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1 18: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10:42
文/董洪涛(中医博士)
口腔溃疡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往往因口腔内疼痛而烦躁不已,既影响休息,又影响工作。特别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内反复发作溃疡,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或溃疡面裂开出血,或旧的刚伏,新的又起,病人极为痛苦。
不少患者认为此病属火热,因此常自行大量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如双黄连、三*、牛黄解毒片、排毒养颜胶囊等,结果是大部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未见减轻,反而越吃药食欲越差,面色越暗,以至于小病渐成痼疾,久年难愈。
从中医来说,此病的关键还在于内治。内因不除,单纯从外治其实没有太大意义。至于用局部烧灼等损伤性方法来治疗更是误人不浅,是不能治愈此病的。中医认为,疼痛皆与火有关,《黄帝内经》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的记载,但此火有实火与虚火之不同。
可以用苦寒药来清掉的是实火,这种火一般用些清热解毒的中药都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疾病很容易痊愈,难以形成痼疾。真正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多是由虚火造成的。其中又有气虚、阳虚与阴虚的不同。
#1
气虚阴火上炎
元代名医李东垣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什么是“土位”?就是脾胃所开窍的口腔部位。根据李东垣的分析,宜用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并大忌苦寒之药损伤脾胃。
一般我喜欢以 四君子汤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基础,适当加入一些补气清虚火之药,如黄芪、山药、荷叶、虎杖等。如果病人出现短气、乏力、大便次数增多等中气下陷的症状,可用补中益气汤。
#2
阳虚火浮
病人多表现为上热下寒,既有口腔溃疡的热痛不适,又伴有小便清长、夜尿频频、下肢冰冷、畏寒等阳虚诸症。其主要治疗思路在于扶阳、潜阳与引火下行,一般习用方剂是 潜阳丹、封髓丹,配合附子理中丸 等。临床上多数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此类,可用此法治疗。
注意阳虚火浮虽然多见,但并不是说治任何口腔溃疡都要扶阳,具体病证要具体分析,一切以疾病的病机为出发点。
#3
阴虚火热
此类病症临床时有所见,一般病人表现为明显的阴虚症状,如口干欲饮凉水、咽干、心烦、舌红少苔,兼见大便干结、尿黄等。但临床所见,亦多挟热湿,其原因或素体阴虚,或常熬夜,或多忧思郁怒,而致营阴暗耗。对于这类病人,如果辨证不清,单纯滋阴,或者单纯用大剂寒凉中药清热解毒,效果往往时好时坏,难以根治。
对于阴虚伴有湿热型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我常用余国俊先生在《中医临证思辨录》一书中所推荐的 甘露饮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黄芩、石斛、枇杷叶、枳壳、茵陈、甘草),随证加减。
相关链接
何谓“虚”“实”“虚火”“实火”
中医所说的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也不太盛;实证反映邪气太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民间俗语“上火”是指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
火有虚实之分。 实火指邪热炽盛引起的实热证。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的,凡属于体质衰弱、真阴亏损或真阳衰竭所引起的机能低下,而表现为虚性亢奋的,都属于虚火的范围。
实火、虚火都会导致喉咙红肿、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内热上火症状,但实火者尤喜冷饮,腹胀痛拒按,脉数实,治疗以苦寒泻火、清热解毒为主;虚火则常伴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盗汗等,脉细数,治疗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主。
以前文所述口腔溃疡的辨证分型为例,胃火炽盛证、湿热蕴结证可谓实证,治疗需用寒凉药物清热泻火利湿;阴虚火旺证、脾虚阴火证则属虚证,治疗则宜补,或补中寓清。当然也有虚实夹杂的证型,更需要仔细辨证,清补兼施,对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