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4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4 17:00
南方土壤颗粒细,粘性重,易板结成大土块,影响种子发芽和生长;并有季节性高温干旱,苜蓿在这一期间休眠不长;接种的根瘤菌不耐夏秋高温而死亡,春季多雨,根瘤菌固氮能力降低,从而使紫花苜蓿生长不快;南方土壤多为红壤,其次为紫色土,含全磷多,有效磷低,难溶性磷不能被作物吸收,而施有机肥和化学磷肥易被土壤固定。栽培技术(1)在南方*带季风湿气候区选土层深2000px且土壤pH值7.5、总盐2 .0g/kg、地下水位深度1 .6m、不渍水、向阳的坡地作为种植土地;(2)经过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分类与筛选,选择“胜利紫花苜蓿”品种为种植品种;(3)将胜利紫花苜蓿种子用放射性同位素镤的珈玛射线照射2小时,射线强度为Gr600、照射距离为2m;使种子的生物酶被激活,从而打破休眠。试验表明,经过珈玛射线照射的种子与未照射的种子在同等栽植条件下,由于打破了休眠,产草量翻番;(4)将胜利紫花苜蓿种子用45℃温水浸泡12小时,沥干,然后用当地种过紫花苜蓿的表土或用当地待种紫花苜蓿的泥土与人粪、稻草沤制淤泥(含有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根瘤菌,生命力强,固氮能力强,能增产15-30%),用风干后的淤泥与溶磷菌粉剂一起调制溶磷菌泥浆,兑好钛肥液,每1ml钛肥液兑水1kg,用调制的溶磷菌泥浆、兑水钛肥液拌种,每100kg种子用溶磷菌粉剂2kg。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4 18:18
1. 种植整地
紫花苜蓿草的种子较小,苗期生长比较缓慢,播种前需要精细整地,需要将田里的杂草彻底的去除,要求深耕、细耙做到地平,土碎而且无杂草,最后在耕过的地里施足底肥,底肥选择有机肥,而且必须是腐熟的有机肥。在种植紫花苜蓿草时一定要选择靠近水源,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来种植,也可以选择用沙土种植。
2.播种技术
播种的种子要经过清洗,筛选,晒干,要让种子的净度达到百分之九十,播种前可以用根瘤菌肥等细菌肥料和种子充分搅拌,一般一千克的根瘤菌可以拌十千克的种子,这样可以提高产量。播种时要保证温度能在二十五度以内,还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田间不可以有积水。
3.田间管理
首先要进行查苗,如果有发现死苗或倒苗,那就要及时进行补苗或者扶苗,还有就是给幼苗进行浇水和施肥。紫花苜蓿草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田间却不能有积水,如果有积水出现,就要及时排出。待紫花苜蓿草成熟以后就可以收割了,但是每次收割后一定要记得施肥,除草,这样可以促进紫花苜蓿草枝叶的生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4 19:52
1、浇水:根据天气降水情况浇水,上冻前大水浇足封冻水。大部分落叶树种冬季很难从枝条部分判断是否缺水。这部分在地面上,根部缺水时枝条还处于冰冻状态。所以当降水很少的深秋和初冬季节一定要加强浇水工作。特别提醒的是新移栽的树木由于根系生长还不健壮,再加上回填土不实很容易发生根部缺水导致的冻害。3.混播各组适宜的配比及播种量的确定混播各组的配比主要决定于草坪建植后的生长环境条件,土壤条件以及草坪的用途,通常是用重量比来计算的,生长旺盛的草种如多年生黑麦草在混播中的比例通常不超过50%,过多的多年生黑麦草会对混播的其它组分如草地早熟禾的生存和生长造成威胁。种植紫花苜蓿用生物方法对果岭土壤黑土层进行处理是很好的方法。可在不更换果岭草坪的情况下,重建草坪土壤好氧环境。使用土壤素处理剂ZAP(TM)能促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由厌氧平衡演替到好氧平衡状态,从而黑土层及其影响。实际使用效果证明,处理2周后,土壤黑土层基本消失,而且草坪生长也比处理前更加旺盛,草坪更加致密。南方怎么种植紫花苜蓿一、整地 白三叶种子细小,幼苗顶土力差,播种前需将地整平耙细,以利出苗。在土壤粘重、降水量多的地域种植,应开沟做畦以利排水。南方怎么种植紫花苜蓿 百慕大、结缕草草坪中的大叶油草,用草坪宁1号(每袋2.5克)+38号(每袋15克)+42号(每袋22克),对水16升,对大叶油草的植株喷雾,要求喷透,大约喷160平方米左右。1号+38号+42号的混剂只能用于暖季型草坪,不可用于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翦股颖等冷季型草坪。亦可用草坪宁4号0.5克/平方米,对水45至55毫升/平方米,对大叶油草植株喷雾,喷后10至14天,以草坪宁4号0.05克/平方米,对水45至55毫升/平方米,对残留的或未死的大叶油草植株补喷一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4 21:44
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紫花苜蓿的生产,对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绿色畜产品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牧业经济效益、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收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种植紫花苜蓿草坪在入冬之前一定要浇好封冻水,但要掌握好浇封冻水的时间和量。封冻水应在地表刚刚出现冻结时进行,以夜间结冻,白天中午化冻的时候灌封冻水为好。灌水量要大,以充分湿润土层,以漫灌为宜,但要防止“冰盖”的发生。如果整个冬季处于暖冬状态,则要根据地表持水量来确定是否补浇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