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景区讲解词【张掖大佛寺明清藏传佛教文物选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13: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9:23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北依龙首、合黎,南望祁连,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张掖绿洲。汉武凿通西域,控扼走廊中部,张掖成为中原和青藏交流的重要孔道。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攻陷甘州,甘州陷于吐蕃统治达70年之久。13世纪始,藏传佛教传入内地,为元朝皇帝崇信,明初继续扶植藏传佛教,实施“多封众建”,受其文化影响,作为西夏和元代皇家寺院的卧佛寺一度成为河*传佛教发展的中心寺院。清康熙年间,张掖著名喇嘛阿扎木苏入朝觐见,康熙赐号普觉静修国师,令其统帅番汉众僧,藏传佛教在张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从目前大佛寺遗存的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文物看,内容涉及铜造像、壁画、记事牌、佛经和雕版、石碑等多个方面,它们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独特的艺术风貌构建了大佛寺独特的佛教文化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
明鎏金宗喀巴铜坐像
鎏金圆雕铸造工艺,青铜质地,通高15.3cm,佛像头部螺发呈三角状微秃,面部挺阔,眉目粗长,双耳下垂,身着袒肩袈裟,衣纹饰如意卷云莲花纹,半跏趺坐于双层莲花台上,双手上举于胸,双肩两侧有升腾的卷云莲花装饰,右肩卷云莲花内奉宝剑,左肩卷云莲花内盛佛经卷。佛像真实表现出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说法的庄严法相,衣饰华丽,线条粗畅,是藏传佛造像中的精品。
清诞生佛铜塔
紫铜皮捶揲,分段连接而成,高56cm。由覆盆基座、莲花高台、覆钵塔身、七层相轮塔颈和盘状塔刹组成。覆钵开一佛龛,诞生佛立于龛上覆钵肩部,裸上身,眉间有白亳,饰项圈,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七个铺兽衔流苏垂至腹部,工艺精致,是典型的藏传佛教造像塔。
明成化十三年重修卧佛记事铜牌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发现。高49cm,宽44cm,长方形薄铜板上沿饰做覆莲花瓣状,下沿为仰、覆莲台形,纹饰皆捶揲而成。正面錾刻有239个汉文楷体字,内容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张掖因地震而重修卧佛的记事。从落款处的僧职名单中发现蒙古族主持和藏族侍佛督纲姓名,也进一步证实了藏传佛教对大佛寺佛教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和明甘州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另外,它所记载的明成化十三年,张掖发生大地震,卧佛佛首倾颓,大佛寺随后重修,这对于研究大佛寺建筑、塑像的历史及我国古代地震灾害等情况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明绿度母擦擦像
陶质浮雕,高13.6cm,由龛和像两部分组成,龛内为绿度母相,佛像头戴华冠,着天衣,颈饰璎珞,臂饰臂钏,手腕饰腕钏,腰系绶带,拇指与无名指相捻,右手曲臂靠膝下垂,拇指曲于掌心,四指直伸,左膝盘坐与莲台之上,右脚垂于莲台座下,右脚蹬踩莲花,自莲台左右两侧各生有莲花,腰际盛开至双肩两侧。整尊佛像衣饰华丽,姿态优美,气韵生动。
明尊胜佛母擦擦像
善业泥质,长8.9厘米,宽7.2厘米,重量0.142千克。三面八臂,束髻高耸,耳铛垂肩。身着天衣,佩璎珞臂钏,主臂两手置胸前,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甘露净瓶于手心。右侧第一手托一小化佛,第二手持剑,第三手结施愿印;左侧第一手持�索,第二手拿弓,第三只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造像精细规整,衣褶流畅洒脱,具有典型的藏地造像特征。
尊胜佛母藏语称“措道那穆玛雅”,据说崇奉能使人增长寿命福德。在喇嘛庙里,经常可以看到以之为内容的“长寿三尊”。中间长寿佛,左边白度母,右边尊胜佛母。三尊同奉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
藏文写经
张掖大佛寺历史上作为河*传佛教的中枢寺院之一,目前保存的藏文经卷共400多卷(页),分金银粉藏文经和宣纸墨印藏文经两种,共三种版式。内容以《无量寿大乘经》、《金刚经》、《大日经》等为主。金银粉藏文经长59厘米,宽23厘米,每页5行,每行约20字。字体用金粉、银粉、海螺粉加香料书写,经久不褪色。部分梵夹装经册页描绘白度母、绿度母和长寿佛形象。其中尤以白度母最有代表性,尊像端庄祥和,三首两臂,戴花蔓宝冠,颈挂璎珞,上身袒露,双脚盘坐于莲座之上,形象典雅秀美。
宣纸墨印藏文经长73厘米,宽15厘米,每页6行,每行约50字,首尾完整,共70页。此两种藏文经,多为卧佛塑像内装脏法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直观地反映了藏传佛教文化对大佛寺的深远影响。
蓝绢折页装,宣纸墨印,藏文乌金体。每折页长29厘米,宽12.5厘米,已缺失不全。每折页9行,天头、地角均为3厘米,界栏为子母线。内容为《大云经》,又名《大方等大云经》。卷首扉画为《大云经请雨品》,扉画*为释迦牟尼佛,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台之上,两手举于胸前做说法印,两侧有胁侍菩萨左右各四尊,菩萨外侧为弟子迦叶和阿南,法坛之前有女首龙身的龙王形象十三尊,以此来代表佛在难陀跋难陀龙王宫说法时,与大比丘及大菩萨并诸大龙一切众等聚集的场面。佛经所记,受持书诵念《大云经》及《宝雨经》者,“其所在地,若遭饥荒干渴大病,则能断除一切饥渴病痛困苦;若遭焰旱天则降雨……”
清莲花生唐卡
绢本设色唐卡,装裱卷轴画,长35厘米,宽30厘米。*主尊为“宁玛派”开山祖师莲花生大师的八变相,头戴莲花帽,披锦缎半月形披风,右手持五尖金刚杵,左手持镶寿瓶颅器,左肘挟天杖,国王坐姿。其上正中为无量光佛,戴七宝冠,全跏趺坐,双手禅定印。左上首为观世音菩萨,右上首为大势至菩萨。莲花生大师身侧左右是佛母曼达拉娃和益西措杰。莲台左右为莲狮幻化威猛像,分别是忿怒上师和狮面空行母。最下端描述了藏王赤松德赞命寂护大师为“七觉士”剃度受戒的故事,莲花生大师和赤松德赞、寂护大师合称为“师君三尊”。右下角为藏王本人,双手结说法印,指间捻两支莲花,莲花上生出一把智慧剑和一本《般若经》,意指被看作是智慧佛文殊菩萨的化身。整幅唐卡构图严谨、笔力精深,是不可多得的藏传佛教文化精品。
光明灌顶真言雕版
清毗卢遮那佛光明真言曼陀罗经版,是大佛寺最具特点的经板实物之一。此版整体略呈方形,松木质地,文字分汉文楷体和梵文天城体两种。版面上沿处为汉文楷书“毗卢遮那佛大灌顶真言”。形如圆环的二十三个梵文字组成的光明真言字轮。此经版为祈愿逝者航登彼岸时所用,原用丹砂赤粉印刷,具有神秘莫测的佛教气息。
西夏黑河建桥碑
亦名西夏黑水河桥敕碑、西夏黑水桥碑等,刻于大夏乾�七年(1176年),碑高1.3米,宽0.9米,碑阳为楷书汉文,共十三行,碑阴为正楷藏文,经专家查证,两面文字为同内容的汉藏双语碑。两面碑额皆线刻飞天各二身,穿交领大袖衫,无飘带,曲腿,拱手作供养状,周围云气缭绕,轻舞曼妙。碑座为两层仰覆莲式。由碑铭可知诸多史实:此碑所述之西夏黑河桥系重建;仁宗赵仁孝曾多次巡视过河西甘州一带,西夏除信奉佛教外,还有多种教派信仰。此外,碑铭也对研究西夏官制和黑河名称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藏传佛教对大佛寺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占据了主要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发展,使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对大佛寺寺院佛教文化的影响达到了高峰,由此形成了大佛寺多元佛教文化的历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