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于历史故事的剧本,不要超过十分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5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7:30
http://wenku.baidu.com/view/ff1e4a4d2b160b4e767fcf47.html
鸿门宴的剧本,我演过,还可以
http://wenku.baidu.com/view/d734f4ef102de2bd96058800.html
荆轲刺秦王的剧本,你可以节选最后一个小结,情节比较紧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8:48
毛遂自荐
旁白:“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说的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在赵国都城邯郸被包围的危急时刻,自告奋勇、力斥楚王的故事。
第一幕 说服楚王
平原君 力劝楚王
楚王 极力推脱
卫兵 持戟站立
第二幕 毛遂自荐
(琵琶配乐,表达平原君忧虑的心情。)
随从:吾君为何焦虑啊?
平原君:哎!眼下我正要奉命去楚国求救兵,但我担心楚国因为害怕秦国而不会轻易出兵。所以,我打算先以好言好语相劝,以打动楚王,同意出兵,如果能成功,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不同意出兵,我再以武力威*,只有他同意出兵,我等才能回来呀!
随从:啊!对,此行使命太重要了!
平原君:是呀,是呀,我家宾客千人,真正具备文才武略的人可是太少啰!
毛遂:吾君不必多虑,把我也算上,凑个数吧!
平原君:嗯?先生在我门下几年了?
毛遂:三年。
平原君:哦,哈哈。世上有才干的人就像装进布袋里的铁锥一样,它锋利的锥尖立即就会露出来。你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却没有一个人称颂过你,也没有听说过你有什么本领,可见先生没什么才干,先生还是不去为好。
毛遂:那就请您把我装进布袋里吧!要是早把我装进布袋里,何止露出一点尖来,恐怕连锥子把都露出来了。
平原君:好,试试吧。来人!
卫士:在!
平原君:备车出发。
第三幕 力斥楚王
平原君:极力劝说楚王。
楚王:一直犹豫不肯答应。
毛遂:联合抗秦的计划两句话就定了,谈了半天,迟迟不定,是何道理?
楚王:噢?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我的门客。
楚王:还不快给我下去,我与你的主人谈话,你上来干什么?
(琵琶配乐衬托毛遂的慷慨陈词,剧情达到*。)
毛遂:大王,你敢于这样无理地申斥我,是凭借着你楚国百万雄兵,如今我距离你不到十步远,楚国的军队你也无法依靠啦!大王,你的性命就掌握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主君就在面前,你这样无理地申斥我,你把我的主君又置于何种地位呢?我听说商朝的成汤一开始只有七十里地盘,结果最终却打下了天下;周文王也只有百里土地,而终使天下的诸侯向他称臣,他们不是凭借着兵多地广,而是能根据形势发挥出威力。而今,楚国有土地五千里,精兵百万,这是称霸天下最大的本钱呀!这样一个强大的楚国,又有谁能战胜得了呢?然而,秦将百起,无名小辈,带着几万兵,头一仗就占领了你们楚国的国都,第二仗,就烧了余林,第三仗就烧了你们祖先的宗庙,连你们的祖先都受到了侮辱,这百年的仇怨,连我们赵国都感到羞辱,难道大王您就不感到耻辱吗?赵楚联合抗秦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我们赵国呀!大王。
楚王:嗯,是的,是的,正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用我楚国的全部力量与赵国联合抗秦。
毛遂:那么,定下来没有呢?
楚王:定了!定了!
毛遂:好!来人,取鸡狗马血来!
卫士:取鸡狗马血来!
丫环:送上鸡狗马血。
(琵琶配乐体现赵楚联合的欢乐气氛。)
毛遂:赵楚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大王,您先上请,其次是我的主君,然后是我。
(毛遂、平原君、楚王,一饮而尽。)
旁白:“毛遂自荐”就是毛遂自告奋勇来推荐自己。虽然,三年来在平原君府上,未见毛遂有所表现,然而经过说服楚王出兵抗秦这件事,充分地显示出毛遂的见识才干,大智大勇。平原君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目光短浅,险些失去毛遂这样的人才。通过“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表演,我们应该学习毛遂自我推荐的精神,同时吸取平原君险些失去人才的教训,争当伯乐,为社会多做贡献。
演职人员
平原君:卢远索
楚王:郭威
毛遂:谢亚力
随从:胡智贵
平原君卫兵:蔡三达
楚王卫兵:陈睿尧
丫环:潘佳
编剧:何菊秀
旁白:张池
琵琶配乐:林雅璇、林菠
服装:柯薇薇
导演:陈建华
演出单位:厦门市音乐学校初二年段
演出时间: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演出地点:厦门市警官俱乐部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周部落……)
文王:当今乱世,纣王无道,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我怎样才能救民于水火呢?
随从:大王休要忧虑,先前计划今日出去打猎,日期已至,可否起身?
文王:本王若要出巡打猎,能猎到什么好东西呢?
随从:待小人出去找个占卜者,预料一下后事如何?
文王:快去!快去!休要误了本王的好运,赶快去找,不得有误!随从:遵命!
(稍后……)
随从:大王!小人已把那神人请来了,正在殿外恭候!
文王:有请。
占卜:大王!
文王:尊师预测本王今日出巡有何好运?
占卜:待本师测之!
文王:啊!尊师!你这卦算得怎么样了?
占卜:依卦相看,大王猎到的既不是虎,也不是豹,而是辅佐大王的治国之能臣啊!
文王:好!好!好!尊师此卦算得极为巧妙!来人!重赏千金,送尊客!
(渭水河岸……)
姜尚:据说周部落姬昌,宽厚仁爱,爱民如子,可能有得之天下的希望,待老夫天天到这渭水河岸钓鱼,终将一日,必定能见到他!
随从:你这糟老头!见了文王,还不参拜!
姜尚:哎!老夫在这钓鱼多日,也不见一条鱼上钩啊!
文王:敢问老先生高姓大名?
姜尚:老夫姓姜名尚,今年七十有余,在这钓鱼多日,希望有个贤能之君能拜见老夫,今日见你,定为日后之君,可是你的随从……
文王:请恕随从无礼!可是老先生这样能钓到鱼吗?
姜尚:老夫这样的钓鱼法,叫做“愿者上钩”!
文王:敢问老先生对当今乱世有何高见?
姜尚:纣这个昏君整日饮酒作乐,统治极为腐朽,百姓欲将*,大王何不趁此机会发兵,直*朝歌,百姓必将投奔大王,大王就可以取得天下了!
文王:哎呀!原来老先生就是本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所景仰的姜先生啊!请受本王一拜!
(周部落……)
文王:姜先生,我们要征伐暴君,您看应该先攻打哪一国呢?
姜尚:依臣之见,应先攻打密须。
文王:密须?不过这密须国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
姜尚:密须国君荒淫无道,百姓对他已经恨之入骨,就算他再强大十倍,我们也不用怕!
文王:好!那就请姜先生派兵攻打密须!
姜尚:臣遵命!
(几天后……)
随从:启禀大王,姜先生已把密须国、崇国打败,正在回部落的路上!
文王:好!本王就在此静候姜先生!
姜尚、武王:参拜大王(父王)!
文王:姜先生啊!您真是神机妙算,真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啊!姬发,姜先生是旷世奇才,治国之能臣,今后你一定要像待我一样对待姜先生啊!
武王:是!
姜尚:不敢!不敢!老夫只要效忠于大王,就无愧于天下!
——落幕
编剧:钱爽
指导教师:傅勇
演出:福建厦门松柏中学初一学生
立木示信
第一幕 求贤变法
地点:秦王宫殿
人物:点点、小太极、秦孝公、商鞅
场景:秦孝公与商鞅对坐于舞台右侧,作议事状,点点唱流行歌曲上。
点点:妈,我上学了。(边走边唱,不小心摔跤昏倒在地,小太极上)
小太极:点点!点点!快醒醒啊!
点点:(醒后作迷惑状)小太极,我这是在哪里?这两个人打扮的像古代人,他们在干吗?
小太极:你刚才摔了一跤,进入了时光隧道,现在你在战国时代的秦国。这是秦孝公,这是公孙鞅。因为公孙鞅是卫国没落的贵族,人们都叫他卫鞅。他们正在商讨国家大事呢!
孝公:我再也不要过这种受人欺凌的日子了,我要让我的国家强大起来!
卫鞅:大王,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重视农业生产,训练好军队,还要赏罚分明。种地收成多的农民、打仗勇敢的将士,要给予奖赏;而那些不好好生产、打仗贪生怕死的人,一定要加以处罚。真能做到这些,国家没有不富强的道理。
孝公:先生说的极是,本王决定启用你进行变法。
第二幕 舌战群臣
地点:秦王宫殿
人物:秦孝公、商鞅、大臣甲、乙、丙
场景:秦孝公与商鞅对坐于舞台右侧,作议事状,大臣甲、乙、丙边说边上。
大臣甲:听说孝公要启用商鞅这穷小子进行变法,这不是乱了祖宗的规矩了吗?
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能够乱改!
大臣丙:我们赶快去劝劝孝公吧!(小太极上)
小太极: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商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
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
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
大臣丙:古法、旧礼改不得!
卫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
众大臣:这……这……
孝公:先生说得对,新法非实行不可!本王封你为左庶长,请赶紧制定出变法方案来。(点点、小太极上)
点点:小太极,卫鞅制定出变法方案了吗?
小太极:当然制定出来了,孝公看了非常满意,让他赶快公布,可商鞅害怕新法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立木示信”的办法。
点点:立木示信?
小太极:跟我来,你看了就知道了。
第三幕 南门立木
地点:都城南门、北门
人物:卫鞅、兵勇、围观群众、扛木壮汉
场景:1.城门口一派热闹景象,一耍猴人吆喝叫卖,猴子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人围观。2.卫鞅坐于北门,旁立一兵勇,手持赏金。(一兵勇手持木头、告示,另一兵勇敲锣上)
兵甲:快来看!快来看!左庶长的告示。(吸引众人围观)
甲:咦!这上面写什么呀?
乙: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金。(众人哗然,不可能吧!)
甲:这根木头顶多百来斤,扛到北门也不是什么难事,怎么会给这么多金子?
丙:我看,说不定是个圈套。(丙对丁说)不然你去试试?
丁:我去试?你怎么不去!
(兵勇甲朝另一场景走去)
兵甲:禀告大人,围观的人是挺多,可没人敢扛木头。
卫鞅:传我的命令,把赏金加到五十金。(兵甲疾走到城南门)
兵甲:大人有令,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群*动)
众人:这新任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呀?
(一壮汉分开人群走上前)
壮汉:唉!你们在看什么热闹?
丁:左庶长令,谁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赏五十金,你信吗?
壮汉:管他呢?我来试试!
(壮汉扛木头往前走,后面围观群众跟至北门)
壮汉:大人,我把木头扛来了。
卫鞅:好!好!你能够相信并执行我的命令,很好!来人哪!赏五十金给这位壮汉。
甲:天哪,真的赏了他五十金。
乙:看来,这个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以后他的命令可不能不信了。
丁:真后悔,以后遇到这样的好事,我第一个上。(点点、小太极上)
点点:噢,“立木示信”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卫鞅可真厉害!
小太极:通过这件事卫鞅树立了威望,开始推行新法,没过几年,秦国就强盛起来,成了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孝公十分欢喜,就把商、于一带的十座城镇封给了卫鞅。从此,人们就把卫鞅叫商鞅了,他在秦国的这场变法也被称为“商鞅变法。”
点点:商鞅变法?我们历史课上讲过,老师说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得罪了太子,后来太子即位,就用五马分尸的酷刑把商鞅杀害了。
小太极:是呀,任何变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商鞅的变法遭到了一些顽固贵族的强烈反对。不过,商鞅虽然死了,可他推行的新法已经在秦国扎下了根,再也无法改变了,他的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钟声响起)
点点:小太极,不好了,学校上课了,你快把我送回去吧!
小太极:这好办,闭上眼睛,跟我来!
——剧终
编剧:厦门市逸夫中学历史组 时欣欣
指鹿为马
背景
秦朝末年,统治腐朽,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的烈火燃遍了中原大地。秦将章邯统领的秦军主力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此刻西楚霸王项羽的数十万大军正向秦朝统治中心咸阳*近。而处在深宫之中的秦二世却对此一无所知,丞相赵高封锁了一切消息,多次对二世说:“关东盗毋能为也”。昏庸*的秦二世就是依靠赵高的奸计才登上皇位的,此时已对他言听计从,皇宫之中,秦二世等人依然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二世把大权交给赵高,大小事情皆由其裁决。赵高权倾朝野,想要犯上作乱,但还是担心有人不听他的,于是他又想出了一条奸计,演出了一场“指鹿为马”的阴险剧。
场景一
赵高府大厅,一张桌子(充当几案)。
一天,赵高得知章邯在前线投降了项羽,十分恼火,怒气冲冲地回到府中。在大厅里来回踱步,边踱步边气愤地说:“气死我也!气死我也!”然后一*坐在几案旁,作沉思状。片刻,他自言自语道:“没想到章邯这个没用的东西,这么快就投降了项羽,葬送了我30万主力。唉,二世这个饭桶是指望不了的,得搞掉他才行。(停顿片刻)想我赵高如今权倾朝野,就连皇上也在我的控制之中,李斯一族已被我铲除,可老夫心里还是没底,朝中究竟有多少大臣听我赵高的,有没有人敢与我作对呢?(带着疑问的神态思考了一会儿。突然,眼珠子溜溜一转,有了主意。)明日早朝,我何不试一试呢?(说完便进了里屋)
场景二
秦朝皇宫大殿上,一把椅子(充当龙椅)。
第二天早晨,大臣们三三两两地走进了大殿。他们互相问候着,议论着二世很久未上朝,今天是否会上朝,以及近期的战况。这时,司礼太监走上了大殿。
司礼太监:上朝——(群臣在龙椅前面分两队站立,等待皇上驾到。)
皇上驾到!(二世昂首阔步缓缓从侧边走进大殿,太监用长袖拂了几下龙椅,然后二世坐上龙椅。)
群臣:(两队向中间靠拢,并面向皇帝鞠躬行礼)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世:众卿平身。
群臣:谢皇上!
司礼太监:今日早朝,有事奏来,无事退朝!(群臣恭敬地立在两侧,都不说话。)
赵高:(眼珠子在其他大臣身上阴险地扫视了一圈,见无人上奏,于是便站出来。)陛下,臣有事上奏。
二世:哦,丞相有何事要奏?
赵高:臣昨夜观天象,我朝乃吉星高照,陛下头上也是一片祥云啊!为恭祝陛下圣安,老臣特献给陛下一件礼物。
二世:(略深情)丞相日理万机,替朕分忧,夜里还想着国家和朝廷,难得,难得啊!(急切地)是什么礼物?快呈上来,让朕一睹为快!
赵高:来呀,把礼物呈给陛下。(下人牵着一头鹿走了进来。)
赵高:(向皇上介绍)陛下,这是一匹马。它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色泽纯正,是世间难得的好马。(群臣一听赵高说这是马,大惊,纷纷探头细看。)
二世:(看了几眼鹿,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怎么把鹿说成马了呢?(群臣听皇帝这么一说,于是便大胆地议论起来。)
赵高:(低头作揖)陛下看仔细了,这的确是一匹马。(听到后面有议论的声音,于是转过身,大声地咳嗽了几声,群臣赶紧安静下来。)
二世:(变得疑惑起来)哦?(并开始端详这头鹿)
赵高:陛下如若不信,可以问问诸位大臣。(说完走到一位大臣面前,阴险地问)吴大人,你说说,这是鹿还是马?
大臣吴:(看了一眼那头鹿,稍停片刻)那分明是一头鹿。不然,为什么它有那么长的角,尾巴又那么短呢?
赵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肯定看错了,这可不是一般的马。请大人再走近一点,仔细看清楚。(于是大臣吴再次端详那头鹿。赵高说完走到另一位大臣面前)李大人,请你说说,它是鹿还是马?
大臣李:(战战兢兢地对着那头鹿端详了一会儿)老臣眼花,看不清楚。(说完就保持沉默。赵高又走到另一边。)
赵高:张大人,你离它比较近,你来说,它是鹿还是马?
大臣张:(满脸堆笑,与赵高暗中相互使了一个眼色,吞吞吐吐地)这的确是一匹马,一匹好马。(赵高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群臣齐声:陛下,丞相献给陛下的的确是一匹马,不是鹿。丞相是不会弄错的。
二世:(仍半信半疑地看了那鹿一阵子)原来是朕看错了。丞相一片忠心,朕心领了。
赵高:(傲慢地示意太监)来呀,把这匹马牵下去。(司礼太监牵马下,然后又回到原位。)
二世:(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对太监说)朕今日有些累了,退朝吧!
司礼太监:今日早朝到此,退朝!(群臣退朝,离开大殿,众大臣向赵高行礼告辞,赵高不理,态度傲慢。他走到大臣吴跟前,阴险地说了一句:“吴大人,你可要保重哦。哼!”然后离去,大臣吴木然地立在那里。三个大臣边走边私下讨论。)
大臣甲:这下吴大人落到丞相手中,肯定会被满门抄斩的,惨了!
大臣乙:他怎敢和丞相过不去呢?
大臣丙:唉,咱们等着看他的悲惨下场吧!
(三位大臣唉声叹气地走了。)
买椟还珠
旁白: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商人,专门做珠宝生意。这个商人十分精明,为了使他的珠宝显得更有价值,他还精心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盒子来包装珠宝。
商人:卖珠宝啊!谁买上好的珠宝啊!
旁白:一天,一位郑国人刚好路过。
商人:您是李公子吧,久仰大名,来看看珠宝吧!
郑国公子:有啥珠宝,拿来看看!
商人:(拿珠宝)这些都是十分罕见的珠宝啊!这是上好的翡翠,这是南海的珍珠,这是金龙,还有……
郑国公子:那个看起来不错……
商人:公子您可真有眼光,这可是本店最好的珠宝,上面还有黑宝石……
郑国公子:嗯,不错,不错,真是漂亮,罕见的漂亮!正好我夫人要过生日。(挑了挑)好了,好了,不必啰嗦了,这个我买了,多少钱?
商人:五百两。
郑国公子:五百两,可真不算贵,就不用找了。呵呵!这个盒子可真好看啊!木头是香的,还镶着宝石呢!
商人:公子慢走。
郑国公子:嗯?!这是啥东西?太难看了,还你!(把珠宝扔给商人)
商人:不要珍珠,要我的盒子,真是奇怪!
新版买椟还珠
旁白:话说两千五百年后,楚国商人的后代已不再卖珠宝,而是当上了某工程计划委员会的主任,郑国公子的后代当上了工头,靠包揽工程发了大财。据说他又上演了一场买椟还珠的闹剧,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
主任:(在看报纸,自言自语)都这么晚了,怎么没人来送礼?(工头敲门)张主任在家吗?
主任:谁啊?
工头:主任,是我——小李呀!这是我们的桥梁工程计划书,请您过目。
主任:这么长,乱七八糟的,叫我怎么看啊!等我研究研究(烟酒烟酒)再说,你过几天再来吧!
工头:主任啊!我们工程队几百人正等着开工呢,请您高抬贵手……
主任:不急,不急,这几天我正忙着为我的夫人过生日,没空。
(主任将工头推出)
工头:这老狐狸,不就要金银首饰吗?装什么样子?!(到珠宝店)有人吗?
老板:有,有,您好!您要买珠宝吧!看,美国进口的钻石,南非的宝石,意大利的……
工头:那个意大利的看起来不错,拿来看看!
老板:OK,有眼力,原装进口一万块,打折以后,九千块。(工头伸出两根手指)什么?八千块吗?
工头:两百块!
老板:什么?(惊讶的样子)九千块就是赔本价了,两百块买盒子都不够!
工头:我就只要买珠宝盒子!
老板:什么?买珠宝盒子?这可是“马可波罗”,世界名牌,就是盒子也要五百元!
工头:好!就五百元!成交!
(工头拿了一颗破珠子放在盒子中,离开)
老板:幸亏是假的,不然我要亏死了!
工头:主任,您夫人的生日礼物,马可波罗牌的钻石,世界名牌,要一万块呢,一万噢!
主任:好,不错!(指珠宝)
工头:那我的计划书呢?
主任:(改口)你的工程计划很不错,我已经替你办好了一切审批手续,可以开工啦!
工头:谢谢,谢谢!(出门后)哈,才花了六百元就拿了一个三百万元的大工程,哈哈哈!我又要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