并不是真正生辰,而萌生之日才是命运之开端,但古人多不能知道准确的受孕时间,所以中国人报岁数总要虚上一岁,此习俗沿用至今仍有很多老人是按虚岁报年龄的。因何称之为“虚”也是因为胎死腹中之事甚多,命不诞生则为虚,虚则不实也。
而算命也是沿袭古法,故一些先生仍以虚岁为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这个是古时候沿袭下来的习惯。
其实,古人在计算年龄时,采用虚岁和周岁的情况都有,有时在同一个时代还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三国和魏晋时期的人物,有的采用虚岁计龄,还有的采用周岁计龄。
我们再看《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其中对人物的年龄采用了周岁计算法,更为凑巧的是,在该传里面,我们看到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他老师谯周的对话,并且这段对话中刚好提到了孔子的年龄问题,正好可以与本文的开头部分相对应。该传的最后一段有写“(泰始)五年,予尝为本郡中正,清定事讫,求休还家,往与(谯)周别。
周语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而没,今吾年过七十,庶慕孔子遗风,可与刘、扬同轨,恐不出后岁,必便长逝,不复相见矣。’” 根据孔子的生卒年(前551—前479)、刘向的生卒年(前77—前6)和扬雄的生卒年(前53—后18)可知,谯周对孔子、刘向和扬雄年龄的计算都是采用周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5
这个道理是人一生下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了,并不是等到周岁才存在的;换而言之,虚岁就有命了,用不着等到实岁才有命。追问虽说虚岁有命是从何时开始计算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16
连这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懂!何以命名为“易经人生预测”?
你所说的用虚岁指的是运程,如几岁起运,几岁至几岁行何运,用虚岁来计算没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多人都是以虚岁来记忆自己的岁数,仅只是为了易记,方便记忆而已。追问你可能什么都不懂,完全是糊说
追答无知得让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