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5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6:16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上,各省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第一,部分省市采取扩展名校优质资源的方式。例如,浙江省以“公平、均衡、素质、质量、协调”十字方针为理念,以科学和谐发展为指导,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勇于探索创新,通过“名校集团化”、“一校两区”、乡村“中心校”等多种办学模式,通过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张天雪:《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路径与*理路》,《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2期。通过*倾斜、经费倾斜等杠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而上海对郊区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委托中心城区的品牌中小学进行管理。
第二,部分地区通过制定、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标准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遍把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如对校园校舍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作出不同的量化要求。
天津市建立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的办学标准,2010年已有一半学校通过达标验收,计划到2012年底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市*确定的现代化办学标准。陕西省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辽宁建设了1000所农村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覆盖了每个乡镇。
第三,部分省市将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山西省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教师素质上。在加强有效教研工作中,引导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农村,积极建立“联片教研”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教师素质较低、教育理念落后、学科结构不合理、教研活动不能有效组织等问题。浙江省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研究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建立了全员覆盖的教师培训制度,突出教师的自主选择性和培训机构的竞争性,准备以5年为一个周期,以专业发展为重点,对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部分地区还将区域内教师支教、教师交流等*制度化,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如福建省组织县域内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安徽省合肥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教师任教满6年的必须轮岗,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四,部分省市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
规范办学行为,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一些省市出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城市择校问题等*措施,一些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纠正。山西、甘肃等省份均衡分配示范性高中招生名额以保证教育公平,解决“择校”问题。山西省继续实行和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改革措施,将当地优质高中6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普通初中学校,指标分配要与初中办学水平挂钩。同时,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必须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招生范围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严格限定,不得跨市招生。浙江、江苏、河南、四川、重庆、贵州、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努力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山东省构建起“*主导、规范管理、课程带动、评价引领、督导保障”的素质教育运行模式。
第五,许多地方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对县级*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重庆市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完成率作为考核区县党政班子实绩的重要指标。北京、辽宁、陕西、河南、江苏、四川、广西等地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表彰奖励制度。2011年,晋中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制订了“四化两改”工作方案,即“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交流制度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改造薄弱学校,改革招生制度”,特别是把义务教育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化作为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以此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湖北省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以县域为单位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工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7:3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