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22: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3:31
选我吧 多给点分吧 我有急用!!!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孙权劝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基础练习:1、填空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
“讽谏”的意思是 。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谓其妻曰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于是入朝见威王( ) 皆朝于齐 ()(3)皆以美于徐公 ( ) 必以情 ()(4)时时而间进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指出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类型及意思。(2分)(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判断下面各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并翻译句子。
(3分)(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今义。(4分)(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能谤讥于市朝 6、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 ) 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③期年之后,……( )④王曰:“善。”
乃下令( )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等级: 。
②纳谏后的三大变化: ; ; 。4、翻译下列句子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阅读下面内容,完成练习。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能谤讥于市朝(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1.(1)当面指责(2)指责过失(3)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2.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4.(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奖赏。(2)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四、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解释下列画线的文言语词:(2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2、翻译下列句子(2分)(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4、“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3分)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
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3分)参*【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 2、略 3、门庭若市;造句略。
4、受了邹忌的启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
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
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五、文言文阅读(16分)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
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
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
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
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
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1.对下列句子加黑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职。B.其五恤狱讼。
狱:案件。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赞成:同意。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处分:处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赵氏求救于齐B.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予以愚获罪,谪潇水上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周文对苏绰倚重信任的一组是①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 ②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③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④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⑤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⑥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宇文泰当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C.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熟读通晓。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1.B(A 除:授官 C 赞成:帮助完成 D 处分:处理安排)2.B(以:把/因为 A 向 C 于是 D 就)3.D4.A(当时尚未委以重任)5.①周文帝就把苏绰叫来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
②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 【参考译文】 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
他的从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面,谁是可以任用的?”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
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
不过行台的各位*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然后决定。各部门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
行台中的*都称赞苏绰的才干。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请求出外面找人商议。
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惠达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惠达说出苏绰的名字,并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问他吧。”
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
周文帝更加赞赏,于是跟他并马徐行到昆明池,忘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翻译: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翻译: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翻译: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
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释义: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
2.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
释义:蔺相如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3.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释义:我实在很担心被你秦王欺骗,因而辜负了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去了,(他)从小路已经回到赵国了。
4. 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
5.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6.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8.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máo)尽落。
9.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10. 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抱负胸怀;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浙江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四万(也有说一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水荡漾,猿猴清啼。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
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忽然天色已经昏暗。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茂密的森林为之战栗,层层山峰为之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神仙洞府的石门,訇然一声从中间裂开。
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台。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琴,鸾凤拉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
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3:31
选我吧 多给点分吧 我有急用!!!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孙权劝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基础练习:1、填空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
“讽谏”的意思是 。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谓其妻曰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于是入朝见威王( ) 皆朝于齐 ()(3)皆以美于徐公 ( ) 必以情 ()(4)时时而间进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指出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类型及意思。(2分)(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判断下面各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并翻译句子。
(3分)(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今义。(4分)(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能谤讥于市朝 6、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 ) 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③期年之后,……( )④王曰:“善。”
乃下令( )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请按下列要求填空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等级: 。
②纳谏后的三大变化: ; ; 。4、翻译下列句子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阅读下面内容,完成练习。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能谤讥于市朝(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1.(1)当面指责(2)指责过失(3)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2.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4.(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的,我知道后,授予下等奖赏。(2)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四、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諌,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解释下列画线的文言语词:(2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2、翻译下列句子(2分)(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4、“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他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3分)5、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
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3分)参*【1、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偶尔。 2、略 3、门庭若市;造句略。
4、受了邹忌的启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繁荣富强。
5、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
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五、文言文阅读(16分)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
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
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
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
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
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
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1.对下列句子加黑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职。B.其五恤狱讼。
狱:案件。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赞成:同意。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处分:处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赵氏求救于齐B.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予以愚获罪,谪潇水上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周文对苏绰倚重信任的一组是①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 ②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③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④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⑤博求贤俊,共弘政道 ⑥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宇文泰当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C.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熟读通晓。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1.B(A 除:授官 C 赞成:帮助完成 D 处分:处理安排)2.B(以:把/因为 A 向 C 于是 D 就)3.D4.A(当时尚未委以重任)5.①周文帝就把苏绰叫来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
②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 【参考译文】 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
他的从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面,谁是可以任用的?”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
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
不过行台的各位*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然后决定。各部门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
行台中的*都称赞苏绰的才干。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请求出外面找人商议。
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惠达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惠达说出苏绰的名字,并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问他吧。”
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
周文帝更加赞赏,于是跟他并马徐行到昆明池,忘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翻译: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翻译: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翻译: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杯盏重新饮酒。
菜肴果品都被吃个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露出鱼肚白。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释义:主意还没有拿定,(赵王想要)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但是)没有找到。
2.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
释义:蔺相如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3.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释义:我实在很担心被你秦王欺骗,因而辜负了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去了,(他)从小路已经回到赵国了。
4. 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
5.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6.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
8.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máo)尽落。
9.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10. 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抱负胸怀;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浙江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四万(也有说一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水荡漾,猿猴清啼。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
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忽然天色已经昏暗。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茂密的森林为之战栗,层层山峰为之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神仙洞府的石门,訇然一声从中间裂开。
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台。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琴,鸾凤拉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
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