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14: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28
初中常用文言固定句式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2、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①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3、是以(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①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 *** 留给陛下。
4、……孰与(若)……: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
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得童仆?5、……之谓也: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
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6、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
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7、何……之有: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
含反问语气。其中“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是谓语动词。
可译为“有什么……”。①“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13、不亦……乎: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
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8226;学而》)译文:学习而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14、得无……乎: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
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
同义结构还有“得毋……乎”、“得非……乎”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译文:观赏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