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中国文化---古代民族---华夏,夷狄蛮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01: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9:46
华夏
古代汉族的自称。亦称“夏”。据《说文》,“夏”意为“中国之人”。“中国”,指中原地区。古文献中常以“夏”与“蛮夷”或“华”与“夷”对称。相传原居于陕西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打败炎帝和其他部落后,在黄河流域形成统一的部落大联盟,奠定了华夏族和基础。黄、炎二帝被后人奉为华夏或汉族的始祖。公元前廿一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散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各民族,逐渐融合、同化到以夏、商、周为核心的华夏族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使华夏和其他各族接触更为广泛和频繁。秦汉时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的民族的*集权制封建国家。西汉武帝、宣帝后,渐称汉族,沿用至今。《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孔颖达疏“《释诂》云:夏大地。故大国日夏。华夏谓中国也......言华夏及四夷皆相率而充已,使奉天成命,欲其共伐纣也。”
夷
中国古代东方民族的统称。亦称“东夷”。夏、商、周时专指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的民族,包括隅夷、莱夷、淮夷、徐夷(又称徐戎)、岛夷、介夷、根牟夷、九夷。传说舜、禹时代,夏、夷为同一个部落联盟,其首领由两族轮流担任;制造八卦的太昊氏(或称伏羲氏),发明历法的少昊氏,以及射手后羿等,都是夷族的著名人物。商代的蒲姑(今山东博兴)、商奄(曲阜)等为夷族最早建立的政权,后为周所灭,由齐、鲁两国镇抚。自此夷族势力渐衷。春秋时有九夷之称,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后分别为齐、鲁等国吞灭,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春秋以后,夷亦遥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乃至外国人,多含轻侮之意。《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史记.李斯列传》:“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司马贞索引:“九夷,即属楚之夷也。”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释夷》:“黄帝既为黄河流域而驱逐炎裔,炎裔原在黄河流域东方者愈驱而东,为日后之东夷......东夷之区域,由青、齐而海嵎,而兖、徐。”参阅《后汉书.东夷传》。
狄
中国古代民族名。亦作“翟”。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及北部地区。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赤狄包括东山皋落氏、留吁、潞氏、铎辰、廧咎如、甲氏等;白狄包括鲜虞、肥、鼓等;长狄有鄋瞒等。春秋早期,华夏诸小邦不断遭狄人进犯。后华夏力量渐强,狄先后为晋、齐所并。战国后期,白狄支系鲜虞建立中山政权,经常与燕、赵交战,终为所灭。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成为汉民族对北方各族的泛称。一说,狄为匈奴之先。《礼记.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唐杜佑《通典.边防十》:“北狄以畜牧为业,随逐水草。无文书,俗简易,以言语为约束。然各有分地。射猎禽兽,食肉衣皮,习于攻战,此天性也。”清顾栋高《春秋四裔表序》:“盖春秋时戎狄为中国患甚矣,而狄为最,诸狄之中,赤狄为最,赤狄诸种族潞氏为最。”
蛮
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民族主泛称。亦称“南蛮”。殷、周时分布于今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秦汉以来,多在蛮前冠以地域名,如荆蛮、五溪蛮、武陵蛮等;亦有冠以酋长或图腾名的,如廪君蛮、槃瓠(神犬)蛮等。一说今苗族(始见载于元明)亦为蛮之后裔。蛮亦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如蛮夷、蛮貊。含轻侮意。《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后汉书.南蛮传》:“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又:“衣裳斑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曼,号‘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戎
我国古代对分布于今西北地区和山西、河南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西戎”。含轻侮意。殷、周有西戎、鬼戎部落众多,从事游牧,逐水草迁徙。后渐强盛,不断东迁。至春秋时支系繁多,包括北戎、山戎、大戎、条戎、茅戎、犬戎、大荔、义渠、戎蛮、朐衍、伊洛戎、陆浑戎等。春秋末先后为秦、晋所并吞。一说戎在殷代为猃狁、猑戎、犬戎,后因迁徙而在“戎”前冠以地名或图腾名以示区别。《礼记.王制》:“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后汉书.西羌传》:“戎本无君长,夏后氏末及商周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为藩服。春秋时,陆浑、蛮氏戎称子。战国世,大荔、义渠称正。及其衷亡,余种皆反旧为酋豪云。”
珀尔修斯之弓按: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华夏先民的邻居。四个种族消失的历史,也就是华夏族开垦拓张,民族融合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