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早期小说<<蚀>>中三部曲的人物以及主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1:04
《蚀》是茅盾的第一部文学创作,在《幻灭》、《动摇》、《追求》带有连续性的三部中篇小说中,打通其中主要人物及其与作者的关系来看,《幻灭》写失望,《动摇》写怀疑,《追求》写悲观,但其并不都是消极的,而有其积极意义所在:失望是有所批评,怀疑是有所思考,悲观是有所否定,因而可以重新选择。这三部曲包含有*和人文主义两大主题,茅盾在日后的长篇创作皆未脱离此轨道。
《幻灭》按照作者的解释是主人公静女士的幻灭。静女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正如名字一样,静女士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也曾参加过学生运动,象*一样驱赶过学校校长,由于不满家乡的封闭闭塞,来到了大都市,但对于别人热烈参加的*运动,她却认为浅薄,以至于落落寡合,后来她就陷入了恋爱的漩涡,可发现自己所爱的却是一个反*的密探。失望之后,她又转到汉口,希望在*工作中派遣自己的苦恼,但由于*者的浅薄和无聊以及*中出现的消极面,使得静女士不断的转换*工作,不断的幻灭,后来来到了医院来照顾伤残军人,爱上了一个军官,再次陷入恋爱的漩涡,但她的军官爱人很快要去前线,她的爱情理想再次幻灭。静女士的失败就在于不能认识到*的积极面,抓住*的消极面不放,或者说,只看到了*的阴暗面,以至对*丧失了信心。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茅盾当时的心境,对*前途没有信心,这也是全书存在的一个缺点,作者也承认,并在以后的创作中有所改进,认为创作中题材和人物选择的重要性。
本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是慧女士,慧女士是留学归国人士,由于受过男人的欺骗,感情上遭到伤害,所以以玩弄报复男人为能事。这也是作者所要批判的,当然她的缺点同静女士一样,症结是没有很好的同人民大众结合起来。
《动摇》的主人公是一个县城的县党部的*,他的动摇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事业和爱情的动摇。对于*,他不能及时*反*如胡国光等人,以至让胡等人混进*队伍,给*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损失。对于爱情,他不能坚守对妻子的爱,也不能不敢表白对第三者的爱,在两者之间进行摇摆。本书的另一个方面人物胡国光塑造的比较成功,具有反对派的一切特点,狡猾,残忍,伪善。给*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书和幻灭里面都出现的李克是个稍微有点阳光色彩的人物,作者似乎也有意把他塑造成正面人物,可惜昙花一现,并不成功。
《追求》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好像没有什么主要人物。按作者的说法是指张曼青教育救国追求的破灭。张原本是个*,但感到在*上不能作为,遂准备教育救国,但由于主张在学校单靠个人主义不能得到实行也归于失败,自己理想的爱人也证明只是理想,就如方鸿渐的孙小姐一样。其余的人物都是些病态人物,如章秋柳,怀疑主义者史循等。
参考资料:http://blog.donews.com/liuchanglibo/archive/2005/05/16/382300.aspx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11:05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幻灭》写的是*前夕的上海和**中的武汉。女主人公章静情感脆弱而富于幻想。她缺乏斗争的勇气;意志软弱。她对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章静讨厌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化”,在读书和爱情两方面都感到了幻灭。为*形势所鼓舞,她到*中心的武汉。她换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增加些幻灭的悲哀”。章静抱着这种脆弱的感情和幻想,寻求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安慰,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幻灭,这些都反映了*浪潮冲击下某些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和命运。
《动摇》写的是大*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作为*联盟的*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在*形势急剧变化的时候,动摇妥协,助长了反*的气焰。他知道混入*内部的胡国光的罪恶而不敢揭露和斗争。他害怕人民群众的力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不但束手无策,而且为了个人的安全而决定离开*。胡国光是一个“积年的老狐狸”,他利用种种卑污手段混进*阵营,用伪装的*面具掩盖自己的投机破坏行为。关于*者李克,用墨不多,但多少勾勒出了他的敏锐果断、不屈不挠的*精神。当*危机已经显露的时候,李克以特派员的身分来到这个县城,是他指出了这个县过去工作的病根,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说服那些被胡国光所欺蒙和煽动了的群众,是他当*遭受了失败,把*的武装力量转移到南乡去准备继续战斗。正是由于这些斗争生活的反映,由于李克这个人物的出现,《动摇》成为三部曲中低沉气氛最少的一部。
《蚀》的第三部《追求》,如茅盾在《读〈倪焕之〉》中所说,意图在于“暴露一九二八年春初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和迷惘”。其中所写的人物,在**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张曼青的“教育救国”和王仲昭的“新闻救国”的道路没有走通;章秋柳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着自己,也毁灭着别人;另一人物史循,则由怀疑、颓废以致求死不得。“理想与事实不相应合”,是这些人在“追求”失败后得出的共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