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为什么被称为诗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3 11: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7:32
王维是随着唐朝的兴衰而起伏的诗人,在盛唐时候意气风发,气象万千,歌颂的是:“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但是,经过安史之乱之后,王维也经历了人生的一次生死考验,*担任伪职之后,面对复辟的唐朝,王维差点丢掉性命,好在王维有一首思念故主的诗,同时满朝力保,才最终脱罪,但是,王维也自此走入了自己的人生的下半程,崇尚张扬气象的王维不见了,求佛问道听经说法成了王维的追求,自己也写到:“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正是晚年的王维的真实想法,经历了人生的惊涛骇浪,终于把人生的泊船靠在山水田园里,品味宁静,亲近自然,最终也成就了王维的千古诗话。
走进山水田园里的王维走的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趣,王维走的是明月清风,山水佳处自安心的境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陶渊明的田园在天东篱之下,那么,王维的山水田园却在山上,在宁静的一方斗室。陶渊明的静是心远地自偏,而王维的静确实就是在很偏远的地方,在深山古寺当中,在下面的山涧当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 《鸟鸣涧》
王维的静是在那山水佳绝处的清风明月之下,是在花月弄影的山涧当中。《鸟鸣涧》短短二十字,却成为王维流传甚广的一首佳作。细细品味,会发现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作者用自己的笔,把自己想表达的意趣精到的拿捏,艺术的把这些文字刻画那样一个看似有声,却无比宁静的明月之夜。王维和李白都是喜欢月的,只是李白的月白的潇洒,仿佛是李白洒下的一碗美酒,晶莹剔透的闪耀着点点光辉,而王维的月,是那种如歌声般慢慢飘来,流淌在层林中间,悠然沉醉的月。
读诗如果在一字一句之间去追逐其中的美感反而是舍本逐末,最美的诗,是通过自己的文字刻画,为后人创设一个意境空间,而这个空间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作者要写的要表达的东西,就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陶渊明写出了很多诗人要写的意趣,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实际上世间的美景都是相通的。落日余晖,山鸟归林,山沉海阔,在人们的印象也好,感受也罢,都是很舒适的存在。在这样的大美环境里,还需要说点什么吗?不需多言,只能是给大家一个共同的意境,慢慢的沉醉,共同的分享,或许这也是一种道的境界吧,道家不也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吗。
花落人闲,夜静。海上生明月是一种辽阔,那么山间生明月就是一种沉静,这个词或许不好,但是,这样的景大家都懂,在这个沉静的时刻,俗语讲,月凉如水,突然之间一个鸟鸣打破了水的宁静,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吸引了作者的目光和笔触,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千古绝唱。要感谢这只鸟,在王维的静夜里一声突兀的鸣叫,荡起了一阵涟漪,同时,也为中国诗坛又多了一处妙笔。如果没有这声鸟鸣,这个景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别无二致。
这是王维的一笔得意之作,是王维的诗里写静的佳品,比之于明月松间照,又高出一个层次,但是,或许没有多少人记得,品诗,人自然要在诗里,在作者的意境里,找寻那一份诗意。我想,王维在这个夜里,应该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