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3 23: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04:02
1 :现在我离开您到都城去,您就失去了帮助,我恐怕您在以后的时间里,不能自我保全。
2 生性秉直,只是知道自己告诫自己罢了,没有别的长处
3 :“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4江东地区虽然小,但方圆数千里,有十万多人,也够称王了。希望大王(应该是项羽)赶快渡江
5我骑这马也有五年了,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曾经一天走千里路,不忍心杀了它,所以赠送给你(公是尊称)
6善于打胜仗的人是因为有利的形势才可以的
7于是抛弃他的步军部队,与他的轻骑兵每天走两倍的路程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六、古今异义
1.泥:古义,拘泥。今义,泥土。例句:泥于掌故。
2.掌故:古义,本文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例句:泥于掌故。
3.盖:古义,连词,连接上一段或上一句,表示原因。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例句: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4.穷:古义,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今义,生活困难。例句:非咨询不穷其致。
5.举: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例句: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七、词类活用
布袍缓带:名词做动词,穿着轻便服装。
八、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例句: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介宾短语“于荒村野水之间”作往来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荒村野水之间往来”。
译文:在荒凉的乡村之间穿梭奔走。
2.宾语前置
例句: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
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
3.省略句
例句:“如好逸而恶劳……”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应为“如(*)好逸恶劳……”
译文:如果(官吏)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
妄意:随意。 相度:观察和测量。 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 穷:追究到底。 致:事理。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 缓带:宽束衣带。
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参考资料:?si=4
量liáng
动词义:
1、形声字。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2、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3、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量 liàng
动词义:
1、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原发布者: *** 亚
他文言文怎么说【篇一:他文言文怎么说】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例: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
刘禹锡《鉴药》
刘子闲居,有负薪之忧, *** 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
客有谓予:“子疾病积日矣,乃今我里有方士,沦迹于医,厉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驰,矧常病邪?
将子谒诸!”予然之,之医所。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衣食之齐乖所由
而致也。今夫藏鲜能安谷,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一药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
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锄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然中有毒,须其疾瘳而止,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剂也。”予受药
以饵,过信而膇能轻,痹能和;涉旬而苛痒绝焉,抑搔罢焉;逾月而视分纤,听察微,蹈危如平,嗜粝如精。
或闻而庆予,且关言曰:“子之获是药,几神乎!诚能遭己。顾医之态,多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
求之,所至益深矣。”予昧者也,泥通方而狃既效,猜至诚而惑剿说,卒行其言。逮再饵半旬,厥毒果肆,岑岑
周体,如痁作焉。悟而走诸医,医大咤曰:“吾固知夫子未达也!”促和蠲毒者投之,滨于殁而有喜;异日,进
和药,乃复初。”
刘子慨然曰:“善哉医乎!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易则两踬,明矣。苟循往以御变,昧于节宣,奚独吾
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
翻译:刘某(作者)闲居(家中),得了病, *** 良的食物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血脉和元气都不通畅,滚烫
滚烫的如同被火烤灼着似的。
有个客人对我说:“您的病很多日子了,如今我那有个方士(会方术之人),沦落混迹于医生(看来古代方
术高于医术。)得麻风病的去他那治疗会变成漂亮而健康的人,瘸子去他那治疗会变成善于奔跑的人,更何况常
见的疾病呢?请您去他那吧!”我同意了,来到医生那。把脉、看气色、听声音,综合诊断后他说:“您的病,
是因为起居作息时间节奏紊乱,衣食住行安排不和谐所导致的。如今五脏很难消化食物,六腑很难养育元气,只
能成为装病灶的皮囊了。我能治好的。”便拿出一枚药丸,大概有一寸见方的两倍那么大,交给我并说:“服用
这枚药丸足够祛除你的昏烦和郁结,消除病症恢复元气。但是药中是有毒的,必须病好了就停药,过量了就会打
破和谐,所以给你的剂量要少。”我拿了药来吃,过了两个晚上肿胀的脚轻松了, *** 感觉舒缓了;过了十天
奇痒的感觉没有了,不再会抓挠了;过了一个月可以分辨很细小的东西,听清楚很细微的声音,走高坡如履平地,
吃粗粮如同 *** 细的食物。
有的人听说后来庆贺我,并且关心地对我说:“您所得到的药,几乎是神效啊!实在难得遇到啊。观医生的
态度,多是吝啬医术让自己显得高明,留后患让自己有财源,何不再要点药,所达到的疗效更好呢。”我糊涂啊,
拘泥于通常的观点而贪心不满足现有的疗效,猜忌诚心而迷惑于邪说,终于按照他的话去做了。等到再吃了五天
的药,那药的毒性发作,周身胀痛,如同疟疾发作。醒悟了去就医,医生狠狠地责备道:“我就知道你不通事体
啊!”下了和解的要解除毒性,所幸还在危险的边缘;他日,吃了和解的药,便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刘某感慨道:“善哉医术!用毒攻击疾病,用和解之药安定心神,改换了两样都不利,有道理啊。如果遵循
老办法应付变化了的新问题,愚昧地执着于(过去的)章法和普通的见解,岂只是我等小人治疗疾病而已。”
“就”:
①<;动>;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②<;动>;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
③<;动>;就任;就职。《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就。”
④<;动>;参加;参与。《芋老人传》:“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⑤<;动>;承受;接受。《肴之战》:“使归就戮于秦。”
⑥<;动>;择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⑦<;动>;成就;成功。《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⑧<;动>;看;观赏。《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⑨<;介>;向;从;跟。《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求焉。”
⑩<;介>;就着;根据。《芋老人传》:“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
⑾<;连>;即便;即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⑿<;副>;即,便。《红楼梦》:“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偱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解
(1)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
(2)雨雪:下雪。雨,音yu(四声),动词,下雨。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3)被:披。裘:皮衣。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缝制的皮衣,非常珍贵。
(4)阶:台阶。 (5)晏子: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景公时任国相。
(6)有间:一会儿。 (7)逸:安逸,闲适。 (8)闻命:受到教诲。(齐景公自谦的话,) (9)粟:指救济粮。 (10)饥寒:指饥寒之人。 (11途:路上。 (12)里:指里巷。 (13)循:巡,巡视。 (14)既事:指任职。兼月:两个月。 (15)兼岁:两年。
(16)明:阐明。欲:欲念,愿望。 (17)行:实行。善:善行,德政。 (18)乃:于是。 (19)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 (20)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22)陛:殿堂的台阶。 (23)霁:雨后或雪后初晴 (24)谏:进谏
(25)对:对答,回答 (26)裘:皮衣 (27)间:一会儿 (27)闻:听说 (28)与:给 (29)见:朝见
翻译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几天不转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腿下白色的皮毛缝制的皮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说:“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