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口腔溃疡、尿痛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一剂导赤散将心火导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21: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8:10
中医认为人有五脏六腑,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分别为“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五脏六腑都有自己的生理功能,中医便十分重视这种功能。人体有冷有热,就像自然界有太阳、月亮,中医称之为阴阳。
五脏六腑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肝火、胃火、心火这些词,但是我们怎么判断是哪个脏腑“起火”了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心脏起火”有什么反应,用什么药物去“灭掉”这些火焰呢?
心是中医非常重要的器官,《黄帝内经》称之为“君主之官”,是一身五脏六腑的主宰,同样也有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更是人精神的中枢。我们看一看以心脏为中心产生的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心脏“起火”的表现。
根据《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对心经脉的记载,心经起源于心中,然后分为三支,一支向下联络心脏;一支上行,经过咽喉,最后直达“目系”,目系类似于现代的视神经;最后一支经过肺脏以后,从体内而出,联络肢体关节。
心脏有热,首先就会出现心烦,而心脏的经脉与小肠相连接,火就可以通过经络下移到小肠,小肠起到分别津液的作用,清的部分进步一输送到膀胱,形成小便;浊的部分,输送到大肠,形成大便。而小肠有热,小便就会出现小便涩痛。如果向上“烧灼”经脉经过的咽喉,就会咽喉疼痛,“灼烧”眼睛,就会出现两目红肿,特别是眼中的血脉。这也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黄连可以治疗“目痛,眦伤,泣出,明目”,因为黄连以清心火为最佳,心火一消,眼睛就恢复到正常了。
心绞痛出现疼痛部位可以波及大部分心前区,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与心脏的经络走形相同。心火循着经络烧灼,可引起上肢内侧肌肤的红肿热痛,可以根据经络走形,辨证加用入心经药物。
《黄帝内经》载心脏与人体其他部位的联络,心是动脉静脉的集合地,心脏就像一个泵,动静脉就像输送管道,共同完成血液的循环。心脏有热,波动就会加快,出现心悸、脉数的现象。
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在面部出现一些端倪,中医称之为“心其华在面”。心脏气血正常,则面色红润,有光泽。风湿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患者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典型的二尖瓣面容,也是心之华在面的一个体现。
心脏与舌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开窍于舌”,舌头就像心脏这个根发的一个芽,心这个根出了问题,芽也定有所表现。心脏有热,心尖首先会发红,如果热重一点,可能出现舌头的溃烂与糜烂,甚至是满口的溃疡。
心脏虽然主管所有的神志,但有些甚至却是心脏自身问题的体现。“喜”是心脏发出的情志,《黄帝内经》所谓“心气实则喜,虚则悲”,心气实包含了热、瘀、痰浊等病理性产物,这些都容易产生“喜”的表现,有许多医案记载,患者喜笑不休,用清心火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宋代的儿科名医钱乙,正是看到了“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认识到这些“皆心热也”,从而创制了导赤散。“导赤”者,将心火从小便导出,赤者心脏之颜色。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发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原来的“心气热”扩展到“心热移于小肠”。
既然是“导赤”,用什么药物导呢?用木通、竹叶导心火,木通、竹叶不仅仅可以利尿,通畅小便,而且都可以清心火,将心火导向小便,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这就是治疗心火的高明之处,小儿阳气稚嫩,不可过于攻伐,因此以木通、竹叶导向小便,排出体外。而不用黄连、栀子等苦寒药物,怕伤及孩童的脾胃功能。
生地黄清热凉血,清心除烦。仲景用生地黄凉血止血,并且治疗多种神志昏乱,如百合地黄汤、防己地黄汤等,治疗神志异常。生地黄在导赤散中用于清心火,又可以治疗心火引起的精神、神志异常,标本兼治。
生甘草梢清热解毒,治疗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疼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甘草梢有“除茎中痛”,茎中就是泌尿系这一块,辅助竹叶、木通打通水道,使心火更容易导入小便,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