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46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10-02 07:42
1、第一点,所有的孔、榫头都是斜的。打眼时凿子应该放斜,根据角度上下对牢。保持在斜的平面上,不要晃,永远保持垂直,只能前后动,不能左右晃。由于我们锯榫头的时候是按照统一的标准锯,凳面上四个孔必须宽度、大小一模一样,不然榫头打进凳面后,榫眼必然会碎了。
2、第二点,用铅笔和角尺在木头上画线定位。画榫头、榫眼只能用到三根线,如果画到四根线,就会没有基准线。如图中三根白线标示,三条线定位了凳脚榫头的位置,而打孔的具体位置由凳脚厚度决定,榫头的宽度由凿子的宽度来决定。
3、第三点,凳脚倾斜的角度,是由凳子的高度决定的。一般小凳子的定位是一寸放1.5到2点。如图示意,由10cm和2cm直线构成的直角,所形成的斜边就是一寸放二分的角度,将角尺按照角度定位好,平移到凳面的侧面画线做记号,这就是榫眼的角度,打眼时凿子就按照这个角度打。
4、第四点,单肩榫头是关键。板凳是斜面的,凳脚是斜的,一旦凳面受力,凳脚势必向外滑开,这时就靠外面那个肩膀来撑牢它,有了这个单肩的榫头撑牢,凳腿自然向里面挤;如果做成双肩,里面的肩膀顶牢了,凳腿便会往外面来,凳子容易散架。
5、第五点,凳面和凳脚的材料、硬度要区分开来。凳面需要用硬一点的木头做,凳脚用软一点的木头做;最好是凳脚用杉木做,凳面用比杉木硬的木头做。因为凳子做好了之后,是紧配的,凳面和凳脚用不同的材料做,可以咬合的很紧,不会散架,这样板凳便可以用很久。
6、第六点,先把三个凳脚锯好,剩余一个脚。为了避免四个凳脚不平的尴尬,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先把三个脚锯好,剩余一个脚不要锯,在最后定尺寸的时候,拿一把尺子,按着凳面和横撑的平行位置,在没锯的那只脚上做记号画线,照着这个位置锯第四只脚的长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15:05
四脚八叉凳子高是25-28公分,凳面宽12-15公分,凳面长是30公分左右。腿叉宽18-25公分腿长叉长30-25公分。
明清家徕洎头具腿筿足向前左、后左、前右、后右“侧脚”称“四腿八挓”。北方匠师所称“四腿八”,又叫作“四腿八叉”。
洎四头筿腿八”在民间家具上是如此普通,最常见最典型的便是条凳。
“四腿八”的侧脚表明了家具与建筑的渊源,即在结构上,吸取了大木梁架的造法。大木梁架的柱子多用圆材,直落到柱顶石上,为了稳定,柱子多带侧脚,下舒上敛,向内倾仄,并用横材额枋等连接。
早年曾追随梁思成先生参加营造法社的王世襄先生,在其研究中将保留了大木梁架的基本造型特征的,以圆材、直足、直枨和“四腿八”为基本形式的,归类为明式无束腰家具。
基本介绍
“四唻洎腿八”头樤并不玄奥,却凝结着我国古代建筑科学,但又如此简单,比例适当即显“四平八稳”,这不仅是结构而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感受,表现出的是 平衡与和谐之美。
难怪简单的“四腿八”也可以作出很美的家具,圆角柜(或面条柜)便是一例,此类家具有洗练挺拔、俊俏灵秀之气,收敛的线条给人以向上延伸 的空间想象,而且奇妙的是,内倾的侧脚使柜门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然闭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15:05
没有标准尺寸。那要看你打的板凳腿孔斜度多少,比如1厘米斜2毫米。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