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所说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19:42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读过《传习录》,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宋明理学并非禁欲主义,所说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当的*,正当*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饮食是天理,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吃喝就是“私欲”),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对善恶也变得麻木,如同一面铜镜上生锈蒙尘,不能照物。当良知不为私欲所蔽而显现的时候,在王阳明看来,这便是行了。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产生去帮助他的念头,这便已经是行了;如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你又没有去帮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产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阳明看来,一恶念产生,便也是行了;而绝其恶念,同样是行。很多道理人们自认为从小就知道,可是这些道理并没有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是真知。就像将百科全书储存在电脑里,电脑并不因此而“博学”一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19:43
徐爱是王阳明先生的首徒。他在《传习录》卷首所写的“引言”中,对王阳明的学说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其中有一段介绍王阳明的“叛经离道”,也就是王阳明否定了“先儒”对儒学经典的“正宗”解说,如《大学》中的格物诸说,王阳明一律采用旧本为准,而这些旧本之前已被“先儒”(如朱熹)们所鉴定为误本,因此王阳明的举动等于说是对“先儒”们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因此,徐爱说,对于王阳明的学问“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而最终徐爱佩服于王阳明的精妙解读和他的思想境界,称赞王阳明是“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对于王阳明的学说,徐爱有一个形象的描写。“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
正因为王阳明的学说的起点较高,是站在“道心”的角度来论说学问,因此世人由于学识不足,往往不能窥其门径。加上王阳明本身行为举止“和乐坦易,不事边幅”,因此世人也往往误解王阳明以及人的学说。即使游学之士听到王阳明的学说,也是一知半解。徐爱说这种现象是“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因此,徐爱为了让王阳明的学说免于误传,所以写了一本书,取名为《传习录》,记录了学生们与王阳明之间的解惑答疑,明了一些学问上的释义,使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正确的传播。但是,后人就连对这本《传习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言论代代层出不穷,这也是徐爱生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徐爱对王阳明学说的解释,应当是比较准确。但是正如徐爱所说,由于王阳明学说的高妙,许多人一知半解。以至于后人尤其是当代之人将王阳明的学说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这主要是出于王阳明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物”。但是把这个“心”理解为现代意义上“人之心(人的主观意识)”,就大错特错了。假如“心”只作人心讲,那么现代常用的“核心”、“中心”中的“心”又作何讲?因此,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即这个“心”并不是简单的“血肉之心”,也不是“纯意识”,宋明的理学家认为是一种至清至灵之气而已。《传习录》上载“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为之同体?”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是什么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由此看来,不能以俗称的“心”来理解王阳明所说的“心”。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事实上,徐爱在《传习录》中已经揭开了这个答案,这个心其实就是“天理之心”,也叫做“道心”,源于古代的十六字治国真言(参见《暮初的博客》《王阳明的《心学》源头》)
“道心”是处于相对较高层次的哲学范畴,其抽象性高于“人心(这里指“人之道心”)”,也就是说“人心”之理也不脱“道心”之范畴。由此也可以理解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时,必须“去人欲,存天理”。就能理解“此心纯处天理之极”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高于一切其它属性”(摘自《暮初语录》)。
由于从儒家而言,对于求解人心的问题时,“诚意、正心、修身”等几门功课尤其重要,因此另据《大学问》,“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无不正,何从而用其正之功乎?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这让世人误以为“心”仅仅是指“人心”,事实上“人心”之中也有“道心”,万事万物之中也有“道心”,而对万事万物的“道心”感应和揭示,才真正涉及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又与“人心”又存在莫大的关系。
`对于什么是“心”,王阳明在回答徐爱的提问时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的感知),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心。初非三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传习录》)
王阳明在这里解释“心”是什么意思,并分了几个层次来说明。一是说“心”只有一个,即每个事物所对应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这就是事物本质的唯一性。一个事物不可能有二个本质特性。二是说没有被人的感知和描述所歪曲而自然存在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也就是不依人的意志客观运行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当人心(人的感知)正好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也就是探知了“道心”。而恰如其分地得到“道心”的感知(人的感知),就是人之道心。假如并没有正确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却自认为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伪假的人之道心”,称之为“人心”。因此,王阳明说,事物其实没有三心,只有一心,程子老先生说过人心就是人欲,道心就是天理。虽然程老先生在语言解释上没有到位,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实际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了。而这其中的“道心”就是良知。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正确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格物致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事物的表现属性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以往先儒们所解释的、仅仅停留于事物表面的理论,即所谓的“理”。因此,“心”比“理”更进了一步,这也是王阳明天纵聪明之处。无怪乎最终获得儒家正宗曲阜孔家的承认,登堂入室。
从现在的理论用词来说,“道心”就是真理,就是事物运转的客观规律,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天行有常”之“常”的内涵。因此王阳明解释说,“本注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含义就非常清晰明白了。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源有其自行运作的规律,不随人的贤恶而有所偏向。也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同一道理。
但是由于用“道心”来解释物质的本源似乎仍有局限,结果王阳明只用一个“心”来概括,结果引起当时学术界的*动,一时斥为异端之说。也是人不能理解“心”的正确含义,王阳明也懒得给一些庸儒解释什么是“心”,以至于引起一场大误会。
王阳明的另一个弟子王艮(1483—1541)(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立者,初名银,师王守仁为其改名,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有《王心斋先生遗集》)。认为“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良知之体,与鸢鱼同一活泼泼地。……自然天则,不着人力安排”,“凡涉人为,便是作伪”(《遗集》卷一《语录》)。假如如世俗之说,把“心”理解为平常的人之心(主观意识),事实上已经涉及“人为”了。
综上所说,何来“主观唯心主义”之谓也。后人不懂王阳明,一知半解,反将脏水泼向王阳明,让王阳明的学说百年蒙尘,是可忍孰不可忍?。毕竟以现代文法套用古代的行文习惯,不免有点驴头不对马嘴之嫌。
王守仁认为“心”(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于事物本体,是事物客观属性的最高抽象概念)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是高于“道心”的客观本质属性)的产物。因此,王阳明在悟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真义时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子话的正解是,“圣人所悟到的真理,其实并不脱离事物的本质属性(吾性,作“本性”解,站在事物的本质属性角度阐述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故称吾性),以往向事物本体探求道理(格物致知)的简单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也就是说,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不要被事物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王阳明曾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众弟子又对“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道:“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但是王阳明的回答光从字面上会引起误解。实际的意思是“当你没有看花之时,南山里的花树依照其固有的道心(客观规律及自然本质属性)自开自落,与你无关,与你的心(人之道心)也无关(没有建立联系)。当你来看此花时,感应了花的存在(形成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看花”和“花被看”),激发了人的道心(人与生俱来具有能够感应事物的能力(自然属性)与花的道心(花开花落的自然属性)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感应和被感应的互动系统,而感应的过程也符合客观规律(道心)),也就是说无论是花、你,甚至连花的颜色,包括你的感应,都无法摆脱各自的“道心”以及建立相互联系后新建立的“道心”关系(客观规律及自然本质属性)的束缚,也就是最终都不脱离“道心”的概念范畴。古代人认为无论万事万物都在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大系统之中,即所谓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所以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就是说,这个“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之心(主观意识)”,而是指事物的本源或本质,于人心则是人心的本体,于万物则是万物的道心。也就是除了事物本质之外,没有第二个本质,所以说“心外无物”。由于事物的本质就能涵盖和说明一切,所以说“心即理”。
王阳明的理论高妙,比较抽象,属于哲学的范畴。如同以当今的哲学概念来解释世俗的事情容易让人如在雾中一样,拿王阳明的学说来作世俗的理解,也不免张冠李戴了。事实上,王阳明的学问本身就属于阳春白雪,并不是给一般人学习的。平常人不理解王阳明的学说尚可原谅,但明白人故意歪曲这就是道德问题了。而历史上说王阳明“援佛入理””(如余姚明末贤人朱舜水评语)也是一种误解,事实上王阳明对于释老二氏之论是有批判的。实质是由于中文语言的模糊性,造成一字多义所致。而古人惜字如金的写作习惯和故作高深的学问之道,给后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徐爱也正是为了后人避免以王阳明的学说产生误解才与其它人一起编纂了《传习录》,但王氏一门的学风和文章用辞仍是让人觉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因此,学王阳明的《心学》,实在是考验人的悟性的一个过程。
历史上的王阳明只有一个,其真实思想也只有一个。但是,正是由于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随着王阳明的逝世而消失,引得后人如同“盲人摸象”。中国古代“轮扁斫轮”的典故,以及国外有一个“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西谚,都不约而同地揭示了对于先人理论本意的诠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事实上莎士比亚心中的哈姆雷特只有一个。无独有偶,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每篇开场有一句台词,“真実はいつも一つ”(*总是只有一个)。也许一句儿童剧中的台词,已接近了真理,或者我们想的太多,反而迷糊了我们的双眼。所以王阳明才说“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王阳明先生说过,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之理不会逃出其本性(事物的客观本质属性)的概念范畴,这是何等的豪迈。对于“心”与“良知”的关系,王阳明解释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时,也就是非常安宁、专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发现到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而万事也由此而生,因此得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结论。
其实王阳明是强调一种独特的心灵模式,他要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排除杂念,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当下的所做的事中,倾心用整个身心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自我”的问题。
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的创新活动,也需要一种心灵高度宁静的状态,可以说,在任何领域内,要取得具有创造性的发现,这种能够忘记时空与自我、摆脱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都是十分关键的。
那么,在这种“无我”的状态中,我们的身心内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奇特的变化呢?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由于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一旦到了某种特别的状态,人的心理处于特定的状态下,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够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测出是一百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一百磅的标志。在实验中,由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他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让他的深层意识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他的握力,这次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一百十磅的标志。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给他增添什么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什么的违禁药品,只不过由催眠师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性深处的意识接受一个他拥有强大力量的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大幅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完成事情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见,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让真正自我的力量显现出来,对于我们自身人体潜能的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处理一个当前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进去,忘记“自我”,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在问题本身之中去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在问题之中按照其固有规律找出答案。
在大家都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往往被人们换算成金钱价值。为了追求物欲,为了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而忽略了认识自我,忽略了心灵智慧的开发的享受。殊不知,心灵智慧的开发,也有利于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看似束手无策的局面,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摆脱外物对自己心灵的束缚,就会发现要解决它实在是轻而易举。
司马光幼年时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突然,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一口装有水的大缸中去了。其他小孩子有的吓得大哭大叫,有的赶紧跑去喊大人来救人。
这时候,司马光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他捡起一块大石块,使劲砸在大缸的身上,“咣当”一声,缸被砸破,里面的水流了出来,掉进去的小伙伴得救了。
事后,大家对司马光的这一创造性行为都啧啧称奇,认为他脑子灵光,将来一定有出息。而以后司马光的人生发展之路,也证实了大家的看法是正确的。
小伙伴掉进大缸里,为什么别的孩子没有想到可以打破水缸来救人?
这是因为他们的头脑被“人掉到水里就一定得从水面上救出来”这种自我意识所束缚住了,所以只能作出一个在普通人看来合乎常理的反应——或大哭大叫或到处找梯子或者去向大人求救。
而司马光却没有被这种自我意识的干扰,他的反映就特别敏捷——迅速拾起石块把缸砸破,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举动,也是最正确的行为。
这个例子也说明人类的大脑本来具有奇妙的功能,但由于被后天自我意识的干扰,好象镜子被蒙上尘埃一样,就失去了这种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身陷困境之时,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老天爷对自己很不公平,其实我们更应该反躬自问一下:我做每一件事时,是不是还牵挂着许多其他事情?我真正做到尽心尽力了吗?我的心灵有没有在自己所做的事业上?
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但心学不是空谈,心学是入世*的学问,心学讲求“知行合一”、“致良知”,要求人们“在事上磨”。脱离了实际而学习心学,就背离了心学的基本要义;
自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后,一个名叫“王阳明”的历史人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在古人推崇至备的“立德、立功、立业”三方面均有成就、更凭借赫赫武功在有明一代的文臣中,领兵迅疾平定宸濠之乱而名垂青史。纵观阳明夫子,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
然而,在王阳明的生命历程中,他究竟领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智慧,竟然使得他的人生变得如此辉煌?这种人生智慧还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用吗?我想这是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
记录阳明夫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一书。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看这些文言文可能有些艰涩,不易理解。而且正规学院研究王学的专家教授们写的学术著作,又多讨论王阳明学问与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及学术考证方面的问题,对其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生问题则很少涉及,诚为憾事。
本人并非“国学大师”,只是在十多年前,因为患神经衰弱,看到一位名人也因患此疾而购得《传习录》一书,而对阳明夫子萌生了浓厚的兴趣,邮购了一套打折的《王阳明全集》,研读至今,多少也有了点感悟。加上随着年龄渐增,更感到王阳明的人生哲学思想,十分值得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学习,并身体力行,获得心灵、智慧的提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只限于阳明夫子的人生哲学方面,至于“心学”方面更高深的理论,发现心灵的智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如何使人们荒芜、紧张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又不至于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那些东西,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然而牵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目标。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乘坐飞机的人们能够体验到: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云层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往下看去,尽管云层下面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而云层之上却无一丝阴云,充满着朗朗阳光。这时的飞机,丝毫不受恶劣的外界环境影响,平稳地飞行着。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层面下,会有种种乌云遮蔽心性的光明,让我们生活在黑暗的阴霾里。然而,当我们的心灵到达了云层,超越了云层和冲突,同样会发现,云层之上,晴空万里,心灵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由。而我们带着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现实中来时,智慧和聪明仿佛被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用独特的眼光来看事物,能发现一些以往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规律,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似乎具有“神来之笔”……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认识并掌握这种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在他看来,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具有异于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过一定的合理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潜能的结果。他由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虽然人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已明明白白地摆放在那里,因为每个人的心中虽然都有一个深藏的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早已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人还是愚昧无知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
现在的人怎么这样无礼,无缘无故地骂人?这个人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其实,那位货车司机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猪,但他却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为别人是骂他,结果酿成大祸。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为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
为了获得这种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进行自我思想锻炼,即正心修身。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获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这样做事情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尺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19:43
就是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