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4 03: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4 21:49
心理学上,自恋可以定义为,一个人通过对自我和情感等*方式来保持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的能力,是一个人对于认同和肯定的需求,以及从社交环境中寻求自我肯定的动力的基础(Pincus et al. 2009)。自恋者的定义和归类比较复杂。在临床心理学中,则对病理性的自恋有相对清晰的诊断标准和定义,临床心理学家把他们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类人群大概占总人群的1%。但是,在社会/人格心理学中,自恋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可以在普通人群中被测量的,有自恋特质的人被称为拥有“自恋型人格特质”。也就是,你我等健康的正常人都可能拥有自恋特质,只是程度轻重不同。大量的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显示,自恋者最明显的两大特质是:对自己高度关注对其他人漠不关心(缺乏同理心,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度低)。另外,自恋者在和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总可以揪住机会自我陶醉(挑错,逞能,贬低他人),你还可以观察到,在自恋者说话的时候,中心词“我”出现的频率常常很高。在临床心理学上,根据DSW-V,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一般有以下特质:极度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对成功,权力,优秀的无限幻想;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极度的恭维;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特殊待遇;对其他人没有同理心;对批评非常敏感(容易因此恼羞成怒)在给社会给别人带来价值的过程中,得到感谢,外界的评价等正面反馈,都会满足你对自尊的需求。我见过不少成功的自恋者都在做慈善,悄悄说一句:陈光标可能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当然,只要一个人做出的事情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大家不会真的计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4 21:49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患者通常表现出自我中心、自我夸大、自我吹嘘、缺乏同情心、需要令人羡慕的注意、傲慢自大的特征。患者通常认为自己十分重要,需要特别的对待和关注,但对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却缺乏关注和理解。这种障碍可能会对个人、社会关系和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点就是自我夸大,这属于一种过度的补偿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良环境作用下,形成了自恋模式,以弥补高自卑低自尊的需要。如:经历过人际关系上的伤害,父母长期缺位(分离)、父母关系不和、父母过度粗暴的教育方式,或者是过度溺爱,这些环境因素导致“爱自己才是理所应当的”“我不爱自己,谁还会爱我”这类的偏执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检测,可参考小猫测试网的:SCL-90量表,精神疾病方面的检测,可以参考 MMPI 量表,人格障碍的检测参考:PDQ-4+量表。
欢迎关注,我是小猫测试网,专业的心理测评网站,包括职业性格测试、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测试、企业人才测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