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7 23: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6:52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弊端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弊端,随着现在的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年轻人非理性消费很正常,他们为了攀比、为了舒适的环境,都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撑。以下分享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弊端。
不合理的消费会造成入不敷出,造成家庭经济拮据,给父母带来巨大压力。还容易形成攀比之风,盲目消费,导致资源浪费。不能约束自己,不能深刻体会勤俭节约的内涵,更不符合“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
大学生过度消费,不理性消费的例子越来越多。比如:
1、请客吃饭。
“我请你吃饭”是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或是嫌饭堂的饭菜不合口味,隔三岔五地下馆子,一些人就是这样吃穷的。真正的感情不是吃出来的,既然选择了一个地方就要适应它的风土人情,包括食物。
2、疯狂购物。
购物狂,这主要出现在部分女生身上,逛街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漂亮,一次又一次买回一大堆有用的没用的东西,最后大部分都用来压箱底。
3、信用卡,眼不见,没底线。
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又导致我们盲目消费,刷卡的时候完全不晓得自己还剩多少钱,直到在柜员机前点击余额查询键时再如梦初醒,还是一个恶梦。
4、谈恋爱。
上百元一束的玫瑰,生日礼物要有分量才能表达对对方的爱意。其实简简单单的浪漫也能打动人心,况且真正爱你的人应该不会希望花费那么多不必要的金钱反而要委屈自己节衣缩食过生活。
5、追求名牌。
高档消费品,无意义的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一些穿的用的都要求名牌,其实大可不必,学生还都是花父母的血汗钱,东西能满足需求就好,不该浪费。
扩展资料
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选树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方面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
一、纯冲动型大学生消费心理
纯冲动型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做出消费决策前并没有想要购买的决定,并没有经过分析问题、收集信息、方案选择、购后行为这一整个过程。完全出于消费者的“一时兴起”。冲动消费也特别符合大学生的性格特性,想买就买,并没有考虑太多因素。
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冲动消费最普遍的一个问题。我们将大学生的消费决策过程分为六种:即完美型、价值感知型、品牌感知型、时尚感知型、节约时间型、信息困扰型。
1、完美型。这类消费者非常关注商品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对商品期望很高。大学生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就非常注重它的性能、外观、耗电程度、内存等等,追求各方面的完美。
2、价值感知型。这类消费者追求金钱的最大价值,往往会把许多商品的价格进行对比,最终认为价格最合理的商品再进行购买。大学生在实体店购物时,发现价格偏贵,他们就会选择在淘宝上购买或是找代购。
3、品牌感知型。这类消费者会购买高知名度的品牌且商品价格颇高的商品,追求国际大品牌,并且认为价格越高的产品质量越高,反之,价格越低的商品质量越差。会存在一些对某种品牌有着狂热的追求和一定的品牌忠诚度的大学生,就会购买其品牌的产品。
4、时尚感知型。这类消费者追求时尚新颖的商品,认为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和*。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在着“跟风”的现象,存在一定的明星因素,自己喜欢什么明星,就会可能购买这个明星穿过的衣服或是用过的物品。
5、节约时间型。一些不喜欢逛街的大学生,在购物时,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商品的对比上,可能并不会花太多时间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就会迅速完成购买决策。
二、刺激冲动型大学生消费心理
1、打折活动。打折是商家为了促进销售而给予消费者一种看似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商品价格低廉的需求,实际上这是商家实现高利润的一种手段。并且这种方法最容易刺激大学生形成冲动购买行为。商家给予的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就越会造成冲动消费。
2、消费环境。购物商场播放的背景音乐会给消费者带来轻松和愉悦的心情,也会造成冲动消费行为。在咖啡厅、快餐店等场所,会被轻快、古典的音乐,装潢和柔和的音乐的影响下,情不自禁地点杯咖啡进行消费。
3、广告。商场张贴的促销海报、广告牌等。大学生在购物前对某种商品早已形成了一种未被满足的需求,当他看到某些产品或营业推广方式而被刺激需求,既而满足了自己的消费需求。
三、计划冲动型大学生消费心理
计划冲动消费是指在消费前就拥有了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度,但计划冲动消费与纯冲动型消费和刺激冲动消费有着一个明显的区别:消费者事前有计划去购买某些商品,但却被限时优惠、打折、让利销售等商品所吸引,进而消费者拥有了购买其他商品的*。
在这里,我们将计划冲动消费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进行了细分,分别是:求廉心理、求奇心理、社交心理和从众心理。
1、求廉心理。大学生消费群体与其他消费群体的最大区别是,在价格昂贵的商品上,大学生消费的其实并不多,更最容易受到打折优惠的影响而产生冲动消费,特别是在网购领域,表现得更明显。
2、求奇心理。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偏向多元化,只求新鲜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感到好奇的商品有着格外的兴趣,很容易造成冲动消费。很多大学生购买商品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价格、质量等各种因素,还可能被包装所吸引。
3、社交心理。大学生在大学的这个学习环境接触的人会很多,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有的家境较好的同学经常购买昂贵的'名牌物品,肯定会有一些大学生的心理有种羡慕的心情油然而生,进而出现了攀比的心理和行为,也经常会为了社交活动而进行冲动购买。
4、从众心理。以寝室为例:室友用过的很多东西的评价都很好,并且用起来也真的很方便,那么大家也可能都会跟着去买,或是身边的朋友推荐商品。比如说,大学生网购很看重好评率,也就是买家秀,如果大家都说好,那么也会跟着买。
四、影响因素
1、商品价格因素。商品的价格越低,越易造成消费者冲动消费,反之,商品的价格越高就不会被消费者所关注。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父母,所持有的金钱有限,面对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很容易产生冲动购买。
价格过高的商品虽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笔暂时无法支付的起的花销,但花呗分期、京东白条等支付方式,也使得价格高的商品同样在大学生市场上得以流通。
2、顾客因素。消费者情绪的起伏较大,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类人往往对新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易被广告、促销等促销方式所吸引。同时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购买商品,会因为产品的包装和外观去选择购买商品。
大学生在自控能力这方面比较欠缺考虑,往往看到自己喜欢的产品不会做过多地考虑,也不会过多地去想我购买了这些商品会不会造成基本花销不够的结果。这个过程也是理智被情绪战胜的结果。大学生可能原本有一些合理支配钱财的计划。
却因为周围室友和同学的影响,不得不败给了自己的冲动。女大学生更不例外,在她们心情不好时,往往会采取极端行为,在商场的疯狂购物,来平息自己的情绪。或是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因为自己在某方面获得成就时,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产生冲动消费。
3、参照群体。在有好朋友的陪伴下,消费者会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去冲动消费。会因为朋友的言语而改变自己的消费决策。人们在群体购物时容易引发非理智消费行为。大学生极易因为在群体购物时产生群体压力,也极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容易购买朋友推荐购买的商品。
消费者往往在处于这种情景模糊的状态时,听取别人的购买建议,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判断。
4、经济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非计划购买行为也频频发生,因为人们生活水平变好了,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了。当消费者自由利用财产受限时,通常情况下,不会冲动消费。反之,消费者不太倾向于冲动消费。
但影响不到购买决策,可能有的消费者不太考虑资金的问题,就是单纯想要买这个东西,就是冲动消费。
5、其他因素。可能对消费者的冲动型购买产生影响的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促销因素、产品性质因素、知名度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和促销因素是从商家的角度出发,为了最大限度地刺激顾客在店内停留的时间并激发顾客的购买行为。
通过对经营场所装饰和装潢,发布引起消费者购买*的促销信息,引起顾客的兴趣。而产品性质及知名度的因素,则是产品本身自带享乐属性,使消费者通过购买产品获得使用功能之外的其他效用。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在校大学生超前消费较为普遍的现状,应该从辩证的视角来看待。一方面,如果在校大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消费,控制好超前消费额度及期间,则可进一步提高其在学校生活与学习的身心满足程度;但若过度消费,可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学业。
在校大学生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学校、社会和家庭应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在校大学生理性消费,防止过度超前消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引导。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应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向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融入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全环节。思想指导一切,通过正确的思想引领,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使需要一定的超前消费,那也将是在理性的、受控的合理范围内的超前消费。
二是加强在校大学生理财意识。学校应加大有关理财或财商课程的教育,提升所在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有较为清晰的理财意识,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各种消费*,能够较为清晰的分析各种互联网金融背后的逻辑,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的认知与控制能力。
三是加强校园贷宣传及教育工作。以屡屡发生的校园贷恶】性事件为案例,加强学生互联网金融超前消费风险教育,多通过具体的、生动的案例教育广在校大学生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让在校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各种校园贷、套路贷等常用的欺诈方法。加强引导在校大学生消费需求,控制不良消费冲动,倡导理性消费,防范不良信贷风险。
四是提醒家长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消费的关心。在校园生活的大学生,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差别较大,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或班主任、辅导员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醒家长对学生在校消费情况加强管理,让家长多知晓学生在校的消费需求、消费内容及消费金额等,家长不应支持在校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需求,对培育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精神与作风非常重要。
同时,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提醒与监督,及时发现不良消费习惯的苗头或货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在校大学生回到合理消费的轨道上来