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5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40
如何用最低的预算拍出一部硬核科幻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开了一个好头。
极简主义的科幻电影
你能想象这样一部科幻电影吗?它只有八个演员,没有群演,拍摄场地从头到尾都是在一间房子里,没有特效也没有后期,但是硬核和烧脑程度堪比《盗梦空间》。
没错,这就是《彗星来的那一夜》。
就是这样一部仅89分钟长,而且内容基本都是角色对话的电影,目前豆瓣评分8.5,在top250里排名第222名。
可以说《彗星来的那一夜》就是科幻片里的“极简主义者”了。
硬核的科学理念基础
别看《彗星来的那一夜》的低成本制作使它看起来不怎么靠谱,但是电影里引用的科学依据可是再科学不过的了。
量子力学和平行宇宙:因为彗星来临,主角一行人在停电的夜晚,发现了街区之外另一个亮着的屋子里呆着跟他们一模一样的八个人——这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平行宇宙,而且因为现实的多种走向,平行宇宙会不断地坍缩和*,就形成了造成了无数个不同的时空。
猜疑链:不仅主角一行人发现了平行宇宙的存在,另一个时空的“主角们”也发现了这一事实。如何判断彼此是不是善意的,就成了解不开的迷题。
猜疑链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也有提到,看过小说的人一定有印象。
深入的哲学思考
电影的最后,女主角误入了其他的时空里,在确认这个平行宇宙的安全性后,她杀死了原本应该存在于这个时空里的“自己”。
所以电影在向我们展示时空“相干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考:我是谁?
如何区别本我和另一个时空里的自己?因为时空坍缩而*到不同宇宙的“自己”,还是不是我?
比起电影所展现的科学观念,这一层哲学思考更引人入胜。
当然,这样一部小成本的硬核科幻电影,并不代表那个制作投入高的科幻电影一无是处。相反,这恰恰表现了电影这一年轻的艺术形式具有与其他艺术形式同等的多样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41
《彗星来的那一夜》有着很美的片名,然而它的英文名字似乎更贴切电影的内容——《Coherence(量子相干)》。
“量子相干”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名理科生,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平行世界”就是“量子相干”的真子集,也就是你可以当做漫威漫画去理解,比如钢铁侠在这个宇宙里是托尼·斯塔克,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里,钢铁侠或许就是个黑人。回到《彗星来的那一夜》,在看电影的时候,只要明白所谓的“那一夜”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量子相干的发生,许多本来互不相干的世界被连接在了一起,就像无数个本该平行的直线却交汇了。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一部超级优秀的低成本“大片”,导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构想剧本与拍摄手段,在短短五天的时间用数万美元的经费完成了这部电影。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或许你会感到莫名其妙与无聊,可一旦你理解了这部电影叙事目的,你一定会对其感到佩服:
《彗星来的那一夜》在一开始众人的对话里,他们的对话看起来有些混乱,但到电影的后面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前言不搭后语”,全是为了后面的铺垫做准备!比如女主角艾米丽讲到的一个十分有深意的故事:一个女人报警,她表示家里的丈夫绝对不是她的,而*很明确地告诉女人,家里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可女人却回答“不可能,因为昨天我已经把我的丈夫杀了”。这个故事就与电影的结尾,女主角艾米丽与不属于她的世界的男友聊天,而此时的“男友”却接到了自己女友(那个世界的艾米丽)的电话,于是用迷离的眼神看着此时面前的艾米丽......
电影以家庭DV的形式展现,我们的视角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跟着女主角艾米丽的,所以一开始对于发生的事情观众也同样一头雾水,当女主角开始理解事情的缘由时,我们也仿佛恍然大悟。可以说电影代入感十分强烈,不得不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但如此,电影用“科幻”这件外衣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故事,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我们总以为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是*的化身,殊不知,我们就是黑暗的那一面。
总的来说,《彗星来的那一夜》不但解释了“薛定谔的猫”与“量子相干”这两个科学理论,更能带给观众对于人生以及价值观的感悟,在严谨的科学态度之下,又保持着人文情怀,也难怪这部电影被称为“2013年最优秀的科幻片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41
《彗星来的那一夜》主要讲述了一个我至今看着都有点懵圈的六个主要演员在互相联通的平行世界上演的一出“你以为我是我,但我却是另一个人”的故事。因为彗星的到来,让一群正在聚会闲聊的各怀心事的朋友们先是手机屏幕裂纹,紧接着又从手机没了信号到停电。预感会有不好事情发生的女主 Emily被大家嘲笑神经过敏。但随后聚在一起的几个人发现方圆五百里都停电的时候,对面有一个别墅却亮着灯。
更恐怖的是,亮灯别墅聚在一起说话的人竟然都是他们自己。大家才知道原来彗星的到来是为了链接平行世界。期间这些人穿梭了不知道多少平行世界,受到了平行空间中自己和朋友的多次生命威胁,知道了众多熟悉陌生人的秘密。每个人都自私的只顾自己,为了活的更好,不惜牺牲平行世界的另一个自己。结局女主 Emily以为自己选择了最好的人生轨迹,却没想到她找到了平行世界里最好的男友,却也杀死了最好的自己。
这部电影的角度非常新颖,看似平静的阶段其实都是在为后面主演们在平行世界一通乱搞做铺垫。整部影片的叙事感觉很轻松随意,但是这种刻画人物随意的方式却始终紧扣主题,和主线故事相互呼应。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评价这部电影,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臣妾做不到啊。感觉从头到尾剧情完全可以理解,可总是在睿智的状态中分不清女主和她的朋友到底在平行世界出现了多少次。
片中主演们在恐慌中,找到平行世界的自己,然后再费尽心思的告密、杀人。每一个演员都用高超的演技让观众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我是我,但我又不是我,为了杀掉我,我要努力装作我的样子。这种看似简单却极度烧脑的画面,每次一看总觉得是在印证“吕秀才”成功反杀“姬无命”的真实性。脑海一遍遍回放“到底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影片的亮点在于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和你永远想不到的剧情走向,而之所以能在同类型“平行世界”的片子中脱颖而出,完全要归功于最后情感的升华,回归人性中自私、善妒的丑陋,发人深省。在低成本的科幻悬疑片中算是是一个有深度的电影范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42
《彗星来的那一夜》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悬疑惊悚片,从片名看就给人很唯美的感觉。它带有一些科幻的色彩,整部剧的情节其实是让人很惊悚的。虽然带了一些貌似比较科学的理论在内,但是给我的感觉还是很悬乎。对于影妹而言,看完后还是很后怕的,如果是黑夜中,还会有那么一种恐惧感。
《彗星来的那一夜》算是一部披上了科学外衣的科幻大片,让众多影视达人都可以从观影的角度,更多的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深处。看过这部电影,影妹也会在想,是否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会有一个相对完美的自己,是否也有更为完美的人生呢?这是简单的从影视人的角度来看的。
整部影片加入了我们很多人都不懂的科学知识,其实看问题的角度还是一样的,只是这部影片被披上了科学的外套,每个人的理解又有不同。看完《彗星来的那一夜》,如果你生活在平行世界中的一个世界,你只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却对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的自己比较好奇?是不是很想过另外一种生活?*、好奇,还有人性的贪婪,都在这部影片中得以展现。
这部影片的*格还是比较高的,虽然在制作上,并没有加入很多的场景、特效,但是在影片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了科幻、惊悚和悬疑的元素,让整个观影过程都是*不断。观众的心情也是跌拓起伏,观者备受感情上的煎熬,无论你是欣慰,还是嫉妒,其实都是想要追求一个完美的自己,也是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
而且,这也是一部感情片,讲述的也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历程,她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机遇,只是没有抓住而已。最终她视为救命稻草的机遇,也不过是在平行世界中做另一个自己,成为另一个世界中自己的替身。而在影片的结局中,女主虽然为自己设定了最为美好的人生轨迹,但是她在平行世界中找到的所谓最好的男友,也不幸杀死了她认为完美的自己。
这部电影的场景不多,只是一件小屋就完成了整部影片的制作,通过影片中6个特定人物角色的内心变化和语言、行为的冲突,来完成这一个故事的情节,在焦虑、不安、猜疑、嫉妒等各种情绪中爆发出最为原始的人性。你以为她还是她,其实已经换了一个人。
相信观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都会有深刻的感悟。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就是自己,可是又不是自己,为了想要杀掉自己,又努力装作就是自己的样子。是不是乱了呢?看过这部烧脑的电影,相信你也和我一样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43
如果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做出不一样的选择,那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会完全不同?
高考的时候把那道选择题选A而不是选C,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北京而不是青岛,跟女朋友吵架后选择抱着她而不是看她离开......那现在的人生,又是怎样?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些如果,目光所及,都是我们做了一个又一个选择后造就的人生。不过,或许真的存在平行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的我们,做出了跟我们当时完全不同的选择,然后过上了我们想要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想成为的人。
在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中,就创造了这样一个窥得平行世界的机会。
平平常常的一天,几个好友相约聚餐,听着电视里播报的一颗彗星经过地球旁边的新闻,聊着自己最近发生的事情。然而诡异的事情出现了,对于同一件事甚至同一个人的记忆,几个人竟然完全不同,而随着彗星的靠近,越来越多的反常现象开始出现,不同的平行世界纠缠到了一起,当面对过着自己梦寐以求生活的自己时,他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电影除了《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名字之外,还有另一个更加揭示主题的名字——《相干效应》,作为一部低成本的科幻电影,影片虽然没有耗资巨大的“大场面”,但涉及的科幻原理却相当过硬:薛定谔的猫、量子力学、*世界......当这些与主角们唠家常般的日常结合在一起时,一种莫名的战栗感就顺着观众的脚后跟直达后脑勺了。
大部分的科幻片都会探讨人性,《彗星来的那一夜》也同样如此,不过这次导演并未将人性放在极端环境下去考验,而是以*的方式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当你可以取代平行世界的自己,过上因为不同的选择而错失的人生时,你会怎么做?
电影中女主角选择了“黑化”,那如果这个机会放在你的面前,你又会怎样抉择呢?这大概就是导演给每个人留下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