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古代的人酒要煮着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1 20: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3:57
在中国悠久的 历史 中,有着丰富的酒文化。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人喜欢喝酒,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喜欢喝酒的大有人在,甚至很多人嗜酒如命。
中国古代确实有温酒、煮酒的习惯,以至于有“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同时,温酒有时还被称为“筛酒”,这在水浒传中多处出现过。而且煮酒不仅古代有现代也非常常见。在我小的时候,家里老人每天喝酒都需要温一下,而且有专门的温酒器具。有两种比较常见,一种是陶瓷器皿,可以放在热水中烫热酒。
另一种是锡酒壶,还有专门做锡器的工匠,锡酒壶可以放在火上加温。
著名的日本清酒也有两种喝法,一种是加温喝,另一种则是冰镇以后喝。其实日本清酒就是中国的米酒经过工艺改良以后的产物,喝清酒的习俗也是从中国延袭而来。当然近些年来煮酒的人很少了。
中国历代保持着煮酒温酒的习惯,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古代饮用的酒都是酿造的米酒、果酒,而非现在的蒸馏酒,这类酒的酒精度都比较低,所以喝的量也比较多。比如武松喝18碗酒以后醉打猛虎,其实武松喝18碗酒一方面是他的酒量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米酒酒精度相对较低的原因。
这样大的饮酒量在冬季非常寒冷的情况下,对胃肠有很大的刺激,所以很多人要温酒或者是煮酒或者叫筛酒。当然,温酒的好处还在于去除杂质。由于过去的发酵酒没有经过高温工序,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杂质像甲醇、甲醛等物质难以挥发,这类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甲醇可以致人失明,少量摄入可以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
日本的清酒虽然现在工艺先进,但依然因为制酒方式本身的缺陷,所以难以清除乙醇以外的其他成分,因此,清酒特别容易导致头晕头痛。我在日本工作的时候,曾经因为有一次严重过量喝清酒而导致第二天难以表达的痛苦。所以从那以后宁愿喝酒精度更高的烧酒也极少喝清酒。而甲醇的沸点比较低,所以对酒适当加热可以有效的去除甲醇等杂质。
再就是酒经过加热以后的口感和在常温状态下是完全不同的,酒类加热后其中的芳香类成分活性提高,口感更佳。很多的人由于冬天煮酒而喜欢上了温酒的口感,所以有的人即便是在夏天喝酒,依然会温酒。最鲜明的就是日本清酒,有人喜欢加温喝,口感香醇浓郁。而有些人则是要冰镇,口感清冽,本源的米香更易品味出来,同一种酒两种口味差别非常明显。
另外国内很多黄酒也是需要加热饮用才会有更好的口感和更好的保健功能,比如即墨老酒、加饭酒。这些酒加热以后,加上姜丝在冬天喝上一杯明显的感觉到胃暖暖的,而且味道也非常可口。但这类酒现在已经成为小众人的需求,绝大部分人不饮用这类酒。
对于现在大众喝的最多的白酒、红酒、啤酒基本上很少有人温酒。
现在大家的居住环境有很大改善,冬天也大多有了暖气、空调,环境温度没有过去那么寒冷。第二是现在的白酒已经经过了现代的蒸馏工艺,严格的温度控制去除了杂质。而红葡萄酒最佳的饮用温度是室温以下,白葡萄酒则需要适当的冷藏。而啤酒则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低温时的口感最好,高温加热以后内部的二氧化碳大量散失,口感大打折扣,所以并不适合加温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