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新闻报道的新特点|新闻报道方法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10: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35
摘 要:“PM2.5”是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专业概念,也是2012年*和*工作中环保议题的焦点。而对于媒体而言,有关“PM2.5”的报道突破了传统环境报道的原有范式,呈现常态化、理性化趋向。本文以上海市党报《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报纸媒体中的环境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创新之处?记者在环境报道中肩负怎样的责任?
关键词:PM2.5;环境报道;解放日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38-02
“PM2.5”是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专业概念,也是今年*和*工作中环保议题的焦点。有关“PM2.5”的报道突破了传统环境报道的原有范式,呈现常态化、理性化趋向。本文以上海市党报《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报纸媒体中的环境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创新之处?记者在环境报道中肩负怎样的责任?
一、“PM2.5”与环境报道
PM2.5,亦称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此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2011年末,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雾天气,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PM2.5的监测评级与北京市环保局的发布结果相冲突,引发争议,由此,作为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PM2.5”这个专业概念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期间,PM2.5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成为诸多环境问题中的热议焦点。
关于“PM2.5”的新闻报道,属于环境新闻范畴。美国学者、环境新闻记者麦克?弗络姆先生认为环境新闻“是在制定决定过程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严谨准确的数据为依托、反映(最新)环境问题的新闻”[1]。环境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具有科学性、批评性、复杂性等特征。说其科学性,主要是针对报道内容和报道方法。环境新闻的报道内容涵盖日常科普知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环境*等都离不开“科学”二字,报道者既要通过自身学习或向专家请教来掌握深厚扎实的环境科学知识,又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准确地传达信息。说其批评性,主要是针对环境新闻的报道时机。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环境议题涉及甚少。而每当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爆发,各路媒体纷纷而至,狂轰乱炸,有时会对相关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说其复杂性,是将环境报道之中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环境报道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企业与民众等议题,对于媒体来说,如何权衡各方利益,把握发展方向,为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发挥建设性作用,都得仔细思量、反复琢磨。
本文选取了《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截取了从2012年1月至6月的有关“PM2.5”的新闻报道作内容分析,此操作原因在于:其一,《解放日报》是上海市党报,也是主流大报,其媒介影响力不言而喻。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解放日报》在环境报道中理性、建设性的立场,使得本文的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和主流性;其二,上海是全球碳排放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首批发布PM2.5的城市之一。PM2.5治理关乎产业结构升级、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未来发展等一些重大问题,其议题收到了上海本地和全国民众的普遍关注,因此,基于上海地区新闻媒体的“PM2.5”报道研究对未来全国环境新闻研究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PM2.5”新闻报道的特点
(一)常提常新,凸显议题设置长效性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即它所具有的构建公众思想和引发他们的认知变化的能力——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媒并不能告诉我们应当思考什么;但在告诉我们应该对哪些事物进行思考上,大众传媒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功。[2]”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在环境议题上同样奏效。
笔者对从2012年1月1日至6月28日的《解放日报》有关“PM2.5”报道进行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看,在这一时间段里,《解放日报》共发表了21篇文章,每个月都有PM2.5的报道,疏密有致,有张有弛,每个报道高峰都与宣传时机等重要节点相契合。北京与驻美使馆的“PM2.5检测标准之争”事件发生后,《解放日报》迅速介入,发表了《北京PM2.5达新国标还需10年》,掌握话语主动权,积极解读*行为;*召开期间,随着PM2.5成为大热议题,《解放日报》从科学普及、经济效应、*调整等*度深入报道PM2.5,让公众对PM2.5问题有了立体化认识。6月以来,随着PM2.5平均浓度发布首日的临近,报道进入小*阶段,不单单介绍一般媒体所关注的室外PM2.5问题,还将笔触伸进日常生活中的室内污染问题,可谓细心全面。环境报道的议题设置不是机械性地重复传播,也不是逢“地球日”等节日才宣传的应景式报道,更不是对突发环境事件一拥而上的轰炸型报道。只有精心和科学地对议题进行筛选和策划,推陈出新,保持受众持续性的关注度,使环境新闻报道回归常态和理性,才是可持续议题设置的应有之义。
(二)从点切入,展开环境状况一个面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清华大学在名为《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的课中指出,新闻记者应该着重从6个方面发现新闻:1.世界上亦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2.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3.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4.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5.具有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6.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3]。本文认为这是选择报道切入点的重要依据。解放日报的《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一位空气质量监测员的观察》,就是选好一个点的典型例子。在这篇报道中,通过采访一位工作了12年的老空气质量监测员潘骏和描述他的日常生活,将5年来的上海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娓娓道来,“以前,PM10监测仪器的滤膜,每两周更换一次;现在,PM2.5监测仪器的滤膜,每周就要换一次。”虽是细枝末节,但从侧面印证了上海空气环境质量的提高。通过点的选择,来寻找和挖掘单一事件、甚至单一细节反映的具体社会语境,即一个面。试想,这样一篇以历年空气质量变化为主题的长稿如果以长串统计数据堆砌的方式来写,和以一位辛勤的普通工作人员的亲身讲述的方式相比,要略显冰冷,受众也只是得到宏观模糊的印象。从点到面,简单材料对主干素材做最好的铺垫,为复杂抽象的问题找到一个焦点,使典型意义得以升华,也令社会意义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